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利伟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2020-2021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利伟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钱理群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
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存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
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作‘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奋,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选自2011年11月5日《文汇报》,有删改)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对此,他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C.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⑵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6分) ⑶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分) ⑷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作用的理解。
8分)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E 3分,A 2分,C 1分;B、D不给分B项“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错误C项王瑶教授建议作者把“第一个题目”“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D项“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呈现王瑶对学生尤其是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属于正面描写;另外,文章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不具体,只是说“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行为的分析能力参考答案】①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清峻”和“通脱”两方面,而王瑶恰巧具备这两个特点②王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③王瑶有一种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文革中,当其他知识分子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感觉窘迫、难堪时,王瑶却能泰然处之6分,每点2分)(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文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参考答案】①平时放任不管:从来不给学生上课,每周跟学生闲聊一回(或:无为而治,一入学只开一个书单,任学生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候点醒学生: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给予方向性的指点③在人生的关键阶段点醒学生:给你以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或“告诫学生要厚积薄发;教诲学生要抵制诱惑,学会拒绝”)(6分,每点2分)(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参考答案】“沉潜”是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必经之路①“沉潜”有助于排除外在的干扰,静心做学问,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沉潜”有助于蓄势,对好的论文选题,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急于完成,酝酿几年,才能做好;“沉潜”有助于厚积薄发,作者牢记导师沉潜的教诲,并身体力行从1960年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到1985年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这是沉潜二十五年的必然结果③“沉潜”有助于抵挡诱惑沉潜于学术深处,生活深处,才能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远离浮躁虚华,避免诱惑。
8分;观点明确2分,能结合文本从三个角度合理阐释,得6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解析】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回忆弗兰茨?卡夫卡 鲁道夫?福克斯 我与卡夫卡相识之始我已无从回忆我相信是在1912年冬天认识他的那时我们青年作家在希伯纳街与普夫拉斯特街交汇的路口一家咖啡馆里占有一个固定桌席卡夫卡时而到我们这儿来坐坐 他给人的印象是个完全健康的人他似乎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疾病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陪着他走在老埃森街上在一家苏打水饮料铺门前,我停了下来,喝了一瓶汽水,喝前我用手在瓶口抹了一圈卡夫卡不赞成地观察着我这对您无济于事 夜里我们有一次同不少人一起去葡萄园那是冬天,冷得可怕卡夫卡穿着一件薄薄的大衣韦尔弗因见他穿得太单薄而缠着他劝说卡夫卡说,他在冬天也洗冷水澡他乐呵呵地听任别人笑话他尤其是韦尔弗一个劲地取笑他,韦尔弗对他这个伙计非常关心我记得,那时我们正站在葡萄园的渡槽上卡夫卡撩起裤腿,在寒冷的夜里展示他赤裸的小腿肚 卡夫卡对朋友非常友善和关爱我那时住在一条非常热闹的街上,那是在斯蒂凡街和盖斯腾街的路口拐角的房子里我备受噪音之苦关于这一痛苦,我对别人说都不如对卡夫卡说能得到理解。
因为卡夫卡也睡得不好他告诉我,他也开始失眠了,以后又加上了折磨人的头痛他具体地描述头痛的方式,并不期待和乞求丝毫同情 他用往耳朵里塞棉花的方法来抵抗噪音他一定要我试试这个方法我听从了他的建议,至今我还得先把耳朵塞起来,否则就无法入眠一次我在他那儿看到两个用来绑在耳朵外面的小软垫 人们经常可以碰到单独一人的卡夫卡,在布拉格的马路上,在花园绿地中假如有人陪伴他,丝毫也引不起他的兴奋他愿意避免谈及自己,在别人讲话时,他则全神贯注即使在疾病开始折磨他时,他仍然保持着微笑的面容 当他的第一本书《观察》在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时,他说:“安德烈书店售出了11本10本是我自己买的我只想知道,是谁得到了那第11本说这话时他满意地微笑着关于他写的是什么,对他来说重要不重要,我却不得而知 有一次,维利?哈斯争取到他参加在温策尔广场一家旅馆的一个小厅里举行的布拉格作家朗诵会卡夫卡那次朗读了他后来在沃尔夫那儿出版的小说《判决》他以那么一种静静的、绝望的声调朗诵,以致我在事隔至少20年后的今天,仿佛仍然看见他在昏暗狭小的朗诵厅里的身影其他一切我自然都忘却了 卡夫卡身材修长,体型颇佳,长相漂亮关于姑娘们他顶多只泛泛地谈及。
1917~1918年间我在维也纳卡夫卡写信请求我为他在旅馆里租个安静的房间他从布达佩斯来在此之前,他在布拉格便已向我透露,他将在布达佩斯作出维持还是解除婚约的决定在维也纳他告诉我,他同他的未婚妻决裂了说这话时卡夫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