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ppt
63页财务会计学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赵冬梅财务会计的含义n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确认、计量与传达经济信息以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美国会计学会n会计的构成ØØ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对外对外报告会计,为外部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提供信息ØØ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为内部管理人员企业管理提供信息课程简介Ø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会计学是金融学的基础 金融是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上的,而会计是商业的语言,从事金融行业离不开对商业行为的理解,没有良好的会计功底是很难对金融现象、金融产品有本质的认识课程简介Ø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必要的会计核算知识,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从而能够充分地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Ø所需先修的课程——会计学原理主要内容Ø财务会计基本理论Ø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报告的原则、方法Ø会计报表具体章节Ø总论Ø货币资金Ø应收项目Ø存货Ø固定资产Ø无形资产Ø流动负债Ø长期负债Ø所有者权益Ø收入、费用和利润Ø会计报表考核方式Ø期末考试,70%;Ø平时作业、出勤,30%。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企业活动概述第二节 企业财务报告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及用途第四节 会计规范第一节 企业活动概述n制定目标和战略n融资活动n投资活动n经营活动n制定目标和战略Ø公司目标 战略目标应该是未来5年左右时间里推动公司业务运营的一个确切目标它应该具体、可衡量,并具有时限性,而且还应该是单一的目标 n鞍钢战略目标: 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五位,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钛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n惠普的创始人之一比尔·休利特说过,惠普从来没有把利润最大化作为我们的经营目标,但也从来没有把利润放在所有考虑问题之外我们有七大目标:培养、发展忠诚的客户;合理利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领导地位(保持在第一、第二位,并形成规模)、持续增长(有动力和潜力)、员工发展、团队领导力提升和社会责任这些目标如同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局我们最重视的就是培养、发展忠诚的客户 Ø公司战略——为实现公司目标的主要措施1、明确的产品定位;2、特定的经营模式;3、独特的管理方式等。
n融资活动Ø权益融资 1、吸收投资; 2、发行股票Ø债务融资 1、借款; 2、发行债券n投资活动1、土地、建筑物和设备;2、专利权、许可证和其他合同约定的权利;3、存货;4、货币资金;5、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n经营活动1、采购;2、生产;3、营销;4、管理 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及管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决策依据 : Ø企业在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中的情况 Ø企业财务报告为主体的企业经济信息第二节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会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n资产负债表——是静态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举例Ø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Ø负债——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现时经济义务。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n流动负债包括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n长期负债包括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Ø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产(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n利润表——反映企业自报告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Ø收入——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等Ø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取得营业收入所发生的耗费 费用分为——销售商品成本 ——劳务成本 ——经营费用 ——税费等Ø利润——是企业在某一期间收入超过费用的盈余。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净额n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注: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货币资产和约当为现金的等价物 现金流量表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直接业务活动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金额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金融资产的购入和处置活动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金额Ø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活动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金额n会计报表附注1、企业的基本情况;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3、遵循会计准则的声明;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7、或是事项;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n审计报告——也称独立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独立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范例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及用途n现有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参与的经营决策,并考核管理人员的业绩;n潜在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风险及发展潜力以选择投资对象;n债权人根据财务报告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以评价债权风险;n企业管理人员根据财务报告进行经营决策;n客户及供应商根据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以确定合作关系;n国家经济监管部门如税务、工商、财政、审计、证券监督部门根据财务报告对企业实施监督职能第四节 会计规范n会计规范的层次Ø会计法律——《会计法》 会计工作基本法,对我国会计工作管理、组织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于1985年颁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Ø会计法律——《注册会计师法》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并于1994年1月1日实施2008年1月27日,财政部公布了《注册会计师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已上报国务院Ø会计法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Ø会计准则——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处理会计业务的标准,办理会计核算的规范 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目前我国执行的是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Ø会计制度——包括国家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 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如《小企业会计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办法》等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n企业会计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1、会计假设;2、会计核算基础;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会计要素Ø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Ø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的财务报表的有用性会大大降低1、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真实的交易、如实的反映、完整的报告2、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具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3、明晰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对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的人应该容易理解4、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作出决策(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决策 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应根据其经济实质做会计核算6、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重要交易或事项——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该信息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7、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收集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及时传递信息Ø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 以上三者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 此三个要素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Ø会计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实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会计报表及其作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难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