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大通牦牛培育中的生产管理措施.doc
10页2011届毕业生存档号:08110496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生: 指导教师: 班 级:专 业:所在系部:浅谈大通耗牛培育中的生产管理措施马旭丁张永洪牧医 0 8 ( 0 6 )班 畜牧兽动物科学系20114 6 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畜牧兽医职 业技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证书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毕业生签名: 时间: 年 月曰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青海畜牧兽医技术技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同意青海畜牧 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毕业生签名:时间: 年 月 日1大通耗牛的生态环境 12主要管理措施 22. 1配种 22.2后裔牛群的管理措施 23育种核心群的生产管理 33. 1组建核心群 33.2核心群的选育和生产管理 34大通耗牛的饲养措施 45结V吾 4参考文献 5致谢 6浅谈大通耗牛培育中的生产管理措施马旭丁(指导老师:张永洪)摘要: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结果都表明,牝牛的生产性能低并非单纯是生物学特性,更主要是恶 劣落后的管理条件和缺乏科学选择和培育而造成的,因此大通牛场在培育大通耗牛新品种工程中除了科 学规范地管理好繁育中心外,还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整套适宜含野血基因的耗牛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相 符的生产管理措施,对推动全国耗牛改良和夏壮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通耗牛 选育 生产管理中国是牝牛的主要生产国,拥有耗牛1300多万头,占世界耗牛总数的92-93%,由于 它生存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及冰冻期长达半年之久的严酷自然环境中,加之人为的长期 掠取,传统的粗放经营和狭隘的价值观,使该牛种的母体繁殖率低,仔畜繁活率低.发育 缓慢,只能维持本身的生存和繁衍,其经济效益十分不明显虽然经了过漫长特殊的驯化 和选筛,但由于其本身独特的抗逆性和顽强的遗传性能,至今仍然是一个培育程度很底, 没有品种结构的原始畜种为了我国耗牛事业的发展,大通牛场就实施了以牝牛本品种选 育、耗牛种间经济杂交为主要手段的耗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研究课题,但从根本上解决 不了耗牛复壮和综合利用乃至耗牛新品种的问题,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场扑捉到祁连山型、 昆仑山型野耗牛,利用野耗牛优良的遗传基因,如:生长速度、抗逆性及对严酷条件的适 应性等性状平均遗传水平远高于家耗牛,采用人工授精、横交固定等育种方法,解决了用 传统方法育种缓慢的难题,为标准化开展轻牛复壮、育种工作寻找出一条科学、规范的道 路在2004年8月国家畜禽品种鉴定委员会通过了对大通耗牛的审定,这一国家级新品种 ——大通耗牛的问世标志着对野耗牛驯化、利用人工受精技术改良复壮家耗牛群体成果的 肯定,同时也表明通过引进野耗牛基因是提高家耗牛生产性能防止品种退化的有效途径。
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结果都表明:牛毛牛的生产性能低并非单纯是其生物学特性,更主要 是恶劣落后的管理条件和缺乏科学选择和培育而造成的在营养等得到基本满足的粗放体 系中,耗母牛的初配年龄、体质、外貌品质及成年繁殖成活率等都和其它牛种放牧条件下 的肉牛和近因此大通牛场在培育大通耗牛新品种工程中除了科学规范地管理好繁育中心 的育种工作外,还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整套适宜含野血基因的耗牛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相 符的生产管理措施1大通耗牛的生态环境大通牛毛牛位于大通境内的大通种牛场因而得名,该场地处祁连山脉的达坂山南麓,北 纬37 11 —37 32,,东经100 52 —101 26之间,场区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 约15公里,海拔高为:2900—4800米,草场面积84万亩,饲草料基地3800亩年均降水 量460—640亳米,年均气温2.4C,草地类型以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为主2主要管理措施2.1配种大通牛场冷配工作一般选在夏季7——10月进行,采用两个情期在配种时选用符合 选育标准的适龄干乳期母牛组群,在配种时一般是选用*年所采的野牝牛细管冻精,由责 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做好配种记录总体上来说:耗牛新品种育种工作原则上采取冷配和自然交配相辅的方式同步进行。
2. 2后裔牛群的管理措施2.2.1犊牛的生产管理为保证幼年犊牛的生长发育,我场在1993年实施了母畜不挤乳、不栓系全方位哺乳小 牛的管理方法,以提高犊牛的身体素质和抗逆能力全哺乳犊牛与半哺乳犊牛体尺对比表 单位cm类型性别1 体斜长体高胸围管围体重全哺乳犊牛公91. 125. 8389. 42 5. 75114. 058. 5212.230. 9682.569. 76母87. 754. 7588. 095. 12113.746. 5312. 09 0. 9879. 92 7. 63半哺乳犊牛公79.86. 1278. 35 4. 6695. 74 6. 299.960. 8850. 998.3母78. 49 5. 5677. 175.994. 825.59. 74 0. 8348.88. 56通过以上171头全哺乳公犊牛测定,0.5岁时活重82.56kg,有数据表明日挤奶1~2 次的传统培育方式的212头0.5岁时活重50.99kg,相差31.57kg,全哺乳公犊牛高出 61.91%母犊牛相应高出31.02kg(63. 34%),差异极显著如果一•头耗牛犊在6月龄之前 能得到350公斤母乳和600公斤乳代用品或充足牧草,其半岁体重可达145公斤以上,18 月龄可正常发情受孕,产下健康后代,母牛初配和公牛出栏产肉年龄都提前了两年。
6月 龄野家杂交牛犊,在母牛一天挤-次奶的条件下,活重110公斤,断奶后屠宰胴体52公 斤,相当于3周岁耗牛胴体的74%,如果母牛不挤奶全奶哺乳牛犊,6月龄活重可达138 公斤,胴体重67. 62公斤,和3周岁耗牛基本持平由于幼畜肉品质好,售价比淘汰畜肉 提高了 40 — 60%o2.2.2六月龄犊牛早期出栏为确保培育符合标准的大通耗牛合理利用草场,大通牛场结合6月龄犊牛的培育测定、 鉴定工作,将部分达不到标准的犊牛实施淘汰出栏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新品种的品质又增 加了当年经济收入,(经统计近万头屠宰牛犊,胴体重在48 - 72公斤之间,屠宰一头6 月龄耗牛犊的经济价值相*于一头3 - 5岁成年耗牛售价的67 - 75%)又能促使已出售犊 牛的母牛早发情、早受配、早产犊,而且在入冬前屠宰牛犊,也减少了越冬牲畜数量,使 不甚重负的冬季草减轻了压力,也减少了幼畜越冬死亡率实践证明实施六月龄犊牛屠宰, 不但可获得肉质、鲜嫩可口的小牛肉而且母畜在2-3周后就进入发情高潮,抓紧时机适时配种,可提高耗牛繁殖率12-18个百分点,基本上可以一年一胎2. 2. 3加强后备种公牛选择实施种公种的选育一•般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后“试选气在出生后不久根据矫正后胎次、初生重、参考亲本的体 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进行。
留种率以90%第二阶段:0.5岁“初选”对试选的公牛犊,根据入冬前个体发育、体型外貌进行初 选留种率为50〜70%第三阶段:18月龄“复选为选择的关键环节此时经一个暖季的换毛后,外型特 征己基本定型,漫长的冷季考验了个体的抗逆能力,而牧草营养相对较好的暖季则为个体 表达其生长发育速度的差异提供了机会此时选种,准确性较高留种率为40%第四阶段:2.5〜3.5岁“终选”有计划将所选留的公牛投入到基础繁殖母牛群中进 行试配,根据其体格发育、外貌特征、性欲强度、后代表现(包括有无遗传缺陷)等作最 后阶段的选留,留种率50%通过以上4个阶段的选择,留种率在11%2. 2. 4组建幼年后裔公牛群以《大通耗牛培育指标》和《大通耗牛培育体型评分要求》为依据,结合外貌、体重、 毛绒等三项指标进行综合等级的选育淘汰,同时按年龄分组建群(一岁牛每群250—300 头、二岁牛每群250头、三岁牛每群220头),标准均为一、二级2. 2. 5幼年后裔母牛的选育除与上述选育淘汰程序大体一致外,选留条件是:父系明确可靠,遗传基因稳定准确, 毛色为黑褐色,全身不允许有杂色毛,乳房优秀,乳头排列均衡、垂直3育种核心群的生产管理3.1组建核心群核心牛群一般由一至四世代优秀母牛组成,为了使横交牛在体型外貌方面快速达到 一致,适度利用近交,为增加遗传变异和防止过度近交造成的危害,在组建育种核心群之 前就有计划地三年轮换-次人工授精用野耗公牛细管冻精,即在使用从祁连山捕获的野耗 公牛三年后(一世代后),改为使用从昆仑山捕获的野公耗牛冻精授配。
3. 2核心群的选育和生产管理以《青海牝牛》地方标准中所规定的有关高原型耗牛条款为参考依据,严格筛选被毛 黑褐色,背线、眼眶周围灰褐色短毛,体态高大,背部呈平,角基粗,腹毛密厚,绒毛密 度比例较大,整体外观样品良好,外貌特性明显,年龄3——8岁健康的1/2或不同含野血 成份的为侧重点,结合母体繁殖,哺乳夭性和所产后裔品质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并单独 组群,以100——110头为最佳数量为一群,此项工作是培育耗牛新品种的首要条件,也是 关键的一环同时,对该类牛群,每年进行两次观摩检查,时间是5—6月分和12月,通过 对整体牛群的观摩评议,个体牛只的对.比,严格进行淘汰,补充错施此时的工作重点是 对筛选出母牛个体头形窄长,尖嘴细角,乳房偏平,乳头小且不全,身体不明显处混有白 色等杂毛者进行淘汰在草场的分配使用上首先优先照顾此类牛群的使用上,原则上是三 季轮牧,在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母牛分娩期给予充足的补饲,并在每年九月份对部分不符 合留种用的牛犊进行六月龄犊牛进行屠宰出栏,促使部分母牛停止泌乳、发情、受配,以 提高母畜繁殖率4大通耗牛的饲养措施大通牛场在大通耗牛饲养管理上总体实行专管优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畜群结构签订 不同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承包合同、责任到人、并结合我场实际合理安排草场,施行 划区轮牧和草山管理制度,按时•出春上掌,进冬窝,跟群放牧,提倡夜牧,并尽量延长放 牧时间,注意饮水和定时定量补盐,在枯草期每头母牛日补饲青干草不少于5公斤,特别 对于怀孕母牛在整个枯草期补饲量应达到650-800公斤,来年产犊后实行全哺乳,核心群 犊牛进行周岁断奶隔出重新组群等措施来加强大通耗牛的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5结语通过杂交、选育、横交固定等生产管理措施,稳定增进了大通耗牛的生长发育和产肉 性能,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总之大通耗牛的发展是与科学管理分不开的参考文献[1] 陆仲磷.中国耗牛资源[J].中国草食动物,1999, (02)[2] 张君.提高母耗牛繁殖性能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7,(03)[3] 张君,余四九.高原型耗牛繁育状况及繁育母牛体况调查[J].畜牧与兽 医,2005, (08)[4] 周立业.不同饲养方式对放牧犊耗牛生长发育及肉品品质的影响[D]. II肃农业大 学,2007[5] 宋大伟.耗牛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6] 胡宁玺.青海省耗牛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思路[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