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游戏”助学生自我成长.docx
4页心理游戏 ”助学生自我成长心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以 “游戏 ”作为中间的媒介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进行心理它应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团体动力学等理论,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促进学生心理情感、认知、意志力、注意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的发展,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其操作方式是:依据人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定一系列游戏并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创新,使之系统化、逻辑化、形象化,达到改进不良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心理游戏具有趣味性强、灵活性高、个性化突出、形象化逼真等特征,可以辅助并弥补团体心理的不足,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起到 “四两拨千斤 ” 的 效果,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造句游戏,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心理游戏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能宽容学生真情的流露,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给学生带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如,一位班主任因为 “请家长 ”的事与学生产生了小摩擦老师希望通过 “请家长的方式,让家长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可是这种想法和做法招致很多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这位班主任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协调一下结合这个班级的情况,我采用了 “造句游戏 ” 的方法造句游戏 ”是纸笔游戏中的一种,就是设计一句话,组织者说出前半句,游戏参与者完成后半句我设计的前半句是 “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要求学生顺着我这半句说出后半句: 因为……游戏开始时学生们并没有表现出兴趣,基本上是在我的要求下勉强参与进来但随着游戏的深入,大多数学生都融入进来这时,我让他们分享对这次活动的感受,说说有哪些收获学生们的发言积极踊跃,说出了很多平时不会意识到的想法如, “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因为老师想把我近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是为了让我今后进步更大 ” , “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因为我近期还有不足,老师想让家长帮我共同进步”…学生们还对游戏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 97%勺人说的是 “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因为老师是为我好 ”之类的话语 ;2%的人说的是 “无所谓 ” ;1%的人说的是 “不知道 ”游戏是为儿童提供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而不是挫败他们在游戏中,犯错和疏忽是可以被接受和被宽容的游戏通常激起笑声和玩笑,从而降低焦虑情绪的产生。
让游戏的参加者感到只有经受住挫折,付出努力,才能超越自我,走向成功问答游戏,促进学生自我内省一位班主任送一学生来咨询室,经询问得知:该生在物理课上与老师发生了严重冲突,甚至在课堂恶语伤人,被老师 “请 ”出了教室从这位学生的面部表情,我已经初步判断出该生情绪仍然极其不稳定,还处在情绪波动期我请他坐下,用温和的语气和期待的目光,与他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并关心地问他: “老师非常想帮助你,能把心中的不快告诉我吗? ”起初,他一言不发,双手握拳,紧咬嘴唇,眉头紧锁看到他这个样子,我知道不能急于求成,于是温和地说: “如果你现在不想说,老师再等一会儿,等你情绪好些,想说时再说好吗? ”他停顿片刻后很愤恨地说了老师如何误会他,不听他的解释 ;他如何一气之下情绪失控, “对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 ” 我马上追问: “对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吗 ”“嗯! ”他闷闷地说我观察到孩子的内心已经开始有变化了,意识到用 “问答游戏 ”解决这个孩子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问道: “老师帮你找一个解决这件事的好办法,你想试试吗? ”他用渴望的目光看着我我说: “老师给你一张纸和一支笔,你能用老师提供给你的东西,回答我三个问题吗? ”他说: “好吧。
”于是,我让他经过认真思考后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写在纸上: 1.老师为我做了什么? 2.我为老师做了什么? 3.我给老师带来了什么麻烦?他沉默片刻后写道: 1.老师为我传授知识,为我好 2.我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和好意,不但没学到知识还不能在教室听课 3.我给老师带来了很多烦恼,让老师很生气,情绪不好,甚至还会影响老师讲课的情绪写到这里时,他内心已经很内疚,主动对我说: “我一会儿就找老师,请求老师的谅解,您看行吗? ”我高兴地说: “老师相信你自己能处理好这件事,希望你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我们会心地相视而笑,他愉快地离开咨询室通过这次咨询可以看出,老师抓住时机,通过心理学的内观疗法帮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比一般的说服教育更容易起到好的效果事后,我找到这位学生的物理老师,得知他们双方已经做了很好的沟通现在这位学生已接近毕业,不但物理成绩优秀,而且与老师的关系十分融洽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重要的是要增强中学生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的能力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走出 “错误的肯定 ”或 “错误的否定 ” 的误区,才能体悟人生的甘苦和意义,才能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从而不断地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合作游戏,促进学生自我感悟让心理游戏走进课堂时,教师要把握 “度 ” ,时刻牢记心理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情感体验服务的,让心理游戏真正成为心灵沟通的桥梁我在给初二学生讲《合作》一课时,通过 “绘画游戏 ” 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了有效沟通、达成共识、积极配合、共同行动、配合默契等在小组合作中的重要性具体游戏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分两次完成 “绘画游戏 ” 第一次游戏规则是:每组依次在彩纸上共同完成一幅画,每人每次只能画一笔,在绘画过程中不能说话这次游戏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分享:在游戏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你看到第一个同学画第一笔的时候,你想画什么?后面组员画的和你想画的不一致时,你是怎么想的?第二次游戏的规则是:先讨论共同画一幅画,如何才能让小组成员成功地合作,画得更好、更协调?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说话交流这次游戏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分享:这次完成的作品与讨论时设想的一样吗?小组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你为团队做出了哪些贡献?在以后的合作中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游戏看似由两次简单的绘画组成,但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有所收获模拟游戏,学会换位思考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百般呵护,遇到事情习惯只顾自己,而不容易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也不利用集体形成凝聚力。
所以,我设计了 “心理大位移 ”游戏活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事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编号老师事先把写好的任务装进信封,上课时学生按照老师的统一指令完成任务如, 1 号同学的任务是真诚地微笑着用 3 个以上的词语赞美 2号同学 ;2号同学的任务是向 3 号同学借笔,然后在自己的纸上写点东西,写完后把笔扔给 3 号,不但不说谢谢,还要不耐烦地、粗暴地对 3 号说: “你快打开你的信封,磨蹭什么呢? ”3 号同学的任务是:设想一下,如果自己是 2 号,借完 3 号的笔后,会怎样还给他(她)?希望 4 号同学在打开信封后,怎样对待自己? 4 号同学的任务是:用真诚的方式鼓励3号,表达对3号的友好……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扮演角色,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并进一步理解:用对方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是善解人意 ;用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人际交往技巧心理游戏尊重学生的人格,目的是帮助学生感知自己的主体性,吸引他们忘我地投入,并影响其人格的发展游戏的娱乐性,使学生在娱乐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欢笑做心理游戏,并不是要用游戏代替心理,而是借游戏,帮学生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同时,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和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自我,施展自我心理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兴趣为先的主导思想兴趣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在游戏中学会思考,进行自我探索游戏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成长为归宿游戏是心理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使用的教学活动,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心理教师对课堂游戏教学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和尝试编辑江泓 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