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shop图像处理第六章ppt课件.ppt
104页第第6章章 绘图工具及其应用绘图工具及其应用 本章目标本章目标n掌握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n掌握【画笔】工具的应用n掌握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n掌握图像修复类工具的应用n掌握【橡皮擦】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n掌握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6.1 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6.1.1 Photoshop CS3中描述颜色的方式中描述颜色的方式 6.1.2 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6.1.3 Photoshop CS3中拾色器的类型及其中拾色器的类型及其设置设置 6.1.4 【颜色】面板【颜色】面板 6.1.5 【色板】面板【色板】面板 6.1.1 Photoshop CS3中描述颜色的方中描述颜色的方式式 在在Photoshop CS3Photoshop CS3中描述颜色的方式主要有中描述颜色的方式主要有3 3种种 用用1616进制的数值描述颜色进制的数值描述颜色 红色为红色为#FF0000 #FF0000 ,绿色为,绿色为#00FF00 #00FF00 ,蓝色为,蓝色为#0000FF #0000FF 通过某种色彩模式的数值描述颜色通过某种色彩模式的数值描述颜色 RGBRGB模式描述模式描述 :如黑色〔:如黑色〔0 0,,0 0,,0 0))CMYKCMYK模式描述模式描述 :如蓝色:如蓝色 ((100100,,100100,,0 0,,0 0))通过色库中的油墨描述颜色通过色库中的油墨描述颜色 单击【拾色器】对话框中的单击【拾色器】对话框中的 ““颜色库颜色库””注意:在设计应用于网页中的图像时,一般通过注意:在设计应用于网页中的图像时,一般通过1616进制的数值或进制的数值或RGBRGB模式描模式描述颜色述颜色 ,在设计需要印刷的图像时,一般使用,在设计需要印刷的图像时,一般使用CMYKCMYK模式或颜色库中的油墨模式或颜色库中的油墨描述颜色描述颜色选取颜色十六进制表示法十六进制表示法RGBRGB模式表示法模式表示法CMYKCMYK模式表示法模式表示法颜色滑条油墨颜色表示法油墨颜色表示法6.1.2 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是使用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是使用Photoshop CS3进行创作时最常用的操作之一进行创作时最常用的操作之一 。
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按钮【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按钮 【设置背景色】按钮【设置背景色】按钮【设置前景色】按钮【设置前景色】按钮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按钮【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按钮【拾色器】对话框【拾色器】对话框 选取颜色域各各种种颜颜色色表表示示法法未设置前颜色未设置前颜色设置后颜色设置后颜色6.1.3 Photoshop CS3中拾色器的类中拾色器的类型及其设置型及其设置nAdobeAdobe拾色器〔默认)拾色器〔默认)n菜单命令【编辑】菜单命令【编辑】→→【首选项】【首选项】→→【常规】(【【常规】(【CtrlCtrl++K K】)】) ,选择,选择AdobeAdobe拾色器拾色器nWindowsWindows操作系统的拾色器操作系统的拾色器 n菜单命令【编辑】菜单命令【编辑】→→【首选项】【首选项】→→【常规】(【【常规】(【CtrlCtrl++K K】)】) ,选择,选择Windows Windows 拾色器拾色器AdobeAdobe拾色器〔默认)拾色器〔默认) WindowsWindows操作系统的拾色器操作系统的拾色器6.1.4 【颜色】面板【颜色】面板 执行菜单命令【窗口】执行菜单命令【窗口】→【颜色】(【【颜色】(【F6】)可显示或隐】)可显示或隐藏【颜色】面板。
藏【颜色】面板 前景色前景色背景色背景色颜色输入框颜色输入框颜色滑块颜色滑块色谱曲线图色谱曲线图颜色警告颜色警告6.1.5 【色板】面板【色板】面板吸取颜色吸取颜色新建色快新建色快删除色块删除色块色板的基本操作色板的基本操作设为系统前景色:直接在色板吸取,设为系统前景色:直接在色板吸取,设为系统背景色:直接吸取同时加按设为系统背景色:直接吸取同时加按CtrlCtrl键键添加色块:单击色块以外的区域添加色块:单击色块以外的区域删除色块:单击色块的同时按住按删除色块:单击色块的同时按住按AltAlt键键复位颜色:执行【复位色板】命令,恢复系统默认的状态复位颜色:执行【复位色板】命令,恢复系统默认的状态 存储颜色:执行【存储色板】命令存储颜色:执行【存储色板】命令 载入颜色:执行【载入色板】命令载入颜色:执行【载入色板】命令替换颜色:执行执行【替换色板】命令替换颜色:执行执行【替换色板】命令 6.2 【画笔】面板【画笔】面板n6.2.1 画笔概述画笔概述 n6.2.2 画笔的常规操作画笔的常规操作n6.2.3 绘图工具的基本参数设置绘图工具的基本参数设置 n6.2.4 画笔笔尖形状画笔笔尖形状 n6.2.5 形状动态形状动态 n6.2.6 分布分布 n6.2.7 纹理纹理 n6.2.8 双重画笔双重画笔n6.2.9 颜色动态颜色动态 n6.2.10 其他动态其他动态n6.2.11 画笔样式画笔样式6.2.1 画笔概述画笔概述 菜单命令【窗口】菜单命令【窗口】→【画笔】可显示或【画笔】可显示或隐藏隐藏 画笔面板〔快捷键【画笔面板〔快捷键【F5】)】)【画笔】面板〔描边缩览图状态)【画笔】面板〔描边缩览图状态) 【画笔】绘制的效果图【画笔】绘制的效果图 6.2.2 画笔的常规操作画笔的常规操作 画笔的常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操作画笔的常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操作 【画笔】面板的外观设置【画笔】面板的外观设置指画笔笔触的显示样式设置指画笔笔触的显示样式设置 显示方式纯文本显示方式纯文本 、大小缩览图、大小列表、描边缩览图、大小缩览图、大小列表、描边缩览图 清除画笔控制清除画笔控制 将当前画笔的参数恢复到系统默认的设置将当前画笔的参数恢复到系统默认的设置快捷菜单中执行【清除画笔控制】命令快捷菜单中执行【清除画笔控制】命令 复位所有锁定设置复位所有锁定设置将当前画笔所有的参数设置与锁定设置恢复到默认的设置将当前画笔所有的参数设置与锁定设置恢复到默认的设置快捷菜单中执行【复位所有锁定设置】命令快捷菜单中执行【复位所有锁定设置】命令n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n指为当前工具指定纹理时,可以将纹理的图案和缩放比例指为当前工具指定纹理时,可以将纹理的图案和缩放比例拷贝到支持纹理的其他工具拷贝到支持纹理的其他工具n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命令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命令 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的应用示例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的应用示例 n新画笔预设新画笔预设n指在当前画笔预设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画笔预设指在当前画笔预设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画笔预设 n在快捷菜单中执行【新画笔预设】在快捷菜单中执行【新画笔预设】 【画笔名称】对话框【画笔名称】对话框 【画笔】面板中新添加的画笔预设【画笔】面板中新添加的画笔预设 n重命名画笔:方法主要有重命名画笔:方法主要有3 3种种 n双击需要重命名的画笔预设双击需要重命名的画笔预设 n选中画笔预设,在画笔面板中执行【重命名画笔】选中画笔预设,在画笔面板中执行【重命名画笔】 n在需要重命名的画笔预设上单击鼠标右键在需要重命名的画笔预设上单击鼠标右键 n删除画笔:方法主要有删除画笔:方法主要有3 3种种 n选中画笔预设,在画笔面板中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删除画选中画笔预设,在画笔面板中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删除画笔】命令笔】命令 n在需要删除的画笔预设上单击鼠标右键在需要删除的画笔预设上单击鼠标右键 ,执行【删除画笔,执行【删除画笔】命令】命令 n选中需要删除的画笔预设选中需要删除的画笔预设 ,面板右下角的【删除画笔】按,面板右下角的【删除画笔】按钮钮 n复位画笔复位画笔n 指使用系统默认的画笔预设替换当指使用系统默认的画笔预设替换当前的画笔预设,也可以将系统默认的前的画笔预设,也可以将系统默认的画笔预设追加到当前画笔预设中画笔预设追加到当前画笔预设中 n存储画笔存储画笔n当前画笔存储为一个当前画笔存储为一个.ABR.ABR格式的文件格式的文件n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存储画笔】命令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存储画笔】命令 n载入画笔载入画笔n将将.ABR.ABR格式的文件的画笔预设载入到【画笔】面板中格式的文件的画笔预设载入到【画笔】面板中 n快捷菜单中执行【载入画笔】命令快捷菜单中执行【载入画笔】命令 n替换画笔替换画笔n指载入一个指载入一个.ABR.ABR格式的文件对应的画笔预设替换【画笔】格式的文件对应的画笔预设替换【画笔】面板中的当前画笔面板中的当前画笔 n执行【替换画笔】命令,选择目标文件并单击【载入】按执行【替换画笔】命令,选择目标文件并单击【载入】按钮钮 6.2.4 画笔笔尖形状画笔笔尖形状翻开【画笔】面板并激活面板中的【画笔笔尖形状】翻开【画笔】面板并激活面板中的【画笔笔尖形状】 直径设置滑条直径设置滑条笔触预缆缩略图笔触预缆缩略图间距设置范围为间距设置范围为1 1~~100010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画笔】面板【画笔笔尖形状】状态【画笔】面板【画笔笔尖形状】状态 画笔间距:画笔间距:1515%%画笔间距:画笔间距:100100%%画笔间距:画笔间距:7070%%画笔间距:画笔间距:180180%%画笔【间距】参数的应用示例画笔【间距】参数的应用示例 6.2.5 形状动态形状动态笔触角度的随机性笔触角度的随机性【画笔】面板的【形状动态】状态【画笔】面板的【形状动态】状态 笔尖大小的随机性笔尖大小的随机性笔触圆度的随机性笔触圆度的随机性1 1~~100100%%设置画笔缩缆图设置画笔缩缆图面版各参数的含义如下:面版各参数的含义如下:大小设定:设置画笔笔尖大小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大小设定:设置画笔笔尖大小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控制开关:设置画笔大小的动态控制,【渐隐】的含义是设控制开关:设置画笔大小的动态控制,【渐隐】的含义是设置画笔笔触淡出的步长〔置画笔笔触淡出的步长〔1~~9999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最小直径:范围为最小直径: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倾斜缩放比例:取值范围为倾斜缩放比例:取值范围为0~~2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角度抖动:设置画笔笔触角度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角度抖动:设置画笔笔触角度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圆度抖动:设置画笔笔触圆度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圆度抖动:设置画笔笔触圆度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最小圆度:取值范围为最小圆度:取值范围为1~~1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6.2.6 分布分布 【画笔】面板的【分布】状态【画笔】面板的【分布】状态 散布的随机性散布的随机性笔触散布的数量笔触散布的数量笔触散布数量笔触散布数量的随机性的随机性设置画笔缩缆图设置画笔缩缆图““分布〞各项的含义分布〞各项的含义两轴:勾选该复选框,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同时启用或两轴:勾选该复选框,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同时启用或停用画笔笔触的散布设置。
停用画笔笔触的散布设置分布:设置画笔笔触散布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分布:设置画笔笔触散布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 0~~10001000%之%之间的整数)间的整数)数量:设置画笔笔触散布的数量〔数量:设置画笔笔触散布的数量〔1 1~~1616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数量抖动:设置画笔笔触散布数量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数量抖动:设置画笔笔触散布数量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 0~~1001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6.2.7 纹理纹理【画笔】面板的【纹理】状态【画笔】面板的【纹理】状态 纹理图案作反相处理纹理图案作反相处理 1 1~~10001000%之间的整数%之间的整数 为画笔的每个为画笔的每个笔触混合纹理笔触混合纹理 画笔与纹理之间的混合方式画笔与纹理之间的混合方式 范围为范围为0 0~~100100%% 纹理和画笔笔触混合时深度纹理和画笔笔触混合时深度的随机性的随机性 6.2.8 双重画笔双重画笔笔触的直径笔触的直径 (1~~2500像素像素)笔触的间距笔触的间距 (1~~1000%%) 散布间距散布间距 (0~~1000%%)画笔笔尖的数量画笔笔尖的数量 (1 (1~~6)6)【画笔】面板的【双重画笔】状态【画笔】面板的【双重画笔】状态 6.2.9 颜色动态颜色动态前景色亮度变化的随机性前景色亮度变化的随机性 【画笔】面板的【颜色动态】状态【画笔】面板的【颜色动态】状态 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随机性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随机性 前景色色相变化的随机性前景色色相变化的随机性 前景色饱和度变化前景色饱和度变化的随机性的随机性 前景色纯度变前景色纯度变化的随机性化的随机性 6.2.10 其他动态其他动态前景色不透明度的随机性前景色不透明度的随机性 笔触疏密程度笔触疏密程度的随机性的随机性 【画笔】面板的【其他动态】状态【画笔】面板的【其他动态】状态 6.2.11 画笔样式画笔样式启用鼠标路径平滑处理启用鼠标路径平滑处理 启用喷枪样式启用喷枪样式 应用预设画笔时应用预设画笔时保留纹理图案保留纹理图案 向画笔笔尖添加杂色向画笔笔尖添加杂色 强调画笔描边的边缘强调画笔描边的边缘 正常绘图模式正常绘图模式正常绘图模式正常绘图模式正常绘图模式正常绘图模式启用杂色样式启用杂色样式启用湿边样式启用湿边样式启用喷枪样式启用喷枪样式杂色、湿边和喷枪样式的应用示例杂色、湿边和喷枪样式的应用示例 6.3 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n6.3.1 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概述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概述 n6.3.2 正常模式正常模式 n6.3.3 溶解模式溶解模式 n6.3.4 背后模式背后模式n6.3.5 清除模式清除模式n6.3.6 变暗模式变暗模式 n6.3.7 正片叠底模式正片叠底模式n6.3.8 颜色加深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模式线性加深模式 n6.3.9 变亮变亮/滤色模式滤色模式 n6.3.10 颜色减淡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模式线性减淡模式 n6.3.11 叠加模式叠加模式n6.3.12 柔光和强光模式柔光和强光模式 n6.3.13 亮光模式亮光模式 n6.3.14 线性光模式线性光模式n6.3.15 点光模式点光模式 n6.3.16 实色混合模式实色混合模式 n6.3.17 差值差值/排除模式排除模式n6.3.18 色相色相/饱和度模式饱和度模式n6.3.19 颜色颜色/亮度模式亮度模式n所有绘图工具的属性栏上都有所有绘图工具的属性栏上都有 “形式〞下拉菜单形式〞下拉菜单n绘图色:绘图工具绘制的图像绘图色:绘图工具绘制的图像 n底色:图像的背景底色:图像的背景 n最终色:通过某种模式混合之后的颜色最终色:通过某种模式混合之后的颜色 6.3.1 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概述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概述6.3.2 正常模式正常模式 正常模式为系统默认的混合模式,其正常模式为系统默认的混合模式,其“最终色〞与最终色〞与“绘绘图色〞完全一致图色〞完全一致 。
注意:如果当前图像的色彩模式是注意:如果当前图像的色彩模式是“位图〞或位图〞或“索引颜色索引颜色”,,正常模式将变成正常模式将变成“阈值模式阈值模式”正常模式的应用示例正常模式的应用示例 6.3.3 溶解模式溶解模式n溶解模式的溶解模式的“最终色〞和最终色〞和“绘图色〞一样绘图色〞一样 n透明度越大,溶解效果便越明显透明度越大,溶解效果便越明显 A A图〔不透明度图〔不透明度100100%)%)B B图〔不透明度图〔不透明度100100%)%)6.3.4 背后模式背后模式n背后模式的背后模式的“最终色〞和最终色〞和“绘图色〞一样绘图色〞一样 n在透明区域的图像或某个独立的图层上操作时背后模式才在透明区域的图像或某个独立的图层上操作时背后模式才能起作用能起作用 6.3.5 清除模式清除模式n““最终色〞将被最终色〞将被““绘图色〞清除掉绘图色〞清除掉 n在具有透明区域的图像或某个独立的图层上操作时清除模在具有透明区域的图像或某个独立的图层上操作时清除模式才能起作用式才能起作用 清除模式的应用示例清除模式的应用示例 6.3.6 变暗模式变暗模式n取取““底色〞和底色〞和““绘图色〞两种颜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绘图色〞两种颜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最最终色终色”” n亮于亮于““底色〞的颜色被替换,暗于底色〞的颜色被替换,暗于““底色〞的颜色保持不底色〞的颜色保持不变变 变暗模式的应用示例变暗模式的应用示例 6.3.7 正片叠底模式正片叠底模式n“最终色〞的颜色值的计算:(最终色〞的颜色值的计算:(“绘图色〞的颜色值绘图色〞的颜色值 ד底底色〞的颜色值)色〞的颜色值)/ 255n执行该模式后执行该模式后“最终色〞通常要比最终色〞通常要比“绘图色〞和绘图色〞和“底色〞底色〞都要深都要深n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得到的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得到的“最终色〞都最终色〞都是黑色是黑色 n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底色〞始终保持不底色〞始终保持不变变 正片叠底模式的应用示例正片叠底模式的应用示例 6.3.8 颜色加深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模式线性加深模式n颜色加深模式颜色加深模式 :查看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增:查看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加对比度使““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衬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衬““绘图色绘图色”” n““绘图色〞和白色通过颜色加深模式混合后不会发生任何变绘图色〞和白色通过颜色加深模式混合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化 n线性加深模式线性加深模式 :用来查看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同时通:用来查看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降低亮度使过降低亮度使““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衬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衬““绘图色绘图色””n““绘图色〞和白色通过线性加深模式混合后得到的绘图色〞和白色通过线性加深模式混合后得到的““最终色最终色〞和〞和““绘图色〞完全一致绘图色〞完全一致 颜色加深模式的应用示例颜色加深模式的应用示例 线性加深模式的应用示例线性加深模式的应用示例 6.3.9 变亮变亮/滤色模式滤色模式n变亮模式变亮模式 :对比:对比“绘图色〞和绘图色〞和“底色〞并取其中较亮的颜底色〞并取其中较亮的颜色作为色作为“最终色最终色” n滤色模式滤色模式 ::n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绘图色〞互补色的颜色值绘图色〞互补色的颜色值 ד底色〞互补底色〞互补色的颜色值)色的颜色值)/ 255n“最终色〞通常情况下要比最终色〞通常情况下要比“绘图色〞和绘图色〞和“底色〞都要浅底色〞都要浅一些一些 n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滤色模式后其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滤色模式后其“底色〞都保持不变底色〞都保持不变 n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滤色模式后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滤色模式后“最终色〞均为白色最终色〞均为白色 n互补色互补色 ::255减去当前颜色值得到的差值所对应的颜色减去当前颜色值得到的差值所对应的颜色 6.3.10 颜色减淡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模式线性减淡模式n颜色减淡模式颜色减淡模式 :查看各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降低:查看各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降低对比度使对比度使“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衬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衬“绘图色绘图色” n线性减淡模式线性减淡模式 :查看各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增加:查看各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增加亮度使亮度使“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衬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衬“绘图色绘图色” 颜色减淡模式的应用示例颜色减淡模式的应用示例 线性减淡模式的应用示例线性减淡模式的应用示例6.3.11 叠加模式叠加模式n在保留在保留““底色〞明暗度变化的基础上使用正片叠底或滤色底色〞明暗度变化的基础上使用正片叠底或滤色模式模式 n使用叠加模式可使使用叠加模式可使““底色〞所在图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得底色〞所在图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图像比较鲜亮,图像比较鲜亮 叠加模式的应用示例叠加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2 柔光和强光模式柔光和强光模式n柔光模式的混合原理柔光模式的混合原理 n当当“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时%的灰要亮时“底色〞变亮底色〞变亮 n“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时%的灰要暗时“底色〞变暗底色〞变暗 n假设假设“绘图色〞是纯黑色或纯白色,绘图色〞是纯黑色或纯白色,“最终色〞稍变暗或最终色〞稍变暗或变亮变亮n“底色〞是纯黑色或纯白色,混合后不会有任何变化。
底色〞是纯黑色或纯白色,混合后不会有任何变化 柔光模式的应用示例柔光模式的应用示例 n强光模式原理强光模式原理n假设假设“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时,%的灰要亮时, “底色〞将变亮底色〞将变亮 n假设假设“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时,%的灰要暗时,“底色〞变暗底色〞变暗n假设假设“绘图色〞是纯白色或纯黑色,绘图色〞是纯白色或纯黑色,“最终色〞将是纯白最终色〞将是纯白色和纯黑色色和纯黑色 强光模式的应用示例强光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3 亮光模式亮光模式 n亮光模式亮光模式n混合原理:根据混合原理:根据“绘图色〞通过增加或降低对比度的方式绘图色〞通过增加或降低对比度的方式来加深或减淡来加深或减淡“底色底色” n“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降低对比度的方式加亮〔减%的灰要亮,降低对比度的方式加亮〔减淡)淡)“底色底色” n“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的灰要暗 ,增加对比度的方式变暗〔加深),增加对比度的方式变暗〔加深)“底色底色” 亮光模式的应用示例亮光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4 线性光模式线性光模式n线性光模式线性光模式n混合原理:根据混合原理:根据“绘图色〞通过增加或降低亮度的方式来绘图色〞通过增加或降低亮度的方式来加深或减淡加深或减淡“底色底色” n假设假设“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将通过增加亮度的方式%的灰要亮,将通过增加亮度的方式加亮〔减淡)加亮〔减淡)“底色底色” n假设假设“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将通过降低亮度的方式%的灰要暗,将通过降低亮度的方式变暗〔加深)变暗〔加深)“底色底色” 线性光模式的应用示例线性光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5 点光模式点光模式 n点光模式点光模式 n混合原理:使用混合原理:使用“绘图色〞交换绘图色〞交换“底色底色”n假设假设“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的灰要亮, “绘图色〞将绘图色〞将被替换被替换n“绘图色〞比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的灰要暗,比比“绘图色〞亮的绘图色〞亮的“底色〞将被替换底色〞将被替换 点光模式的应用示例点光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6 实色混合模式实色混合模式n实色混合模式实色混合模式 n混合原理混合原理:根据根据“绘图色〞与绘图色〞与“底色〞的颜色值相底色〞的颜色值相加加 n相加的颜色值大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相加的颜色值大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最终色〞为最大值最终色〞为最大值 n当相加的颜色值小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当相加的颜色值小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最终色〞为最终色〞为0 n当相加的颜色值等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当相加的颜色值等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最终色〞由最终色〞由“底色〞决定底色〞决定 原始图像实色混合实色混合模式的应用示例实色混合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7 差值差值/排除模式排除模式n差值模式差值模式 n用用“绘图色〞和绘图色〞和“底色〞两种颜色中较亮的颜色的颜色值底色〞两种颜色中较亮的颜色的颜色值减去较暗的颜色的颜色值,差值作为减去较暗的颜色的颜色值,差值作为“最终色〞的颜色值最终色〞的颜色值n假设假设“绘图色〞为白色绘图色〞为白色,差值模式后差值模式后“底色〞将呈反相效果底色〞将呈反相效果 n假设假设“绘图色〞为黑色绘图色〞为黑色, “底色〞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底色〞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n排除模式排除模式n混合原理及其效果与差值模式类似混合原理及其效果与差值模式类似 n混合后生成的颜色其对比度较小混合后生成的颜色其对比度较小,颜色较为柔和颜色较为柔和 差值模式的应用示例差值模式的应用示例 排除模式的应用示例排除模式的应用示例6.3.18 色相色相/饱和度模式饱和度模式n色相模式色相模式 n用用“底色〞的亮度、饱和度以及底色〞的亮度、饱和度以及“绘图色〞的色相来创建绘图色〞的色相来创建“最最终色终色”n饱和度模式饱和度模式 n 用用“底色〞的亮度、色相以及底色〞的亮度、色相以及“绘图色〞的饱和度来创建绘图色〞的饱和度来创建“最终色最终色” 色相模式的应用示例色相模式的应用示例 饱和度模式的应用示例饱和度模式的应用示例 6.3.19 颜色颜色/亮度模式亮度模式n颜色模式颜色模式 n原理是采用原理是采用““底色〞的亮度以及底色〞的亮度以及““绘图色〞的色相和饱和绘图色〞的色相和饱和度来创建度来创建““最终色最终色”” n对图像的色彩进行微调或者给单色或彩色图像进行着色时对图像的色彩进行微调或者给单色或彩色图像进行着色时非常有用非常有用 n亮度模式亮度模式 n原理是采用原理是采用““底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以及底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以及““绘图色〞的亮绘图色〞的亮度来创建度来创建““最终色最终色”” n效果与颜色模式的效果正好相反效果与颜色模式的效果正好相反 颜色模式的应用示例颜色模式的应用示例 亮度模式的应用示例亮度模式的应用示例 6.4 【画笔】和【铅笔】工具【画笔】和【铅笔】工具 6.4.1 【画笔】工具【画笔】工具6.4.2 【铅笔】工具【铅笔】工具 6.4.1 【画笔】工具【画笔】工具画笔大小设置画笔大小设置模式设置模式设置绘制图像时的深浅程度绘制图像时的深浅程度 颜料的扩散程度颜料的扩散程度 启用喷枪工具启用喷枪工具可打开【画笔】面板可打开【画笔】面板 使用技巧使用技巧按住按住ShiftShift键键, ,绘制的图像沿着水平、垂直或绘制的图像沿着水平、垂直或4545°°角方向角方向 在西文输入状态下直接按键盘上的数字键在西文输入状态下直接按键盘上的数字键, ,可以以可以以1010%的增量%的增量改变属性栏上【不透明度】和【流量】参数的数值改变属性栏上【不透明度】和【流量】参数的数值 【不透明度】【不透明度】 : :主要用来定义【画笔】工具、【铅笔】工具、主要用来定义【画笔】工具、【铅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历史画笔】工【仿制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历史画笔】工具、【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渐变】工具和【油漆具、【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渐变】工具和【油漆桶】绘制图像时笔墨覆盖的最大范围即深浅程度桶】绘制图像时笔墨覆盖的最大范围即深浅程度 【流量】:主要用来定义【画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流量】:主要用来定义【画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和【历史画笔】工具绘制图像时颜料的【图案图章】工具和【历史画笔】工具绘制图像时颜料的扩散程度扩散程度 n【强度】【强度】:用来定义【模糊】工具、【锐化】工具和【涂抹用来定义【模糊】工具、【锐化】工具和【涂抹】工具绘制图像时作用力的强度。
工具绘制图像时作用力的强度n【曝光度】:主要用来定义【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曝光度】:主要用来定义【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在绘制图像时的曝光程度,其效果与摄影技术中的曝光量在绘制图像时的曝光程度,其效果与摄影技术中的曝光量比较类似,即曝光量越大透明度越低比较类似,即曝光量越大透明度越低 6.4.2 【铅笔】工具【铅笔】工具【铅笔】工具主要用来绘制边缘比较【铅笔】工具主要用来绘制边缘比较“硬〞的线条硬〞的线条自动抹除功能:自动抹除功能:绘制的起点位置在前期使用前景色绘制的线条上,此时绘制绘制的起点位置在前期使用前景色绘制的线条上,此时绘制线条时将以背景色进行绘制线条时将以背景色进行绘制 绘制的起点位置不在前期使用前景色绘制的线条上,那么此绘制的起点位置不在前期使用前景色绘制的线条上,那么此时绘制线条时将以前景色进行绘制时绘制线条时将以前景色进行绘制 若不是上述情况,均将以前景色绘制线条若不是上述情况,均将以前景色绘制线条 绘制的起点位置绘制的起点位置绘制的起点绘制的起点绘制的起点位置绘制的起点位置【铅笔】工具【自动抹掉】复选框的绘图效果对比【铅笔】工具【自动抹掉】复选框的绘图效果对比 6.5【仿制图章【仿制图章/修复画笔修复画笔/污点修复污点修复画笔】工具画笔】工具n6.5.1 【仿制图章】工具【仿制图章】工具n6.5.2 【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画笔】工具 n6.5.3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污点修复画笔】工具6.5.1 【仿制图章】工具【仿制图章】工具n作用:可准确复制图像的局部或整个画布作用:可准确复制图像的局部或整个画布 n范围:可在同一幅图像中复制,也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图像范围:可在同一幅图像中复制,也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图像中复制〔要求图像模式相同)中复制〔要求图像模式相同)n用法:先取样〔用法:先取样〔Alt键),后复制。
键),后复制n对齐:勾选时:每次复制的位置和上次复制时的位置完全对齐:勾选时:每次复制的位置和上次复制时的位置完全相同相同 ;不勾选:每次复制时均将从取样点开始复制;不勾选:每次复制时均将从取样点开始复制 n对齐所有图层取样:若不勾选:只能对图像当前图层中的对齐所有图层取样:若不勾选:只能对图像当前图层中的对象进行取样;若勾选:无论在哪个层取样,最终可以复对象进行取样;若勾选:无论在哪个层取样,最终可以复制当前图像中所有层上的对像制当前图像中所有层上的对像6.5.2 【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画笔】工具n作用:用来修复图像中的缺陷,并能使修复的结果自然地作用:用来修复图像中的缺陷,并能使修复的结果自然地溶入修复的目标区域,同时能保留被复制的图像的纹理、溶入修复的目标区域,同时能保留被复制的图像的纹理、亮度和层次等属性亮度和层次等属性 n用法:与仿制图章同用法:与仿制图章同n属性栏参数:与仿制图章基本一致属性栏参数:与仿制图章基本一致 n图案:与图案图章工具基本一致图案:与图案图章工具基本一致 取样点【仿制图章】工具【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画笔】工具【仿制图章】和【修复画笔】工具复制图像的效果对比【仿制图章】和【修复画笔】工具复制图像的效果对比 6.5.3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污点修复画笔】工具n作用:快速移去照片中的污点作用:快速移去照片中的污点 ,并将样本像素的纹理、亮,并将样本像素的纹理、亮度和层次等与所修复的像素相匹度和层次等与所修复的像素相匹 n参数设定:参数设定:n近似匹配:使用样本点边缘周围的像素来查找用作修补的近似匹配:使用样本点边缘周围的像素来查找用作修补的图像区域图像区域 n创建纹理:以修复区域周围的纹理填充修复结果创建纹理:以修复区域周围的纹理填充修复结果 n用法:直接在污点上单击即可自动在周围取样来修复图像用法:直接在污点上单击即可自动在周围取样来修复图像 注意:【污点修复画笔】与【修复画笔】的效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注意:【污点修复画笔】与【修复画笔】的效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使用方法上,【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不需要指定样点,而【修复画笔】使用方法上,【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不需要指定样点,而【修复画笔】则需要用户指定样点。
则需要用户指定样点 6.6 【修补【修补/红眼红眼/颜色替换颜色替换/图案图章图案图章】工具】工具n6.6.1 【修补】工具【修补】工具 n6.6.2 【红眼】工具【红眼】工具n6.6.3 【颜色替换】工具【颜色替换】工具 n6.6.4 【图案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n 6.6.1 【修补】工具【修补】工具n作用:当前图像中的某个局部,或某种图案作用:当前图像中的某个局部,或某种图案n用法:与【修复画笔】和【仿制图章】工具有些类似用法:与【修复画笔】和【仿制图章】工具有些类似 n范围:只能在同一幅图像中进行范围:只能在同一幅图像中进行“修补修补” n透明:以透明方式显示被复制的图像内容透明:以透明方式显示被复制的图像内容 左图:【透明】复选框的应用示例左图:【透明】复选框的应用示例 6.6.2 【红眼】工具【红眼】工具n作用: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人物照片中的红眼或移去用闪作用: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人物照片中的红眼或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动物照片中的白色或绿色反光光灯拍摄的动物照片中的白色或绿色反光n参数:参数:n瞳孔大小:设置瞳孔〔眼睛暗色的中心〕的大小瞳孔大小:设置瞳孔〔眼睛暗色的中心〕的大小 n变暗量:设置瞳孔的暗度变暗量:设置瞳孔的暗度 6.6.3 【颜色替换】工具【颜色替换】工具n作用:使用指定的颜色替换图像画布中指定区域或整个画作用:使用指定的颜色替换图像画布中指定区域或整个画布的颜色,能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最基本的层次感,还可布的颜色,能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最基本的层次感,还可以调整图像画布中指定区域或整个画布的色相、饱和度和以调整图像画布中指定区域或整个画布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等属性亮度等属性 n用法:直接在当前图像中涂抹用法:直接在当前图像中涂抹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形式:共有色相、饱和度、颜色和亮度形式:共有色相、饱和度、颜色和亮度4个选项个选项n限制:有不连续、连续和查找边缘限制:有不连续、连续和查找边缘3个选项个选项 n容差:与魔棒属性栏里容差:与魔棒属性栏里“容差〞同容差〞同 原始图像原始图像经色相和亮度调整后的效果经色相和亮度调整后的效果注意:在位图、索引和多通道等色彩模式的图像中无法使用【颜色替换】工注意:在位图、索引和多通道等色彩模式的图像中无法使用【颜色替换】工具。
具 6.6.4 【图案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n作用:将系统预置或用户自定义的图案填充到图像画布中,作用:将系统预置或用户自定义的图案填充到图像画布中,而且无需预先取样而且无需预先取样 n用法:直接涂抹用法:直接涂抹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印象派效果印象派效果””,勾选后,使用图案填充的效,勾选后,使用图案填充的效果与【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比较类似果与【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比较类似 6.7 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n6.7.1 恢复命令恢复命令n6.7.2 【历史记录】面板【历史记录】面板 n6.7.3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n6.7.4 【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 6.7.1 恢复命令恢复命令n恢复恢复n指将当前修改过的文件恢复到它最后一次存储时的状态指将当前修改过的文件恢复到它最后一次存储时的状态 n复原复原n指撤消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最后一次执行的操作指撤消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最后一次执行的操作 n重做重做 n重新执行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最后一次执行的操作,默认重新执行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最后一次执行的操作,默认2020步步 n返回返回 (【(【CtrlCtrl++AltAlt++Z Z】】 ))n将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近期的操作进行逐步撤消将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近期的操作进行逐步撤消 n向前向前 ( (【【CtrlCtrl++ShiftShift++Z Z】】 ) )n与与““返回〞命令相反返回〞命令相反6.7.2 【历史记录】面板【历史记录】面板源图像的快照源图像的快照快照的缩览图快照的缩览图当前历史记录当前历史记录当前历史记录当前历史记录面版菜单面版菜单① ② ③① ① 创建新文档创建新文档② ② 创建新快照创建新快照③ ③ 删除当前状态删除当前状态n【历史记录】面板主要用来记录用户在图像编辑过程中的【历史记录】面板主要用来记录用户在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n【历史记录】面板可将用户所有的操作都步骤记录下来,【历史记录】面板可将用户所有的操作都步骤记录下来,可以随时返回任何一个操作步骤查看当前步骤对应的图像可以随时返回任何一个操作步骤查看当前步骤对应的图像效果效果把存储时的状把存储时的状态自动创建为态自动创建为一幅新的快照一幅新的快照 自动创建一个快照自动创建一个快照 若不勾选,删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那么其下方的所若不勾选,删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那么其下方的所有历史记录状态均将被删除有历史记录状态均将被删除 ;若勾选,删除当前历史;若勾选,删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后并不会删除其他任何历史记录状态记录状态后并不会删除其他任何历史记录状态 n快照快照n作用:根据创作的需要将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某个特作用:根据创作的需要将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某个特定状态以快照的方式临时存储在【历史记录】面板定状态以快照的方式临时存储在【历史记录】面板中中 n创建快照:执行【创建新快照】创建快照:执行【创建新快照】 命令命令创建图像创建图像在当前历在当前历史记录状史记录状态所有图态所有图层所在对层所在对象的快照象的快照 创建图像在创建图像在当前历史记当前历史记录状态所有录状态所有图层所在对图层所在对象的快照象的快照 创建图像在当前历史记创建图像在当前历史记录状态当前图层所在对录状态当前图层所在对象的快照象的快照 ¨创建新文档:创建新文档:¨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下方的【从当前状态创建新文档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下方的【从当前状态创建新文档】按钮】按钮 ¨ 删除历史记录状态或快照删除历史记录状态或快照 ::¨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下角的【删除当前状态】按钮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下角的【删除当前状态】按钮 ¨删除历史记录状态或快照删除历史记录状态或快照 ¨执行【清除历史记录】命令执行【清除历史记录】命令 :可清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以:可清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以外的所有历史记录状态外的所有历史记录状态 ¨若只有一个历史记录状态若只有一个历史记录状态 ,选中了该历史记录,选中了该历史记录 ,【清除,【清除历史记录】命令将无法使用历史记录】命令将无法使用 ¨若选中了某个快照,可清除所有的历史记录状态若选中了某个快照,可清除所有的历史记录状态 ¨清理历史记录清理历史记录¨菜单命令【编辑】菜单命令【编辑】→【清理】【清理】→【历史记录】【历史记录】 n使用【历史记录】面板的注意事项使用【历史记录】面板的注意事项n历史记录面板只能记录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历史记录面板只能记录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操作步骤n默认情况下,历史记录面板只能存放用户最后默认情况下,历史记录面板只能存放用户最后20个操作步个操作步骤骤 ,早于,早于20步的就自动删除步的就自动删除n历史记录顺序:早操作的在上面,晚操作的在下面历史记录顺序:早操作的在上面,晚操作的在下面n默认情况下删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时将同步删除其下方的默认情况下删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时将同步删除其下方的所有历史记录状态所有历史记录状态 (在不勾选【允许非线性历史记录】的(在不勾选【允许非线性历史记录】的情况情况 ))6.7.3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历史记录画笔】工具n作用:恢复历史记录作用:恢复历史记录n用法用法: :配合历史记录面板使用配合历史记录面板使用n参数设置:与【画笔】工具属性栏同参数设置:与【画笔】工具属性栏同6.7.4 【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n作用:将图像的局部或整幅图像恢复至某个特定状态的同作用:将图像的局部或整幅图像恢复至某个特定状态的同时能同步创建一定样式的艺术效果时能同步创建一定样式的艺术效果 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款式款式””:生成特殊的艺术效果:生成特殊的艺术效果n““区域区域””:绘画时被笔触覆盖的面积:绘画时被笔触覆盖的面积 n““容差容差””:与魔棒工具里的:与魔棒工具里的““容差〞同容差〞同6.8 【橡皮擦【橡皮擦/背景色橡皮擦背景色橡皮擦/魔术橡魔术橡皮擦】工具皮擦】工具n6.8.1 【橡皮擦】工具【橡皮擦】工具 n6.8.2 【背景色橡皮擦】工具【背景色橡皮擦】工具 n6.8.3 【魔术橡皮擦】工具【魔术橡皮擦】工具 6.8.1 【橡皮擦】工具【橡皮擦】工具n作用:主要用来擦除图像画布中局部或整个画布的图像,作用:主要用来擦除图像画布中局部或整个画布的图像,同时以系统的背景色或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同时以系统的背景色或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抹到历史记录抹到历史记录”” :勾选时,与历史记录画笔一样:勾选时,与历史记录画笔一样n用法注意事项用法注意事项n当前图像只有一个背景图层当前图像只有一个背景图层, ,擦除图像时将以系统的背景色擦除图像时将以系统的背景色填充被擦除的区域填充被擦除的区域 n如果当前图像只有一个普通图层如果当前图像只有一个普通图层 , ,擦除图像时将以透明区擦除图像时将以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 6.8.2 【背景色橡皮擦】工具【背景色橡皮擦】工具n作用:主要用来擦除图像画布中局部或整个画布的图像,作用:主要用来擦除图像画布中局部或整个画布的图像,同时以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同时以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 。
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取样方式取样方式”::“连续〞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即时进行颜连续〞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即时进行颜色取样色取样 ,,“一次〞每次擦除操作仅进行一次颜色取样,一次〞每次擦除操作仅进行一次颜色取样, “背景色〞是以系统的背景色作为取样颜色背景色〞是以系统的背景色作为取样颜色¨“限制限制”::“不连续〞是擦除图像画布中所有的取样颜不连续〞是擦除图像画布中所有的取样颜色为透明区域色为透明区域 ,,“连续连续 ”是擦除图像画布中与取样颜是擦除图像画布中与取样颜色比较接近的区域为透明区域色比较接近的区域为透明区域 ,,“查找边缘查找边缘 ”是擦除是擦除图像画布中与取样颜色比较接近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同图像画布中与取样颜色比较接近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同时保留被擦除区域的边缘的清晰与锐利程度时保留被擦除区域的边缘的清晰与锐利程度 ¨“保护前景色保护前景色”:勾选时,图像画布中与前景色颜色相:勾选时,图像画布中与前景色颜色相同的区域不被擦除同的区域不被擦除 按住【Alt】键可将【背景色橡皮】键可将【背景色橡皮擦】工具临时切换到【吸管】工具,单击鼠标左键可将擦】工具临时切换到【吸管】工具,单击鼠标左键可将需要保护的区域的颜色设置为系统的前景色,此时前景需要保护的区域的颜色设置为系统的前景色,此时前景色所在的区域不会被擦除。
色所在的区域不会被擦除 6.8.3 【魔术橡皮擦】工具【魔术橡皮擦】工具n作用:用来根据颜色的相同或相似性擦除图像画布中的局作用:用来根据颜色的相同或相似性擦除图像画布中的局部图像或整个画布部图像或整个画布 ,可直接将图像擦除至透明,可直接将图像擦除至透明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 “对所有图层取样对所有图层取样”:在不合并图层的前提下从任意图层:在不合并图层的前提下从任意图层上进行颜色取样来擦除当前图层中相同或相似的颜色区域上进行颜色取样来擦除当前图层中相同或相似的颜色区域n 其它参数与魔棒工具类似其它参数与魔棒工具类似 ,不再赘述不再赘述6.9 【渐变】和【油漆桶】工具【渐变】和【油漆桶】工具n6.9.1 【渐变】工具【渐变】工具 n6.9.2 【油漆桶】工具【油漆桶】工具 6.9.1 【渐变】工具【渐变】工具n作用:创建不同颜色之间或者颜色与透明色之间的过渡效作用:创建不同颜色之间或者颜色与透明色之间的过渡效果果 n用法:在图像画布中或选择区内按住鼠标不放并拖拉鼠标用法:在图像画布中或选择区内按住鼠标不放并拖拉鼠标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 渐变类型:线性渐变渐变类型:线性渐变 、径向渐变、径向渐变 、角度渐变、角度渐变 、对称渐、对称渐变及菱形渐变五种类型变及菱形渐变五种类型n 线性渐变径向渐变角度渐变对称渐变菱形渐变¨不透明度:设置渐变颜色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设置渐变颜色的不透明度 ¨反向:勾选时,可逆转当前渐变颜色的渐变方向反向:勾选时,可逆转当前渐变颜色的渐变方向¨仿色:勾选时,用较小的带宽获得较平滑的渐变颜色仿色:勾选时,用较小的带宽获得较平滑的渐变颜色¨透明区域透明区域:勾选时勾选时,是某种颜色到透明或透明到某种颜色是某种颜色到透明或透明到某种颜色 【渐变预设】面板【渐变预设】面板 渐变颜色的名称渐变颜色的名称手动操作颜色和手动操作颜色和不透度标记点不透度标记点【渐变编辑器】对话框【渐变编辑器】对话框渐变效果预缆条渐变效果预缆条透明度中间点透明度中间点不透明度标记点不透明度标记点颜色标记点颜色标记点渐变预设色渐变预设色基本操作,与画笔类似基本操作,与画笔类似6.9.2 【油漆桶】工具【油漆桶】工具n作用:用来填充图像画布中颜色相同或相似的区域作用:用来填充图像画布中颜色相同或相似的区域n对象:单一的颜色或图案对象:单一的颜色或图案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填充内容:前景或图案填充内容:前景或图案 n形式:被填充的对象〔前景色或图案〕与背景图像的混合形式:被填充的对象〔前景色或图案〕与背景图像的混合模式模式 n不透明度:被填充对象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被填充对象的不透明度 n容差:与魔棒工具属性栏中对应参数的含义一致容差:与魔棒工具属性栏中对应参数的含义一致 6.10 【模糊】【锐化】和【涂抹】【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工具n6.10.1 【模糊】工具【模糊】工具 n6.10.2 【锐化】工具【锐化】工具 n6.10.3 【涂抹】工具【涂抹】工具 6.10.1 【模糊】工具【模糊】工具n作用:对图像的边缘进行模糊处理,也可以对图像的某个作用:对图像的边缘进行模糊处理,也可以对图像的某个局部或整个画布进行模糊处理局部或整个画布进行模糊处理 。
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强度强度””:模糊图像边缘时的力度:模糊图像边缘时的力度 ,值越大模糊的效果便,值越大模糊的效果便越明显越明显n““对所有图层取样对所有图层取样””:在不合并图层的前提下对所有图层:在不合并图层的前提下对所有图层中的对象进行模糊处理中的对象进行模糊处理 【强度】输入框〔滑块〕的应用示例【强度】输入框〔滑块〕的应用示例 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强度为强度为5050%%强度为强度为100100%%6.10.2 【锐化】工具【锐化】工具n作用:增加图像中相邻像素的对比度,图像边缘更清晰,作用:增加图像中相邻像素的对比度,图像边缘更清晰,与模糊工具的作用正好相反与模糊工具的作用正好相反n参数设置:与模糊工具一致参数设置:与模糊工具一致原图原图锐化后的效果图锐化后的效果图【锐化】工具的应用示例【锐化】工具的应用示例 6.10.3 【涂抹】工具【涂抹】工具n作用:用来模拟使用手指涂抹油墨并进行绘画的效果作用:用来模拟使用手指涂抹油墨并进行绘画的效果 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手指绘画手指绘画””:勾选后,每次进行涂抹操作时均将使用系:勾选后,每次进行涂抹操作时均将使用系统的前景色进行图像绘制统的前景色进行图像绘制 。
n其它参数同前其它参数同前【涂抹】工具的应用示例【涂抹】工具的应用示例 6.11【减淡】【加深】和【海绵】工具【减淡】【加深】和【海绵】工具n6.11.1 【减淡】和【加深】工具【减淡】和【加深】工具n6.11.2 【海绵】工具【海绵】工具 6.11.1 【减淡】和【加深】工具【减淡】和【加深】工具n作用:减淡工具主要用来增加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亮度作用:减淡工具主要用来增加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亮度 ,加深工具主要用来降低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亮度,加深工具主要用来降低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亮度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范围范围””:变亮或变暗的色调范围:变亮或变暗的色调范围 n““曝光度曝光度””:变亮或变暗的速率,值越大,越明显:变亮或变暗的速率,值越大,越明显n““喷枪喷枪””:启用喷枪功能:启用喷枪功能 【减淡】工具【减淡】工具【加深】工具【加深】工具人物面部器官的清晰化处理人物面部器官的清晰化处理 高光区和暗部的处理高光区和暗部的处理 6.11.2 【海绵】工具【海绵】工具n作用:用来增加或降低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饱和度作用:用来增加或降低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饱和度 n参数设置:参数设置:n““形式形式””:去色表示降低图像的饱和度:去色表示降低图像的饱和度 ,加色表示增加图,加色表示增加图像的饱和度像的饱和度 n““流量流量””:与前面学过的工具一致。
与前面学过的工具一致本章总结本章总结n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n画笔工具的应用n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n图像修复类工具的应用n橡皮擦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n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