
五年级诗歌文体教学设计.docx
4页深入文本 探求古韵 感受诗情——古诗文体教学策略行动研究 学校: 文一街小学政苑校区 教师:程俊婷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2、学习通过看注释、插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学会查阅古诗相关资料3、在抓住景物想象诗的情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4、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1、 通过朗读、看注释、搜集资料、联系背景来感知诗词大意2、 体会诗人思乡情怀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板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读诗要求: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生自由读诗) 2、指名学生读出示古诗节奏) 齐读古诗3、(师生配合读)老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调换读)4、师: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读诗意)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一)领悟: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生:1.我读懂了词语的意思 生:2.我知道这是诗的意思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 师: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乡情呢? (秋风)从哪句可以读出来?2、洛阳城里见秋风(点击课件出示诗句)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那作者看见的是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学生联想)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 生:家乡的一切……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 借秋风来表达自己思乡的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称之为——借景抒情 3、 因秋风而思家的,历史上还有个典故呢晋代张翰(点击课件出示诗句)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 张翰传》)张翰是张籍的同乡,他宁愿弃官而回家而张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 生:交流张籍资料课件出示)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 生:写家书。
师: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你能从诗中找出句子吗?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课件出示诗句)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换个词吗? 4、师: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小练笔) (师生交流)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齐读:欲作家书意万重二)领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信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 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 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 生:一次,两次,三次…… 师: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背景拓展 深化认识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点击课件呈现)读诗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四、古诗拓展 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有吗? 生交流思乡的古诗 2、师:同学们,家乡总让远离在外的诗人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3、检测课堂背诵情况设计分析:《秋思》这首诗歌出自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学段对于古诗的要求是在诵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并领悟大意,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本次古诗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 突出朗读,落实背诵。
整个教学设计中,不管是读诗中的一句古诗,还是整首诗,朗读都不下三遍,并且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师生配合读,情境朗读等等,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二、 抓住重点词,把握大意教学设计中突出对诗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指导学生看注释、看插图来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同时,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内心的悲伤,体会诗人无限的思乡情怀三、 发挥想象,领会意境,体悟诗情在学习“欲作家书意万重”时,先理解“意万重”的意思,然后,提问作者在家书中会写些什么,说些什么?通过学生发挥想象来体会作者内心对亲人的牵挂四、 拓展阅读,关注背景,补充积累教学设计中,两次对本首古诗的背景进行了拓展,其中有“因秋风而思家的,历史的典故”,通过对“秋风”这种景的借鉴来感受,诗人想家情怀另一处,体现在对张籍的朋友孟郊写下的诗句: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的拓展,对“魂亦去”、“空一身”等字词的解读,体会作者千丝万缕的乡愁结尾设计了:学生诵读搜集的关于思乡的古诗,对诗人背景离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