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维生素课件.ppt
109页1第五第五章章 维维 生生 素素 VitaminsVitamins2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sVitamins)是维持机体正常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数都不能在体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数都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虽然维生素每内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虽然维生素每日的需要量很少,仅以毫克或者微克计,但日的需要量很少,仅以毫克或者微克计,但在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在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一、概述一、概述3特性:特性:1.1.一般是以其一般是以其本体本体形式或以能被机体利用的形式或以能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前体形式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太少,必须由食物供给量太少,必须由食物供给2.2.生理上生理上既不是机体组织的结构成分,也不是能既不是机体组织的结构成分,也不是能量来源3.3.常以常以辅酶辅酶或或辅基辅基的形式的形式参与酶的构成参与酶的构成,维持酶,维持酶的活性。
的活性4.4.生理生理需要量少,但不可缺少需要量少,但不可缺少,否则会引起相应,否则会引起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的维生素缺乏症5.5.某些维生素具有几种生物活性相近,结构类似某些维生素具有几种生物活性相近,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的化合物4常见缺乏原因:常见缺乏原因:1.1.摄入不足;摄入不足;2.2.吸收利用率降低;吸收利用率降低;3.3.需要量相对增高;需要量相对增高;4.4.长期食用补充营养剂,一旦减少或长期食用补充营养剂,一旦减少或 停止食停止食用者1 1、按发现或合成的历史、按发现或合成的历史顺序顺序 例如A、B、C、D、E、K2 2、按其特有生理功能或、按其特有生理功能或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例如抗干眼病因子、抗癞皮病因子、抗 脚气病维生素等3 3、按维生素的化学、按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结构 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命名命名56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族维生素、维生素C二、分二、分类71 1、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吸收与脂类吸吸收与脂类吸 收相关。
收相关2 2、在机体中与脂类一起贮存在脂肪细胞,、在机体中与脂类一起贮存在脂肪细胞,通过通过胆汁缓慢排泄胆汁缓慢排泄3 3、长期过量摄入会在体内、长期过量摄入会在体内累积而中毒累积而中毒,若,若摄入摄入不足会缓慢出现缺乏症状不足会缓慢出现缺乏症状4 4、一般、一般血液指标血液指标不易查出短期缺乏不易查出短期缺乏脂溶性脂溶性维生素的一般特性生素的一般特性81 1、一般以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一般以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排排泄率高,随尿排出,不易蓄积泄率高,随尿排出,不易蓄积2 2、大多数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加各种酶促、大多数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加各种酶促反应,反应,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 3、用、用血或尿样血或尿样中的标记物中的标记物可以检出其代谢可以检出其代谢状况4 4、摄入、摄入不足不足时出现时出现症状较快症状较快水溶性维生素的一半特性910一、脂溶性维生素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脂 溶溶 性性 维维 生生 素素 (( Fat-soluble Fat-soluble vitaminsvitamins))包包括括维维生生素素A A、、D D、、E E、、K K,,不不溶溶于于水水而而溶溶于于脂脂肪肪及及有有机机溶溶剂剂。
脂脂溶溶性性维维生生素素可可储储存存于于体体内内,,摄摄取取过过多多时时容容易易引引起起中中毒毒,,缺缺乏时缓慢出现症状乏时缓慢出现症状11((一)维生素一)维生素A A维生素维生素A A类类维生素维生素A A (Retinol)(Retinol)维生素维生素A A原-类胡萝卜素原-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carotenoids) 12特性特性 Properties: Properties: 对酸和碱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对酸和碱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线破坏当食物中含有磷脂、维生素线破坏当食物中含有磷脂、维生素E E、维生、维生素素C C和其它抗氧化剂时,视黄醇和胡萝卜素较和其它抗氧化剂时,视黄醇和胡萝卜素较为稳定,脂肪酸败可引起其严重破坏为稳定,脂肪酸败可引起其严重破坏 13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维持正常的视觉)维持正常的视觉- -暗适应暗适应 ((2 2)维持上皮的正常生长与分化)维持上皮的正常生长与分化 ((3 3)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长发育((4 4)维持正常生殖功能)维持正常生殖功能((5 5)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6 6)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7 7)抑癌作用)抑癌作用 14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Deficiency and toxicityDeficiency and toxicity))((1 1)缺乏)缺乏 ① ①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和干眼病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和干眼病 ② ②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角化及感染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角化及感染 ③ ③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受损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受损 15((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①①急性毒性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Acute toxicity)②②慢性毒性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Chronic toxicity)③③致畸性致畸性(Teratogenicity)(Teratogenicity)16无脑无脑脑膨出脑膨出 死胎死胎小鼠维生素小鼠维生素A A 过量的外观畸形过量的外观畸形 17 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 ((Assessment of vitamin A Assessment of vitamin A statusstatus))((1 1)血清维生素)血清维生素A A水平水平 ((2 2)改进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改进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3 3)暗适应功能测定)暗适应功能测定 ((4 4)眼部症状检查)眼部症状检查((5 5)其他)其他: :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稳定同位素稀释技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稳定同位素稀释技术术18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Dietary sources and DRIsDietary sources and DRIs))((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① ①维生素维生素A :A :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奶酪及蛋黄等。
奶、奶油、奶酪及蛋黄等19②②维生素维生素A A原原(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 ):深色蔬菜和水果,如:深色蔬菜和水果,如冬寒菜、菠菜、空心菜、莴笋叶、芹菜叶、冬寒菜、菠菜、空心菜、莴笋叶、芹菜叶、胡萝卜、红心红薯、辣椒、南瓜、胡萝卜和胡萝卜、红心红薯、辣椒、南瓜、胡萝卜和芒果、杏、西红柿等芒果、杏、西红柿等 20((2 2)参考摄入量)参考摄入量维生素维生素A A国际单位:国际单位:(p/54)(p/54)视黄醇当量视黄醇当量(retinol equivalent, RE)(retinol equivalent, RE) 视黄醇当量视黄醇当量(μgRE)=(μgRE)=视黄醇视黄醇(μg)+β-(μg)+β-胡萝卜素胡萝卜素(μg)(μg)××0.167+0.167+其他维生素其他维生素A A原原(μg)(μg)××0.0840.084 21DRIsDRIs::RNI RNI 婴儿、儿童、青少年婴儿、儿童、青少年400400~~800 800 μμgRE/d,gRE/d,成年男性成年男性800 μgRE/d800 μgRE/d,成年女性,成年女性700 μgRE/d700 μgRE/d;;UL UL 成人成人3000 μgRE/d3000 μgRE/d,孕妇,孕妇2400 μgRE/d2400 μgRE/d,, 4 4~~1414岁儿童、青少年岁儿童、青少年2000 μgRE/d2000 μgRE/d。
22(二)维生素(二)维生素D D((vitamin D, calciferol)vitamin D, calciferol) 维生素维生素D D是指含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并具有是指含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并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以维生素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以维生素D D2 2((ergocalciferolergocalciferol)及维生素)及维生素D D3 3((cholecalciferolcholecalciferol)最为常见最为常见 23 特性特性特性特性 : : : : : : 白色晶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中性和碱白色晶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中性和碱白色晶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中性和碱白色晶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渐分解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渐分解。
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渐分解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渐分解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D D D D的损的损的损的损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D D D D破坏过量辐射线照破坏过量辐射线照破坏过量辐射线照破坏过量辐射线照射,可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射,可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射,可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射,可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24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与甲状旁腺激素一起,调节血钙平衡;)与甲状旁腺激素一起,调节血钙平衡;((2 2)促进小肠钙吸收;)促进小肠钙吸收; ((3 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丢失;)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丢失;((4 4)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5 5)调节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转录 25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Deficiency and toxicityDeficiency and toxicity))((1 1)缺乏)缺乏①①佝偻病佝偻病(rickets) (rickets) ②②骨质软化症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 (osteomalacia) 维生素维生素D D缺乏性佝偻病缺乏性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软化症26③③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steoporosis) ④④手足痉挛症(手足痉挛症(tetany of vitamin D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deficiency))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27((2 2)过量)过量: : 中毒剂量尚未确定,但摄入过多维生素中毒剂量尚未确定,但摄入过多维生素D D仍会引起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恶心、呕吐、仍会引起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多尿、烦躁、口渴、发热。
腹泻、头痛、多尿、烦躁、口渴、发热28((1 1)血)血2 2,,5-OH-D5-OH-D3 3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 、、竞争受体结合试验(竞争受体结合试验(competitive receptor competitive receptor binding assaybinding assay);); ((2 2)血清钙磷乘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钙磷乘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29((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海水鱼(如沙丁鱼、鱼)、肝、蛋黄等海水鱼(如沙丁鱼、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 、维生素、维生素A A、、D D强化强化牛奶牛奶 4.4.4.4.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30((2 2)参考摄入量)参考摄入量 在钙在钙, , 磷供给量充足的条件下,磷供给量充足的条件下,1111~~5050岁成人维生素岁成人维生素D D的的RNIRNI值为值为5 μg5 μg。
其他人其他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均是群,包括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均是每天每天10 μg10 μg 31(三)维生素(三)维生素E(Vitamin E, tocopherol)E(Vitamin E, tocopherol) 维生素维生素E E类是指含苯骈二氢吡喃结构、类是指含苯骈二氢吡喃结构、具有具有αα- -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目前已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目前已知有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烯酚,其中知有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烯酚,其中αα- -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 32特性特性 黄色油状液体,对热及酸稳定,对碱不黄色油状液体,对热及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十分敏感,油脂酸败加速维生素稳定,对氧十分敏感,油脂酸败加速维生素E E的破坏 33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 ;((2 2)促进酶蛋白更新合成)促进酶蛋白更新合成; ;((3 3)预防衰老)预防衰老; ;((4 4)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 ;((5 5)调节血小板的粘附力和聚集作用。
调节血小板的粘附力和聚集作用34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1 1)缺乏)缺乏 ①①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②②肌肉营养障碍,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肌肉营养障碍,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③③增加慢性病的危险增加慢性病的危险35((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毒性相对较小;每天摄入毒性相对较小;每天摄入600mg600mg以上的以上的维生素维生素E E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视物模糊、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视物模糊、头痛、疲乏无力等头痛、疲乏无力等 36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1 1)血清维生素)血清维生素E E水平水平 (Serum vitE level)(Serum vitE level)((2 2)红细胞溶血试验)红细胞溶血试验(red blood cell haemolysis (red blood cell haemolysis test) test) 37表表16 16 维生素维生素E E营养状况的评价营养状况的评价状况状况血清血清维生素生素E E(( mol/Lmol/L))红细胞胞H H2 2O O2 2溶血溶血试验((% %))缺乏缺乏< 12< 12> 20> 20偏低偏低1212~~17171010~~2020正常正常> 17> 17< 10< 1038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植物油、麦胚、硬果、种子类、豆类、绿植物油、麦胚、硬果、种子类、豆类、绿叶蔬菜及其它谷类;蛋类、鸡(鸭)肫、肉、叶蔬菜及其它谷类;蛋类、鸡(鸭)肫、肉、鱼类动物性食品。
鱼类动物性食品 39((2 2)供给量)供给量 维生素维生素E E的活性可用的活性可用α-α-生育酚当量生育酚当量((α-Tocopherol equivalence, TEα-Tocopherol equivalence, TE)来表示 我国成人维生素我国成人维生素E RNI E RNI 为每天为每天14mg14mg总生育总生育酚维生素酚维生素E E的摄入量应该考虑多不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应该考虑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一般每多摄入酸摄入量一般每多摄入1g1g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应多摄入应多摄入0.4mg0.4mg维生素维生素E E40(四)维生素(四)维生素K (Vitamin K)K (Vitamin K) 植物来源的维生素植物来源的维生素K K为维生素为维生素K K1 1,又称叶,又称叶绿醌绿醌(phylloquinone)(phylloquinone)维生素K K2 2可由细菌在可由细菌在肠道合成,又称甲萘醌(肠道合成,又称甲萘醌(menaquinone-nmenaquinone-n)特性特性: : 维生素维生素K K对热稳定,但易遭受酸、碱、氧对热稳定,但易遭受酸、碱、氧化剂和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破坏。
化剂和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破坏 41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调节)调节Gla(Gla(γγ-carboxyglutamic acid-carboxyglutamic acid))- -蛋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2 2)调节凝血蛋白质合成;)调节凝血蛋白质合成;((3 3)调节骨组织钙化和形成;)调节骨组织钙化和形成; ((4 4)其他)其他 : :动脉粥样化钙蛋白动脉粥样化钙蛋白42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 ① ①慢性胃肠疾病、控制饮食和长期服用抗生慢性胃肠疾病、控制饮食和长期服用抗生素的部分人群素的部分人群 、新生儿;、新生儿; ② ②凝血缺陷和出血、新生儿出血病凝血缺陷和出血、新生儿出血病43((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一般不引起中毒但维生素一般不引起中毒但维生素K K前体前体2-2-甲甲基萘醌可引起婴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基萘醌可引起婴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血症, ,不用于缺乏的治疗不用于缺乏的治疗44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1 1)凝血功能;)凝血功能;((2 2)血浆叶绿醌水平;)血浆叶绿醌水平;((3 3)血浆和尿液未羧化骨钙素和未羧化凝血酶原)血浆和尿液未羧化骨钙素和未羧化凝血酶原 测定测定 。
45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奶酪、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海藻、菠菜、奶酪、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海藻、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豆油中含量丰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豆油中含量丰富母乳含量低,约富母乳含量低,约2 μg/L2 μg/L 46((2 2)参考摄入量)参考摄入量 成人成人AIAI为为120 μg/d 120 μg/d ,, 青少年为青少年为2 μg/d.kg2 μg/d.kg47 二、水溶性维生素二、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Water-soluble vitamins)包包括括B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C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没有非功能性单纯的储存形式,可以利用负荷没有非功能性单纯的储存形式,可以利用负荷试验对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进行鉴定水试验对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进行鉴定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无毒性,缺乏时出现症状较快。
溶性维生素一般无毒性,缺乏时出现症状较快48(一)维生素(一)维生素B1(Vitamin B1B1(Vitamin B1,,thiamin)thiamin) 又称硫胺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又称硫胺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 特性特性 硫胺素略带酵母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硫胺素略带酵母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盐酸硫胺素为白色结晶,有特殊香味,在水中溶解盐酸硫胺素为白色结晶,有特殊香味,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分解破坏,而在酸度较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分解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到性溶液中加热到120℃120℃也不被破坏氧化剂及还原剂也不被破坏氧化剂及还原剂均可使其失去作用,亚硫酸盐可使其分解成噻唑和均可使其失去作用,亚硫酸盐可使其分解成噻唑和嘧啶两部分嘧啶两部分49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 1)维生素)维生素B1B1以焦磷酸硫胺素(以焦磷酸硫胺素(TPPTPP)的)的形式作为体内形式作为体内αα- -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和磷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和磷酸戊糖循环中转酮醇酶的辅酶参与碳水化酸戊糖循环中转酮醇酶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
合物和能量代谢50((2 2)维生素)维生素B1B1可直接激活神经细胞的氯离子可直接激活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控制神经传导的启动以及抑制胆碱酯通道、控制神经传导的启动以及抑制胆碱酯酶等非辅酶功能因此,维生素酶等非辅酶功能因此,维生素B1B1在维持神在维持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肌的正常功能以及维持正经、肌肉特别是心肌的正常功能以及维持正常食欲、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方面有重要常食欲、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方面有重要作用51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缺乏: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① ①成人脚气病成人脚气病(Adult beriberi)(Adult beriberi)n 干性脚气病干性脚气病(Dry beriberi) (Dry beriberi) n 湿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Wet beriberi) (Wet beriberi) n 混合型脚气病混合型脚气病n 脑型脚气病脑型脚气病(Wenicke-Korsakoff syndrome)(Wenicke-Korsakoff syndrome) ② ②婴幼儿脚气病婴幼儿脚气病(Infantile beriberi)(Infantile beriberi)52((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n多余的维生素多余的维生素B1B1可以完全排出体外,不会贮可以完全排出体外,不会贮留在人体中。
留在人体中n每天服用超过每天服用超过5 5~~10mg10mg时,偶尔会出现发抖、时,偶尔会出现发抖、疱疹、浮肿、神经质、心跳加快及过敏症状疱疹、浮肿、神经质、心跳加快及过敏症状53n负荷试验负荷试验 n任意一次尿硫胺素与肌酐排出量的比值任意一次尿硫胺素与肌酐排出量的比值n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或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或TPPTPP效应效应 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54((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n谷类的谷皮和胚芽、豆类、硬果和干酵母,谷类的谷皮和胚芽、豆类、硬果和干酵母, 粗粮;粗粮;n动物内脏(肝、肾)、瘦肉和蛋黄动物内脏(肝、肾)、瘦肉和蛋黄 4.4.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55((2 2)供给量)供给量 与每日的能量供给量平衡,应该达到与每日的能量供给量平衡,应该达到0.5mg/4.2MJ0.5mg/4.2MJ((1000kcal1000kcal);); nRNIRNI为成年男性为成年男性1.4mg/d1.4mg/d,女性,女性1.3mg/d1.3mg/d;;nUL50mg/dUL50mg/d。
56(二)维生素(二)维生素B B2 2(Vitamin B(Vitamin B2 2,,riboflavin )riboflavin ) 特性特性 维生素维生素B B2 2又称核黄素(又称核黄素(riboflavinriboflavin)), ,是是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对热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对热稳定,碱性环境中易于分解破坏稳定,碱性环境中易于分解破坏57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维生素维生素B B2 2在体内可转化为活性磷酸化在体内可转化为活性磷酸化代谢物黄素单核苷酸(代谢物黄素单核苷酸(FMNFMN)和黄素腺嘌)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呤二核苷酸(FADFAD),在呼吸链能量产生),在呼吸链能量产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8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 核黄素缺乏的症主要表现在唇、舌、口腔黏膜核黄素缺乏的症主要表现在唇、舌、口腔黏膜和会阴皮肤处,和会阴皮肤处, ““口腔口腔- -生殖综合征生殖综合征””((orogenital syndromeorogenital syndrome)。
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维生素维生素B B2 2在正常肾功能状况下几乎不产生毒性,在正常肾功能状况下几乎不产生毒性,大量服用时尿呈黄色大量服用时尿呈黄色59((1 1)负荷试验)负荷试验 ((2 2)任意一次尿核黄素)任意一次尿核黄素/ /肌酐比值(肌酐比值(μg/gμg/g)) ((3 3)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y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y coefficientcoefficient,,GR-ACGR-AC)) 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60((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①①主要是动物性食物,肝、肾、心、蛋黄、乳类尤主要是动物性食物,肝、肾、心、蛋黄、乳类尤为丰富②②植物性食物中则以绿叶蔬菜如菠菜、韭菜、油菜植物性食物中则以绿叶蔬菜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类含量较多,而粮谷类含量较低,尤其是精磨及豆类含量较多,而粮谷类含量较低,尤其是精磨过的粮谷过的粮谷4.4.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61((2 2)供给量)供给量①①成年男性为成年男性为1.4mg/d1.4mg/d;;②②女性为女性为1.2mg/d1.2mg/d,孕妇和乳母为,孕妇和乳母为1.7mg/d1.7mg/d。
62(三)叶酸((三)叶酸(folic acidfolic acid)) 叶酸是蝶酸和谷氨酸结合构成的一类叶酸是蝶酸和谷氨酸结合构成的一类化合物总称化合物总称63 特性特性 叶酸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叶酸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微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机味、微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机溶剂叶酸的钠盐易溶于水,但在水溶液中容易溶剂叶酸的钠盐易溶于水,但在水溶液中容易被光解破坏,产生蝶啶和氨基苯甲酸谷氨酸盐被光解破坏,产生蝶啶和氨基苯甲酸谷氨酸盐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却很稳定中却很稳定64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叶酸在体内必须转变成四氢叶酸(叶酸在体内必须转变成四氢叶酸(FH4FH4或或THFATHFA)才有生理活性才有生理活性 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统的辅酶,起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统的辅酶,起着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生着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生成和代谢。
成和代谢65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①①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③③婴儿神经管畸形婴儿神经管畸形 ;;④④致癌危险性及智障性疾病增加致癌危险性及智障性疾病增加 66((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肾功能正常者,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很少发肾功能正常者,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而可见过敏反应个别病人可生中毒反应,偶而可见过敏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此外,大量服用叶酸可干扰抗惊厥药物的此外,大量服用叶酸可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还可掩盖维生素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还可掩盖维生素B B1212缺乏的早期表现,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缺乏的早期表现,导致神经系统受损67((1 1)测定血清叶酸水平;)测定血清叶酸水平;((2 2)组氨酸负荷试验组氨酸负荷试验 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68((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深色绿叶蔬菜、胡萝卜、肝脏、蛋黄、豆深色绿叶蔬菜、胡萝卜、肝脏、蛋黄、豆类、南瓜、杏等都富含叶酸。
类、南瓜、杏等都富含叶酸4.4.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69((2 2)供给量)供给量 由于食物叶酸的生物利用率仅为由于食物叶酸的生物利用率仅为50%50%,而叶酸补充,而叶酸补充剂与膳食混合时生物利用率为剂与膳食混合时生物利用率为85%85%,为前者的,为前者的1.71.7倍,倍,故膳食叶酸当量(故膳食叶酸当量(dietary folate equivalence dietary folate equivalence ,DFE,DFE)的计算公式为:)的计算公式为: DFEDFE(( g g)=膳食叶酸)=膳食叶酸( ( g)g)++1.71.7××叶酸补充剂叶酸补充剂( ( g)g) 14 14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岁以上儿童和成人RNIRNI为为400 400 gDFEgDFE,孕妇为,孕妇为600600 gDFEgDFE,乳母为,乳母为500500 gDFEgDFE;;UL1000 UL1000 gDFEgDFE70(四)维生素(四)维生素B B6 6 (Vitamin B (Vitamin B6 6) ) 特性特性 维生素维生素B B6 6的化学本质是的化学本质是3-3-羟基羟基-5--5-羟甲基羟甲基-1,2-1,2二二甲基嘧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形式。
甲基嘧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醛(PLPPLP)与磷酸吡哆胺()与磷酸吡哆胺(PMPPMP)是维生素)是维生素B B6 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游离的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游离的维生素B B6 6在酸性溶液中在酸性溶液中对光、热比较稳定,在碱性中易受光、热破坏对光、热比较稳定,在碱性中易受光、热破坏71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由维生素由维生素B B6 6构成的构成的5-5-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5pyridoxal 5’’- phaosphate- phaosphate,,PLPPLP)和)和5-5-磷磷酸吡哆胺(酸吡哆胺(pyridoxamine 5pyridoxamine 5’’- phaosphate, - phaosphate, PLMPLM)是很多酶的辅酶,在参与重要氨基酸的)是很多酶的辅酶,在参与重要氨基酸的代谢、血红蛋白合成、烟酸的形成、同型半胱代谢、血红蛋白合成、烟酸的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蛋白质、脂质和氨酸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蛋白质、脂质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能量代谢关系密切72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①①单纯的维生素单纯的维生素B B6 6缺乏症较罕见。
维生素缺乏症较罕见维生素B B6 6缺乏缺乏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神经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神经系统;②②皮肤症状表现为眼、鼻和口部皮肤脂溢样皮肤皮肤症状表现为眼、鼻和口部皮肤脂溢样皮肤损害,伴有舌炎和口腔炎神经系统方面表现损害,伴有舌炎和口腔炎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周围神经炎为周围神经炎73((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①①肾功能正常时服用维生素肾功能正常时服用维生素B B6 6,几乎不产生毒,几乎不产生毒性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性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B B6 6制剂可致严重的制剂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炎; ②②孕妇接受大量的维生素孕妇接受大量的维生素B B6 6后,可致新生儿产后,可致新生儿产生维生素生维生素B6B6依赖综合征依赖综合征74((1 1)直接测定血浆中维生素)直接测定血浆中维生素B B6 6及尿中维生素及尿中维生素B B6 6代谢产物的浓度;代谢产物的浓度; ((2 2)色氨酸负荷试验色氨酸负荷试验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75((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肉类(尤其是肝脏),以及豆类中的黄豆、肉类(尤其是肝脏),以及豆类中的黄豆、鹰嘴豆,坚果中的葵花籽、核桃等。
鹰嘴豆,坚果中的葵花籽、核桃等 4.4.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76((2 2)供给量)供给量①①维生素维生素B B6 6的需要量直接受膳食蛋白质摄入的需要量直接受膳食蛋白质摄入量的影响目前美国制定量的影响目前美国制定B6B6的的RDARDA的依据的依据是是0.016mg/g0.016mg/g蛋白②②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20002000年制定的维生素年制定的维生素B B6 6适宜适宜摄入量,成年人为摄入量,成年人为1.2mg/d1.2mg/d,,5959岁以上人岁以上人群为群为1.5mg/d1.5mg/d,孕妇和乳母为,孕妇和乳母为1.9mg/d 1.9mg/d 77(五)维生素(五)维生素B B5 5 特性特性 维生素维生素B B5 5又称又称尼克酸(niacin, nicotinic acid)烟酸、维生素烟酸、维生素PPPP、抗癞皮病、抗癞皮病因子等,是吡啶因子等,是吡啶-3--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对酸、碱、光、热都比较稳定酸、碱、光、热都比较稳定78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构成辅酶)构成辅酶ⅠⅠ和辅酶和辅酶ⅡⅡ:尼克酸以尼克酰胺的形式:尼克酸以尼克酰胺的形式在体内构成辅酶在体内构成辅酶ⅠⅠ和辅酶和辅酶ⅡⅡ,后者是组织中极其重要,后者是组织中极其重要的递氢体。
在糖、脂类、氨基酸、类固醇以及核酸等的递氢体在糖、脂类、氨基酸、类固醇以及核酸等物质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质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2)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具有增强胰岛素效能的作)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具有增强胰岛素效能的作用79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 尼克酸缺乏症又称癞皮病尼克酸缺乏症又称癞皮病(pellagra)(pellagra)临床上以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临床上以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其典型病例可有皮炎(现其典型病例可有皮炎(dermatitisdermatitis)、腹泻)、腹泻((diarrheadiarrhea)和痴呆()和痴呆(dementiadementia),即三),即三““D D””症状80((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过量摄入的副作用有皮肤发红、眼部感过量摄入的副作用有皮肤发红、眼部感觉异常、高尿酸血症,偶见高血糖等觉异常、高尿酸血症,偶见高血糖等 81((1 1)负荷试验)负荷试验 ((2 2)测定)测定2-2-吡啶酮吡啶酮/N1-MN /N1-MN ((3 3)测定尿中)测定尿中N1-MNN1-MN的含量的含量 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82((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① ①尼克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肝、肾、瘦肉、尼克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肝、肾、瘦肉、花生、茶叶、口蘑等含量较高,奶、干酪和蛋中尼花生、茶叶、口蘑等含量较高,奶、干酪和蛋中尼克酸含量不高,但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全谷类、绿克酸含量不高,但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全谷类、绿叶蔬菜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尼克酸。
叶蔬菜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尼克酸 4.4.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83②②尼克酸除了从食物中直接摄取外,还可尼克酸除了从食物中直接摄取外,还可在体内由色氨酸转化而来,大约在体内由色氨酸转化而来,大约60mg60mg色色氨酸可转化为氨酸可转化为1mg1mg尼克酸84((2 2)供给量)供给量n尼克酸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应以尼克酸当量尼克酸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应以尼克酸当量((niacin equivalent, NEniacin equivalent, NE)表示:)表示:n尼克酸当量(尼克酸当量(mgNEmgNE)=尼克酸()=尼克酸(mgmg)+)+1/601/60色氨酸(色氨酸(mgmg))n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中成年男性尼克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中成年男性尼克酸酸RNIsRNIs值为值为14 mgNE/d14 mgNE/d,女性,女性13mgNE/d13mgNE/d,,ULUL为为35mgNE/d35mgNE/d (六)维生素(六)维生素B B1212特性:特性: 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含有元素钴,又称钴胺素,是含有元素钴,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有金属的维生素。
其活性形式有甲基唯一含有金属的维生素其活性形式有甲基钴胺素和钴胺素和5-5-脱氧腺苷钴胺素须与胃内因子脱氧腺苷钴胺素须与胃内因子结合,且在碱性肠液与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才结合,且在碱性肠液与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才能吸收 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粉红色结晶,溶于水,在强酸粉红色结晶,溶于水,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中易分解,易被重金属、日光及或强碱环境中易分解,易被重金属、日光及氧化还原剂破坏,遇热有一定损失氧化还原剂破坏,遇热有一定损失 85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①①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为蛋氨酸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为蛋氨酸②②参与甲基丙二酸参与甲基丙二酸- -琥珀酸的异构化反应琥珀酸的异构化反应③③参与胆碱合成过程参与胆碱合成过程862.2.缺乏缺乏 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和高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73.3.营养状况评价营养状况评价 根据血清维生素根据血清维生素B B1212浓度评价:浓度评价: 当维生素当维生素B B1212浓度<浓度<1.1pmol/L1.1pmol/L时为缺乏。
时为缺乏884.来源与参考摄入量来源与参考摄入量((1)来源: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物,肉类及)来源: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物,肉类及肉制品、动物内脏、贝类、鱼、蛋类;乳及肉制品、动物内脏、贝类、鱼、蛋类;乳及乳制品中少量;植物性食物中不含乳制品中少量;植物性食物中不含89((2)参考摄入量:)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的的AIAI::0 0~~6 6月为月为0.4 0.4 μg/d;;6 6~~1212月为月为0.5 0.5 μg/d;;1~~4岁为岁为0.9 0.9 μg/d;;4 4~~1111岁为岁为1.2 1.2 μg/d;;1111~~1414岁为岁为1.8 1.8 μg/d;;14以上及成人为以上及成人为2.4 μg/d91(八)维生素(八)维生素C(Vitamin C)C(Vitamin C) 特性特性 又名抗坏血酸(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corbic acid),它是含有内酯),它是含有内酯结构的多元醇类维生素结构的多元醇类。
维生素C C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具有光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具有光学异构体,自然界存在的、有生理活性的是学异构体,自然界存在的、有生理活性的是L-L-型抗坏型抗坏血酸维生素血酸维生素C C在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中性及碱在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有微量金属离子(如性溶液中易被破坏,有微量金属离子(如CuCu2 2++、、FeFe3 3++等)存在时,更易被氧化分解等)存在时,更易被氧化分解92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 : 胶原的合成胶原的合成 、胆、胆固醇的羟化、芳香族氨基酸的羟化、有机药固醇的羟化、芳香族氨基酸的羟化、有机药物或毒物的羟化;物或毒物的羟化; ((2 2)还原作用)还原作用, ,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 : 保护巯基和使巯保护巯基和使巯基再生、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基再生、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3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93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 维生素维生素C C严重摄入不足可患坏血病严重摄入不足可患坏血病(scurvy)(scurvy)。
94((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大剂量服用维生素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 C,如每日剂量超过,如每日剂量超过1g1g时,尿酸排出明显增加;高达时,尿酸排出明显增加;高达2 2~~8g8g以上时以上时将产生危害健康的作用,如恶心、腹部不适,将产生危害健康的作用,如恶心、腹部不适,甚至出现痉挛、腹泻、削弱粒细胞杀菌能力、甚至出现痉挛、腹泻、削弱粒细胞杀菌能力、破坏红细胞,以及形成肾、膀胱结石破坏红细胞,以及形成肾、膀胱结石95((1 1)血浆维生素)血浆维生素C C含量;含量; ((2 2)白细胞中维生素)白细胞中维生素C C含量;含量; ((3 3)负荷试验负荷试验 3.3.3.3.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营养状况鉴定96((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蔬菜中的柿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蔬菜中的柿子椒、番茄、菜花及各种深色叶菜,水果中的柑桔、子椒、番茄、菜花及各种深色叶菜,水果中的柑桔、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等维生素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等维生素C C的含量丰富的含量丰富动物性食品除肝、肾、血液外含量甚微。
动物性食品除肝、肾、血液外含量甚微 4.4.4.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97((2 2)供给量)供给量 成人维生素成人维生素C C的的RNIRNI值为值为100mg/d100mg/d,孕妇从,孕妇从中期开始提高到中期开始提高到130mg/d130mg/d,乳母为,乳母为150mg/d150mg/d98四四. .类维生素类维生素 近年来,人们在食物中又发现了一些近年来,人们在食物中又发现了一些““其他微量有机营养素其他微量有机营养素””机体可自身合成一机体可自身合成一部分,具有维生素的一些特点,部分,具有维生素的一些特点, 但功能尚不但功能尚不太明确,所以将这一类物质称为类维生素太明确,所以将这一类物质称为类维生素(quasi-vitamins)(quasi-vitamins),如肉碱、肌醇、对氨基,如肉碱、肌醇、对氨基苯甲酸、牛磺酸、辅酶苯甲酸、牛磺酸、辅酶Q Q、生物类黄酮等生物类黄酮等99(一)肉碱((一)肉碱(carnitinecarnitine))特性特性 肉碱分布于各种组织,尤以线粒体内含量肉碱分布于各种组织,尤以线粒体内含量居多。
居多 其化学名称其化学名称L-L-ββ- -羟羟- -三甲基氨基丁酸三甲基氨基丁酸为白色晶体或透明细粉,略有特殊腥味,易溶于为白色晶体或透明细粉,略有特殊腥味,易溶于水、乙醇和碱,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酸盐,熔点水、乙醇和碱,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酸盐,熔点200℃200℃,常以其盐酸盐、酒石酸盐和柠檬酸镁盐,常以其盐酸盐、酒石酸盐和柠檬酸镁盐等形式存在等形式存在100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肉碱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可携带脂酰辅)肉碱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可携带脂酰辅酶酶A A进入线粒体,粒体内脂肪酸可延长进入线粒体,粒体内脂肪酸可延长或去饱和,或经或去饱和,或经β-β-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 A,,然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供能;然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供能;((2 2)抗疲劳、降低血脂和减轻体重的作用抗疲劳、降低血脂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101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 肉碱能在人体的肝脏中合成,但在婴儿、肉碱能在人体的肝脏中合成,但在婴儿、青春期、以及成人的特定生理条件下,可青春期、以及成人的特定生理条件下,可因合成数量不足而导致缺乏。
主要见于禁因合成数量不足而导致缺乏主要见于禁食、素食、剧烈运动、肥胖者、以及吃未食、素食、剧烈运动、肥胖者、以及吃未强化肉碱的配方食品的婴儿等强化肉碱的配方食品的婴儿等 102((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只有左旋肉碱(只有左旋肉碱(L-carnitineL-carnitine)具有生理活)具有生理活性服用左旋肉碱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唯一的副性服用左旋肉碱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唯一的副作用是有暂短腹泻据报道,以作用是有暂短腹泻据报道,以15g/d15g/d的高剂量的高剂量治疗期间,几乎没有副作用发生治疗期间,几乎没有副作用发生103((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品是动物性食品是L-L-左旋肉碱的主要食物来源,左旋肉碱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禽畜肉类、水产品和奶制品,尤其红肉包括禽畜肉类、水产品和奶制品,尤其红肉(牛、羊)含量较高牛、羊)含量较高2 2)供给量)供给量 2000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未作规定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未作规定 3.3.3.3.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104(二)牛磺酸((二)牛磺酸(taurinetaurine)) 特性特性 牛磺酸又名牛胆碱、牛胆素,一种无色结晶状牛磺酸又名牛胆碱、牛胆素,一种无色结晶状物质,由牛胆酸水解而成,存在于许多动物的肌肉物质,由牛胆酸水解而成,存在于许多动物的肌肉和肺中。
按结构命名为氨基乙磺酸,是体内一种含和肺中按结构命名为氨基乙磺酸,是体内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051.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 ((2 2)促进脂肪乳化;)促进脂肪乳化; ((3 3)改善视功能;)改善视功能;((4 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062.2.缺乏与过量缺乏与过量 ((1 1)缺乏)缺乏 人体若缺乏牛磺酸,各器官系统都会受人体若缺乏牛磺酸,各器官系统都会受到影响①①婴幼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视网膜功能婴幼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视网膜功能紊乱等;紊乱等;②②成年人或老年人缺乏则与心血管系统如高血成年人或老年人缺乏则与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107((2 2)过量摄入)过量摄入 大量摄取牛磺酸未见有任何副作用大量摄取牛磺酸未见有任何副作用1083.3.食物来源与供给量食物来源与供给量((1 1)食物来源)食物来源 禽畜类、水产品和奶制品中含有牛磺酸,其中以禽畜类、水产品和奶制品中含有牛磺酸,其中以海产品中牛磺酸含量最高,如牡蛎、哈蜊等。
禽类中海产品中牛磺酸含量最高,如牡蛎、哈蜊等禽类中红肉比白肉含量高,奶制品中含量很低,母乳中含量红肉比白肉含量高,奶制品中含量很低,母乳中含量是牛奶中的是牛奶中的2525倍109((2 2)供给量)供给量 至今国内尚未见牛磺酸供给量和需要至今国内尚未见牛磺酸供给量和需要量的资料量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