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docx
5页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 Summary:本论文探讨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扎实课堂教学,做到“教学做”合一,同时利用生活教育资源,加强家校合作,整合学科资源,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Keys: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培养方法当前,教育改革的推进与不断发展,各学科老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最核心的就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内容不丰富,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学习,学生只是积累了一些零碎的知识,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没有根植于内心,在行为上并没有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没有真正落实在长期的教学中,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扎实课堂教学,做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在于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在实践中的“做”三者统一起来。
其中“做”是第一位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放在“做”上得到统一《读懂彼此的心》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与家人沟通并化解矛盾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沟通方法,主动与家人沟通获得成长呢?在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四心”沟通法,即留心看、细心听、用心讲、耐心说通过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效沟通的方法但是这还不够,学生能不能灵活运用,遇到实际问题能不能和别人有效沟通呢?还得看学生的实际操作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同学们进行角色表演,进行有效沟通案例是:今天上课的时候,小明在课堂上玩小玩具,小红去提醒他,把他的玩具拿过来结果刚好就被老师发现了,小红被老师批评了她很生气,向老师分辨,老师说小红和小明一起在玩玩具小红回到家,向妈妈提起学校的事,妈妈也不问小红怎么回事,就批评小红不该多管闲事,小红感到很委屈,就不想和妈妈说什么了我让学生分小组就这个事例扮演“小红”和“妈妈”进行沟通,看他们能不能熟练地运用沟通的技巧小组表演后,我让学生在班上角色表演在沟通的时候,扮演“小红”的同学主动和扮演“妈妈”的同学沟通,用心讲、耐心说,告诉“妈妈”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想法。
小红”和“妈妈”都相互理解了对方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将“教、学、做”统一起来,学生掌握的不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学到的知识由脑入心,根植于内心,深入了骨髓,就化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认识社会的需要,教育学生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结合教材资源,利用生活教育资源教育学生学习了抗日战争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图片,阅读资料,听解说员的讲解,对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主动询问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了解了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热爱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完成先烈的遗愿学习了传统美德的内容,我组织学生到街道敬老院慰问老人,给老人们送去了慰问品,也送去了欢声笑语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关爱老人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学习了《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我组织学生去当志愿者,去当保护地球的宣传员,唤起人们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了能力,他们的爱国情怀、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品质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了实处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时时影响着孩子,家长要时时做孩子品德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我利用班会课,向家长讲了家校合育的重要,要求家长和学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习了《学会沟通交流》后,我让学生回家观察,父母之间有了小小的矛盾,他们是怎样沟通的,让学生从父母身上学习沟通的技巧同时要求父母之间有了矛盾,解决问题时不回避孩子,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学生在家里不仅学到了沟通的技巧,也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品质在学校组织的帮助贫困山区孩子、帮助困难人、残疾人的活动中,家长们都积极支持孩子捐款捐物今年,我校组织了给贫困军人捐款的活动捐款前,我给学生讲了军人们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他们,我们才有和平、安宁的学习生活环境如今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奉献我们的爱心。
学生们听了深受感动,回家给家长讲了这件事家长们积极支持,鼓励学生献爱心这次捐款,是他们捐款最积极的一次学生们拿出了自己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大方地捐了出来,有的20元,有的30元、有的50元……捐款的时候,我看到学生脸上表露出的情感是真诚的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了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家校共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四、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不是孤立的,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需要各个学科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借鉴其他学科资源,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在学习《推翻帝制,民族觉醒》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语文课上,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我抓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件事,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精神通过学习,学生被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行为深深感动,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意识就更加强烈在教学中,老师将道德与法治和语文两门学科中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学生从两门学科中,多次感悟,体会深刻通过整合学科资源,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也不是容易的需要老师组织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去培养,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ference:[1]胡晓风,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R],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合川教育整体改革,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2]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201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