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农村区域优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docx
6页发挥农村区域优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一、农村小学科学课探究现状重要性认识《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让探究成为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就是说,亲身经历 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笔者 长期从事农村科学基础教学工作,认为农村学校点广、面多、 摊子大,目前基础教学的薄弱点仍在农村这一块与城镇教 学相比,农村科学教学仪器设备缺乏,办学条件简陋,缺少 城市中优良的科学教育资源,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农村孩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然而,笔者认为,农村科学教学也有许 多城市小学不可比拟的区域优势:农村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 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时时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生 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逊色农村的科学教师如果 能把握好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创 设情境,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能提高农村学生科学探 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依托农村区域优势,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我们上蒋完小地处绍兴半山区,这里山清水秀,地理资 源十分丰富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在这片土地上, 笔者风雨耕耘三十多个春秋在长期的小学科学实践中,利 用农村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潜心探究,初步摸 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收到了良 好的教学效果。
1. 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农村的山川、河流蕴涵着无穷的科学自然教育资源,它 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农村这 些特有的区域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用,有效引导学生去探究 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的《植物的生长变化》与《动物的生命 周期》,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动植物,在我们当地比比皆是 在田里,有绿油油的禾苗、小草;在山坡上,有奔跑的野猪、 野兔;在农家庭院里,有幼蚕吃桑叶的场景到处都是科学 教材里的实物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农村小学科学 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在教《蚕的生命周期》这课之前, 就布置学生去养蚕,并设计好蚕每个成长阶段(卵、幼蚕、 蛹、蚕蛾)的颜色、行动、食物、时间的表格,要求学生一 一作观察记录,并提出相应的观察要求养蚕对农村的小孩 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他们饶有兴趣地从大人那里要来了 蚕卵,又用适宜的温度(有的放在怀里)孵出了幼蚕,有些 学生放在铅笔盒养,又不厌其烦地采来桑叶喂养,直至做茧 成蛹,他们又观察蚕是如何破茧成蝶的在此基础上,教师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感性知识,让学生交流观察记 录,学生们由于在实践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发言踊跃,气 氛热烈。
然后,教师再作适当点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很 容易探究出:“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 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 约56天由于我能善于利用当地独特的生物资源,使这 堂课上得轻松,学生好学易懂2. 就地取材,鼓励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我们农村贮藏着大量的探究材料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所 需要的一些动物、植物、简单的机械等,在我们当地都可以 取材这就为学生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第 一性”探究材料,有利于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条件下观察、 探究如我在教《简单机械》这课内容时,充分利用了我们 当地的材料上课前,发动学生带来一些简单的机械,有的 学生带来了掘地用的铁耙,有的带来了剪刀、火钳、扳手、 破旧的自来水龙头等可以说材料十分充足上课时我又利 用农家孩子独特的生活经验,请他们说说怎样使用这些工 具,于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我随之 又说:“你们所说的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并在黑板上板 书,请学生们选择答案:A能省力;B不能省力,但能改变 力的方向;C费力,但方便于是,学生议论纷纷,开始探 究,作出选择继而我又提出:“这些机械作用变化的关键 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自做自己喜欢的小 实验,找出变化的关键点来。
学生们熟练地动起手来,仔 细地观察着,深入地探究着实验后小组整合、交流,我适 当引导,推测出结论一一是“支点"位置变化的缘故,使机 械产生了不同作用整堂课由于我能充分利用现成的材料,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探究,从感性 上升到理性,获得科学知识,教得轻松,学得活泼,既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活学活用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 素养3. 寓教于“玩”,激发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农村孩子既勤劳又好动易玩,爱动又不爱静,这是他们 的天性放学后他们往往成群结队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有 的上山割草;有的下池塘摸小鱼虾,捉泥Mb有的在小竹林 里捉迷藏生活内容十分丰富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根据 农村孩子爱玩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寓教与玩,让他们在 玩中探究科学,在玩中学到知识如教五年级《摩擦力》这 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上课前的一天,我预先叫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放学 后在池塘里捉几条泥瞅,为上课作准备课前先请各学习小 组把泥瞅集中放在两个面盆之中上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今天老师要让两位同学上来玩一下泥看在一分钟之内 谁捉的泥瞅多条件是一位戴手套,另一位不戴手套。
顿 时,课堂内热闹了起来比赛结束,我分别统计学生捉泥觥 的数量,结果是戴手套的学生捉得最多这时,我及时提问 获胜的原因学生很自然地说出这是由于戴手套的缘故,并 根据手套表面毛糙的现象,猜测出戴手套能增加摩擦力继 而我又设计了另一个活动一一拔河比赛学生们高兴的劲儿 甭提多高了,他们纷纷来到操场上我挑选出20名身材相 当的学生,分甲乙两队,10人一队,进行对抗赛第一次两 队均在水泥场地上,难分胜负;第二次甲队在塑胶跑道上, 乙队在水泥场地上,甲队胜;第三次场地掉过来,则乙队胜 这时,我看着满面涨红的学生,笑着说:“大家都尽力了, 只是场地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 果呢?"学生们先是眨巴眼,一会儿很自然地猜测出这是由 于塑胶跑道比水泥跑道表面粗糙的缘故,这就是取胜的原因 之一接着我又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玩下去,继续探究在同 一场地,甲队每人背上书包,在衣袋上藏满小石子,再进行 比赛,结果甲队胜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自然地猜 出这是由于甲队增加了重量,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这样,学 生们从玩中已获得了物体表面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 滑程度、物体的轻重有关的感性知识接着,我让学生回到 教室里做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游戏中的猜测,探究出了物体 表面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轻重有关的 结论。
这堂课学生们玩得痛快,学得愉快,收到了较好的教 学效果4. 因地制宜,培养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我们上蒋完小依山傍水,附近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 校门前的碧绿田野里,在学校后面的凤凰山上、小溪边,生 长着无数有名的或不知名的植物,为我们进行有效的科学探 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每当上植物这一单元时,我都能充分 选用这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直观教学如教 《形形色色的植物》这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 到学校后面长满各式各样植物的山坡上去,学生们三五一群 地观察着各种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并在我的启发下初 步探究出它们生长的共同点这样,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 得了知识因地制宜,有效开展科学探究,不但能使学生初 步认识科学的感性知识,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索的过 程和方法综上所述,作为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 发,善于发挥农村区域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探究方法,并 想方设法地使这些探究方法成为农村学生学习科学的催化 剂、助燃剂这样,既能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也能促使学生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责编刘宇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