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鹅瘟最全面的介绍和防治.doc
10页小鹅瘟最全面的介绍和防治2008-03-09 17:12病原:鹅细小病毒发病日龄: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雏鹅,中大鹅少发日龄越小死亡越大,7日龄内雏鹅死亡率可达100%,10—20日龄的鹅死亡率一般在60%以内,20日龄以上发病率较低症状: 1周龄以内雏鹅发病后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者是精神不振,几小时后倒地而死该病在鹅群中传播迅速,几天内蔓延全群,死亡率可达95—100% 1—2周龄的小鹅患病后出现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但在病初有采食动作而不将草料吞下去逐渐离群、打瞌睡、拒食、甩头、呼吸困难,鼻腔内流出粘稠的分泌物排出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混有气泡或纤维碎片的稀粪,喙末端和脚蹼色泽变深,发绀,经过1—2天后,两脚麻痹倒地而死3周龄以上的鹅,主要以精神不振,缩头、软脚,行动缓慢,厌食,消瘦,拉稀而死,经3—7天后,部分鹅可以康复,但生长缓慢 病变:眼观变化主要表现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后断在靠近回盲部极度膨大,变硬,剖开见形状象“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此外,胆囊扩张,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和胰腺充血,偶有坏死点 预防: 1、可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用小鹅瘟弱毒苗进行免疫,15天后再进行加强免疫。
这样后代雏鹅可获母源抗体保护 2、1—3日龄雏鹅每只注射1毫升小鹅宝或鹅天歌进行预防,间隔5—7天后再用药一次可获得很好保护 治疗: 1、注射抗体:发病雏鹅,根据大小肌肉注射小鹅宝或天歌1—2ml,病重雏鹅在24小时后重复用药一次,同时用初来服或普安饮水,也可用瘟毒克拌料,每100kg饲料中加100g,增强抵抗力 2、中草药:马齿苋70g,黄连30g,黄芩40g,黄柏40g,连翘40g,金银花45g,白芍35g,栀子40g,地榆50g ,甘草12g ,煎水供100只雏鹅引用也可粉末拌料,每100斤饲料拌50—80g,每天2次,连用3—5天 注意:在使用小鹅宝或鹅天歌时,可配合适量诺奇星、蓝健或独抗等抗菌病毒药物防制继发或交叉感染,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主要病变、临床诊疗方法作一总结,为养鹅业主防治本病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希望本文对养鹅业主有所帮助 发病情况1.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 2.鹅群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3.饲养管理水平低,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卫生环境差,鹅只日龄小,其发病率较高 4.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发病的存在等均能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死亡 5.患病的鹅群,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 6.近年来,发现有个别鹅场的患病鹅群发病日龄最迟的持续至33天龄,但死亡率极低40日龄以上的鹅只,未见发生本病 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其临诊类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间或有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病例,剖检时仅见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充血,有时可见出血,在其上面覆盖有大量的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易碎;胆囊胀大、充满胆汁,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 急性型急性型病例,解剖时可见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胆囊胀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肾脏稍为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肠道有明显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小肠的中段和后段,尤其是在卵黄囊柄与回盲部的肠段,外观膨大,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发炎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长短不一(2-5厘米)的栓子,体积增大,形如腊肠状,手触腊肠状处质地坚实,剪开肠道后可见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状物(以上俗称为腊肠粪的变化,是小鹅瘟的一个特征性病理变化)。
也有部分病鹅小肠中后段未见明显膨大,但可见到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凝块和碎片,未形成坚实栓子来源:科普天地 点击272次小鹅瘟的特点及防治 流行特点: 1.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20日龄以上发病率低,一月龄以上罕见发病 2.种蛋带毒,污染炕房,使易感鹅传染发病,初批孵出雏鹅往往正常,3—5批后雏鹅多有发生 3.除病鹅和健康雏鹅接触传染外,被污染饲料、水源、垫料、器具等都能引起传染 症状:出壳后3—5天发病常为最急性,往往无先驱症状,一发现即呈衰弱,或倒地乱划不久死亡以后至15日龄内大多数为急性,表现为精神萎顿,虽随群采食,但将啄得的草随即甩去,行动落后,打嗑睡,嗉囊松软有多量液体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稀粪,鼻孔流浆液性分泌物,喙端色泽变暗,病程1—2天,死前可见两腿麻痹或抽搐,15日龄以上雏鹅以萎顿、消瘦和拉稀为主要症状 防治: 1.作好孵房,育雏舍及器具等的消毒,种蛋入孵前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2.对种鹅注射小鹅瘟疫苗是预防本病最经济而有效方法,可在产蛋前1个月前后进行,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 3.发病雏鹅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每只注射1毫升,能收到明显疗效。
4.为预防本病发生,出壳雏鹅每只肌注0.5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也可用小鹅瘟雏鹅苗防疫 小鹅瘟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以精神委靡、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特征现将一起小鹅瘟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临诊症状病鹅初期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昏睡不吃、行动缓慢、喙端发绀、鼻孔有分泌物,拉灰白色或淡黄色稀粪,并混有气泡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两腿麻痹或抽搐,头颈后仰直至死亡 二、病理变化病变主要是在小肠、空肠和回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小肠后段可见到整条的剥落上皮与渗出物混合凝固而形成的香肠状栓子堵塞于肠道,使前段小肠极度膨大,后段萎缩;有的病例肠栓不明显,但小肠内有扁平凝固的长带状或散在的纤维素性凝片;直肠粘膜充血、出血;脾脏充血,偶见灰白色坏死点;肝脏肿大,胆囊胀满,充满胆汁 三、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为小鹅瘟为进一步确诊,取病鹅的肝、脾磨碎,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每毫升加青霉素及链霉素各1000单位,接种于12~14日龄鹅胚,进行病毒分离然后用已知抗小鹅瘟血清作中和试验,确诊为小鹅瘟。
四、防治措施 用江苏农科院生产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对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清洁鹅舍,用百毒杀按1∶200进行全面消毒;日粮中加一些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在饮水中加5%白糖及0.05%维生素C经上述处理,1日后鹅停止死亡,3日全部恢复正常 五、体会与建议 由于小鹅瘟主要是通过孵场进行传播的,因此孵场中的一切用具设备在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清洗和消毒;种蛋亦应消毒,最好用福尔马林消毒另外,要抓好母鹅的免疫接种工作,建议母鹅留种前1个月免疫接种一次,15日后再接种一次,再隔10天方留种蛋,这样可有效地减少小鹅瘟的发病率小鹅瘟的诊治 小鹅瘟发生的紧急处理 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病鹅及带病鹅群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小鹅瘟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 一、预防应从种鹅抓起种鹅应于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首次免疫,也就是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间隔7-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将疫苗作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孵出的鹅雏才可以产生免疫力 二、炕坊的预防措施炕坊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炕坊应注重消毒。
对种蛋要求: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混蛋”,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母源抗体,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来自疫区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 三、小鹅出生后3次注射疫苗第一次是在小鹅出生的24小时内注射马立克疫苗;第二次是在小鹅出生的一个月左右注射禽流感疫苗;第三次是在小鹅出生两个月后要注射霍乱疫苗同时也可以给小鹅喂服一些抗应激药物对于未经免疫的种鹅群和后期的雏鹅群,在出炕48小时之内用1羽份雏鹅用的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必须严格隔离饲养,防止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强毒的感染而发病,此法有较高的保护率 四、病鹅群紧急防治措施雏鹅一旦发生小鹅瘟,首先要确诊在确诊小鹅瘟后,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饲养,并每只皮下注射高效价0.5-0.8毫升抗血清,在血清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1毫升抗血清,患病仔鹅每500克注射1毫升抗血清,如用卵黄液应加倍剂量 五、疫苗使用注意事项冻干苗稀释后应当天使用完毕,湿苗稀释后或解冻后应当天使用完毕;当10日龄以上雏鹅用活疫苗免疫后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感染病毒发病时。
一般在注射疫苗48小时后可用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 2.3.2.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3.2.3.1间接ELISA A.材料准备 病料及处理:按病毒分离项进行 鹅胚接种:按病毒分离项进行 被检病料:将疑似小鹅瘟病例的肝、脾、肠等病料加1倍生理盐水研磨成匀浆,反复冻融3-4次,5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按4:1加入分析纯氯仿,充分混匀后放置37℃温箱作用60分钟,经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如此反复抽提2—3次,以此为水相作被检样品 其他材料:抗小鹅瘟病毒单克隆抗体;抗BALB/C小鼠lsC酶标抗体;标准小鹅瘟病毒株(SYG61株);正常鹅胚绒尿液,均由指定单位提供 溶液配制(试剂要求分析纯): ①冲洗液:0.05摩/升pH7.4PBS-0.05%Tween-20,0.2摩/升Na2HP04 210毫升,0.2摩/升KH2P04 40毫升,加无离子水至1000毫升,冉加入30克NaCL和5毫升Tween-20 ②封闭物:冲洗液内加入1%牛血清白蛋白 ③底物液:在pH5.0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