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剪梅优质教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397958719
  • 上传时间:2024-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剪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采用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来品味词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从美文中获得美感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及对作者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略)二、诵读指导指导呤诵并背诵全词1.听朗诵,体会词的基调2.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指导明确:把握节奏《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 如“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 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 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3.全班齐读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体会到了这种美?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三、品评鉴赏1、整体感知:概括词的上下两片所写的内容2、本词写的是哪一季节的景物,其中有没有明确点明时令的词句?明确:秋,初秋的景物;“残”,可解为残留意;“秋”,非为秋天,而为凉意花自飘零”,为秋景;“轻解罗裳”,乃为着秋装注意:“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为秋景,但在本词中属虚写,乃是作者想象之景,故不为证据3、本词写了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在初秋的一个中午,“我”独自一人为排解忧愁而去泛舟,在这之中的所见所感,孤独、秋闷之情4、作者如何表现自己的这种感情?明确: (1) 、间接抒情——借用景物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情感2)、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相思、闲愁5、精彩词句赏析,品读意境美步骤:由学生自找自赏,教师补充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引导学生从词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明确: “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揣摩关键字)明确:从一个“独”字可看出,词人想借泛舟来消愁,结果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啊过去和夫君一起双双击楫,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 怎能排遣得了愁呢? “独” 字是“背面敷粉” 的写法,其实她想说的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快乐啊兰舟”情结梁元帝《采莲赋》)(3)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明确: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 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雁传书信, 故可暂得安慰, 但不可能消除的是一份什么情感呢?是词人的相思之情啊,“月满西楼”不正是“西楼望月几回圆”吗?西楼通常和月亮有关系看到残月,寄托愁绪哀思西楼应该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而楼梯向东的小楼. 在古代文学中, 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因为在西边的方位, 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 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4). 词的换头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 " 红藕香残 " 、" 独上兰舟 "两句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之感,以及 " 水流无限似侬愁 " 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5)通过比较阅读,领略词人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明确: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 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他俩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 善于为对方着想, 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确:词的主旨句的落实 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 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 “才 ,却 ” 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 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 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李煜《乌夜啼》 柳永《八声甘州》小结:残藕寒簟 相思鸿雁 融情于景明月 直抒胸臆飘花 闲愁流水四、比较拓展1、通过与《如梦令》和《声声慢》的对比,体会李清照在不同的创作时期作品中所抒发情感的变化2、在之前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婉约词的主要特点3、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在歌手深情演绎中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李清照词所创设的优美意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作业请大家搜集整理出李清照词中有“瘦”字的句子,并对这些“瘦”字在不同句子中的艺术效果作 100 字左右的简要赏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