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城市调研报告(共6篇).doc
25页昆明城市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昆明世博生态城产品调研世博生态城占地255.7公顷,总体建立面积463440平方米,有8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构成,其主题构成为:在世博园周边地区的林间空地布置成组团相间的放射状分布的8个生态邻里单元建立山地住宅及相关会展、旅游与休闲设施片区内以环形枝状一级道路为导向连接各地块和建筑,形成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的良好人居环境社区同时,在世博生态城内还有集信息交流、科研、会议、文化娱乐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坂茂广场、世博INTEGER展览馆、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商务中心等配套工程及中国东盟国际会展中心、首脑别墅〔国宾馆〕等政府重要 工程世博生态城总体规划是在前期研究完成的景观生态规划的根底上,采用 WATERSHED区域生态规划理论和邻里建筑规划理论,按照可持续开展思想提升世博片区的城市功能,实现资优化配置,进步世博园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创立世界名园,展开了科学的建筑规划世博生态城是一个低层、低密度、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运行本钱的生态城通过改造,区域内的森林和绿化面积将从原有的68%进步到70%,对园内品种单一的人工次生林施行科学改造后,可以进步绿色质量,1、构成开放系统2、可以保持内环的稳定性3、实现自我调控4、实现良性循环5、少费多用,节约能6、多层次的技术综合利用7、高效的和可持续的社区交通系统的建立8、追求最大的灵敏性9、智能化环境的营造10、自然和人类增辉11、可食性景观为春城人民提供开放式的公园。
完成了一级、二级立地生态条件综合评价建立了以“基质—斑块—廊道”为根底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型1、保护自然资和生物多样性2、资和能的有效利用,设备的重复利用3、废弃物处理的科学性4、人口适宜容量确实定强调弹性设计5、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0、空间延续及区域空间构造的平衡11、减少私人汽车的负面影响12、强调弹性设计13、关心使用者14、智能化5、充分利用十大创新1.超低容积率,创立一流优质居住环境2.超宽楼间距〔平均间距36m,最大间距45m〕,视野开阔,阳光充足3.南向超大面宽,坐拥冬日暖阳,夏日美景 4.全明厨明卫,对流堂风,居家空气时时新颖 5.先进的温控系统,真正实现冬暖夏凉6.多重立体隔音系统,给生活一个外恬静的环境 7.合理使用绿色建材,环境更安康,居住更舒适室内无梁无柱,除了卫生间,厨房等主要功能空间外,室内空间全开放,墙体还可以自由拆装,方便居住者自由分割空间在90m2的空间内实现120m空间的生活条件,以紧凑精细的设计实现住宅的高使用率,通过自由分割空间充分符合每个人的居住习惯,让你的家与众不同多面飘窗设计,不仅让整个家采光通透,而且延展了空间,增大了室内使用面积,可用植物盆景进展装饰,由此使得高层建筑美感十足客厅与餐厅通厅相连,设计别出心裁,空间紧凑实用,阳光餐厨相连,符合生活流程,主卧室带采光飘窗,温暖舒适;次卧室设计方正简约带飘窗;室内采光充足,室外阳光鲜氧悉数收纳,中西厨房别离设计,极大提升了生活舒适度一层厨房与餐厅相连,品质生活无比顺畅。
早餐厅亮堂舒适,进餐光阴享受清风暖阳,特设视听室,享受数码惬意生活,该层还设有设备间,方便生活豪华主卧,内套步入式衣帽间与亮堂主卫,生活必须齐备,享受温馨二人世界,超大露台,生活美景时刻相伴,次卧套房,内连卫生间,可设温暖老人房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把森林、家与人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分布于半山高处的向阳坡底视野极为开阔,向南的大片松涛和东南面层层叠叠的山峦从四面亲切围合向西南远眺,可以把大半个昆明尽收眼底,可以欣赏城市璀璨的夜色,也可以观望晨雾缭绕的城中建筑约230—280平米的联排住宅和约300平米独立的住宅完好包容不同家庭的生活需要阔朗起居室外接阳台,采光充足,绿意漫溢生活空间次卧自然通风采光,阳光美景尽数收揽亮堂次卫,方便生活该层还设有工人房和车库半山邻里·连排别墅实景图典型的坡地建筑风格,在建筑上往往采用多种手法融入自然环境,树木、天然的岩石、流动的清溪……在强调自然生态与室内环境有机结合的同时,还根据昆明的气候特点,采用相应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对作用于建筑物的声光热等自然因素进展系统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因素对居住舒适度和安康的不利影响,让室内自然温度到达人体舒适温度18—23摄氏度住宅应该和园林联络在一起,使人的生活时时有自然为伴,而园林应尽量保持野生自然形态,少加人工修饰的痕迹。
于是在将来住宅的园林中就有意保持了野生林地,使人与自然的交流,在建筑中能得以实现第2篇:昆明全城昆明全城“总发动”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023年、2023年,昆明市先后荣膺“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云南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等30多项称号今年,昆明已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正确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创卫”工作已通过国家专家技术评估,“创模”工作已获得较大成果,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步伐正步步深化坚持不懈 努力创立全国文明城市昆明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2023年,昆明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市政协“”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用五年时间创立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2023年,昆明市创立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正式启动此后,昆明出台并组织施行《昆明市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五年规划〔2023——2023年〕》、《昆明市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23年“六项文明工程”行动方案》202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创立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争创结合国人居奖、国家生态市的“四创两争”工作目的,结合“创城”在全市开展了“细节文明年”活动。
2023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的要求,制定了《昆明市民文明公约》,组织开展旨在进步市民文明素质的“八大工程”以创立促开展昆明市在创立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没有单纯为创立而创立,或者僵硬地去完成一个个创立指标,而是把创立工作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开展程度、社会文明程度、综合环境质量和社会保障程度的重要抓手,作为引领昆明走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航标”在创立过程中,昆明市始终将坚持“为民创立,创立为民,共建共享”的方针,从解决与加快城市开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难点问题入手,着力提升城市的经济、文化、环境、制度、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实力之城、魅力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创立中得到实惠,让城市在创立中加快开展近三年来,昆明市围绕创立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了明显的进步,文明社区更具特色全市涌现出一批数字智能型、绿色环保型、联建共建型、联动效劳型、扶贫帮困型等特色鲜明的社区典型当好全省创文明城市“排头兵”昆明市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心城市,担负着“一市带全省”的重大责任市委、市政府最近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推进昆明科学开展新跨越。
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消费总值18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8年增长3.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比1998年增长4.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00元,排除CPI指数,累计增长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23年到2023年的5年间,增长50%创新打造“六环境”为打造优质高效的软环境,2023年,昆明市在全国首家公布领导干部 号码;全市党政机关“一把手”通过媒体向社会作出优质效劳的公开承诺;先后清理并取消400多项行政审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最少的省会城市同时,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依法治市,建立“法治昆明、平安昆明、诚信昆明”近年来,昆明市坚持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推动法治昆明建立的“三驾马车”,强势发动,强力推进,进步全市依法治市程度为加快业态晋级步伐,按照“退二进三、退批进零”的城市规划思路,逐步把主城范围内的大型批发市场搬迁到三环以外,同时大力开展商品市场,完善覆盖城乡的商业网络,目前已形成食品、日用商品、汽配、汽车、建材、家具等大型零售批发市场并加快了以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中泰果蔬交易市场、泰国文化城等核心工程为重点的市场建立,强力推进呈贡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昆明空港口岸等建立,积极构建大市场大环境,努力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
同时通过构建安康向上人文环境,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改善可持续开展的生态环境,完善人居生活保障机制昆明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已进入最后的冲刺关头目前昆明全城总发动,为创立全国文明城市“找茬”,对不文明行为曝光批评,对文明市民表扬宣传,营造了“争做文明市民,创立文明城市”浓郁的言论气氛尤其进入8月以来,昆明发动全市各街道办事处在上百个居民小区张贴《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建议书》、《市民文明公约》和文明城市知识;辖区内老党员、团员、志愿者进入社区宣传“文明城市市民问答”,创城的知晓率正与日攀升第3篇:昆明工业园区调研报告超常打破 跨越开展全面发动园区经济大开展攻坚战——关于对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开展的调研报告一、工业园区开展的根本情况目前,昆明市规划建立有各类工业园区1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省级工业园区6个〔呈贡、安宁、海口、、寻甸、东川〕,市级工业园区6个〔晋宁、石林、宜良、富民、禄劝、官渡〕,根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市级特色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三级园区开展体系和格局2023年,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亿元〔不含旅游度假区和官渡工业园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8%,其中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工业园区占全省4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比重到达60%。
二、加快工业园区开展的主要做法2023年,昆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开展的政策措施,把工业园区作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施行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充分借鉴沿海兴旺城市规划建立工业园区的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采取最特殊、最特别、最灵敏的政策措施,强势发动,超常打破,努力促进工业园区大打破、大跨越、大开展——进步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落后地区与兴旺地区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昆明市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高度,从实现大跨越、大开展、建立现代新昆明的高度,正视差距、直面矛盾,充分认识工业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工业园区建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结实树立工业兴那么全市兴、工业活那么全盘活,园区强那么工业强、园区弱那么工业弱的观念,树立经济建立以工业打破为主、工业打破以园区建立为主,经济建立为中心、就是以园区经济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把工业园区建立作为建立现代新昆明的关键,作为振兴昆明经济的关节点和打破口,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关心园区、支持园区、效劳园区、建立园区的良好气氛。
目前园区建立已成为昆明经济开展的主战场——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开展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开展昆明市把创新作为工业园区开展不竭的动力,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建立成功经历,大胆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上,按照“实体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的原那么,推行权责合一、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开展合一的实体化管理,赋予市级、县级经济管理和相应行政管理权限,确保市权、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