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第二章.docx
9页管理学第二章复习重点计划部分:1、 计划是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筹划和 安排,以保证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2、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3、 计划的种类:长、中、短期计划(按时间划分);战略、战术、作业计划(按 等级层次划分);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按职能标准划分);指令性计划和指 导性计划(按约束力划分)按等级层次分: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范围整个组织组织内部某些共同的部门特定的部门或活动侧重点确立组织宗旨、使 命、总体目标实现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明确实现具体目标 的方法特点全局性指导性局部阶段性具体性暂时性按时间分:特点长期计划时间跨度5年以上,明确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中期计划承上启下的计划,协调长、短期计划的关系短期计划时间跨度1年以下,它非常详细,有很具体的工作要 求,能够直接指导-项活动的展开按职能分:特点综合计划企业整个组织的总体性、综合性的计划专业计划按照部门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计划按约束力分:特点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具有严格的约束力,目标具 体明确的计划指导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不具有严格约束力的计划, 目标模糊的计划。
4、 决定计划有效性的权变因素:组织的管理层次、组织的生命周期、环境的 不确定性5、 组织的生命周期:适用的计划类型幼年期指导性的计划成长期短期、具体的计划成熟期长期、具体的计划衰退期短期、指导性的计划环境的不确定性:适用的计划类型环境确定指令性计划,中长期计划环境不确定指导性计划,短期计划6、执行计划:单一用途计划;常用计划单一用途计划:工作计划、项目计划、预算常用计划:政策、程序、规则7、 单一用途计划:它是用来指导未来的某一次行动的具体计划它是为某个特 定的任务而发展出来的,以后一般不会以同样的形式再运用一遍工作计划:是 针对某一特定行动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项目计划:是针对组织行动的某个特定 课题而制定的专一性更强的计划预算:它是以数字来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特殊 计划形式8、 常用计划:就是可以在多次行动中得到重复使用的计划,它是处理反复出现 的,可以预见的情况的一套标准化程式虫策:是组织对成员作出的处理问题所 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程序:是对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确定出各项工 作开展的先后次序规则:是执行程序中的每一步骤时所应遵循的原则9、 盈亏平衡分析 L = R—C = Q X(p—v) — F10、 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 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步向前滚动的一种长期计划方法。
特点:它将长、中、短期计划进行了有机的衔接和结合1999年摩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年修正因素/实际完成情况 心七< /自身分析与计划对比差异〈珥培令桥M、茨.分析2000年编[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滚动计划编制示意图细 粗原则:“近具体,远概略”11、甘特图:甘特图是以条棒式的图形来描绘出某段时间内正向某个目标迈近的 时间进度表12、PERT网络图寻找关铤线路亍A—B-* C-> D-* — J - K=44A f B f Cf D f G - H -* Jf K=5OA - B - Cf E - Gf H - J- K=47A- B fCf Ff Gf Hf J,K=4713、 目标是一个组织或者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预期成果它为组织活动 或者个体活动提供了方向14、 目标管理:它是由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定期检查完成 目标的进展情况,并且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它不是用目标来控制下属,而是用目 标来激励下属15、16、 目标管理的过程:目标设置阶段;目标实施阶段;总结和评估阶段17、对于目标管理的评价I优点: 缺点:・改善管理工作 ・量化目标难以制定■组织明晰化 ■强调短期目标-鼓励员工勇于承诺和・花费大量时间自我实现・形成有效的控制■表现以好的敕体株管理部分:1、 管理与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就是一种“选择”2、 决策的构成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准则、决 策后果。
3、 决策有效性标准: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决策的可接受性、决策的时效性、 决策的经济型4、 决策的类型: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战略决策与战术 决策、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5、 个体决策是指个人参与决策制定的过程最大优点是效率高且责任明确6、 群体决策是指组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参与组织活动中的各种决策7、 群体决策的优点:更多信息、更多方案、可接受性强缺点:需要更长的时间;从众心理、责任不清8、 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9、 头脑风暴法:这是一个思想的产生过程,鼓励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 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特点:只产生方案 禁止批评10、 德尔菲法:选择专家并确定问题通过一系列仔细设计的问卷,要求每个专 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每一个成员匿名地、独立地完成第一组问卷;每一组问 卷的结果集中在一起编辑、并复制;每个成员收到一本问卷结果的复制件;看过 结果后,再次请成员提出他们的方案;重复4、5步,全到得到大体上一致的意 见优点:匿名性 反馈性 缺点:耗费时间11、 名义群体法:名义群体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限制讨论,故称为名义群体法。
群体成员必须出席,但在提供方案时他们是独立思考的,不允许自由讨论 名义群体法的优点在于使群体成员正式开会但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 而传统的会议方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12、 电子会议法:它是最新的群体决策方法,将名义群体法与尖端的计算机技术 相结合优点:匿名、诚实和快速缺点:缺乏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所传递的丰富信息13、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初始决策对方案的初次选择不具有回朔性,零起点一元优化追踪决策对方案的重新调整具有回朔性,非零起点双重优化14、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调整对象时间和范围战略决策解决“做什么”的 问题,是根本性决策面对组织整体在未来较长一段 时间内的活动战术决策解决“怎么做”的 问题,是执行性决策面对组织某个或某些具体部门 在未来各个较短时间内的活动1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特点举例程序化决策常规的、例行的、反 复性决策企业库存、产品质量、设备故 障、现金短缺、供货方未按时履行 合同、顾客退货、员工迟到等非程序化决策无先例可循的、无固 定模式的非例行决 策组织结构变革、重大的投资问 题、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16、 决策的过程: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比较和选择方案、执行方案、 检查处理。
17、 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组织文化、过去的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决 策的时间限制18、根据决策环境的不确定程度相应地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 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各种方案的结果不可 (可以预知各种方案19、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在确定条件下,,我们清楚地了解自我目标并且 对我们所作的选择的结果有精确的、可靠的了解确定型决策的三个条件:一是决策问题中的变量及相互关系均能用计量的形式表达二是决策结果的单一性,每个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三是决策方案能推导出最佳解的方程20、盈亏平衡点分析方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公式是I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成本22、21、R-销售收入;C-总成本;Q-销售量;P—销售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固定成本4W5K最小后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当管理者对各种方案不能肯定地预测它的结果 到底如何,但我们知道每一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大小时所作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