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篇台湾垦丁的导游词汇编.docx
17页2022年5篇台湾垦丁的导游词 垦丁位于台湾省屏东县,东临太平洋,西靠台湾海峡,南望巴士海峡垦丁的名字据说是清朝时期,从大陆来了一批壮丁到现在这个台湾最南部的地方开垦,这里便被后人称为“垦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22年5篇台湾垦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2年5篇台湾垦丁的导游词(一) 垦丁国家公园是台湾的第一座国家公园,1982年9月1日公告安排,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处位于屏东县境内、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陆地面积18,084公顷,海疆面积15,185公顷,海陆域合计共33,269公顷,园区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4公里,全境属热带分别距台湾其次大城高雄市90公里、第四大城台南市140公里,为台湾热门观光胜地之一 1982年在台湾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建立了垦丁国家公园,这也是台湾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总面积为32,63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7,731公顷,海疆面积为14,900公顷这里三面都是湛蓝澄澈的大海,东面是太平洋,西有台湾海峡,南临巴士海峡,北连南仁山,地形改变多端,景观资源极为丰富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南端恒春半岛之南侧,成立于1984年1月是我国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是台湾本岛唯一热带区域的国家公园。
半岛最南端的岬角鹅銮鼻,恰好与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分界处的猫鼻头遥遥相对在鹅銮鼻上矗立着18米高的灯塔,假如站在灯塔之上,就可以看到台湾岛南端起伏的低矮丘陵和平坦的台地,饱览天海一角与珊瑚礁林的秀丽景色 垦丁国家公园分为生态爱护区、特殊景观区、史迹保存区、游憩区、一般管制区等五种管理分区;其中垦丁国家公园生态爱护区有陆域生态爱护区及海疆生态爱护区; 陆域生态爱护区共有五处为香蕉湾生态爱护区、南仁山生态爱护区、砂岛生态爱护区、龙坑生态爱护区及社顶高位珊瑚礁生态爱护区;海疆生态爱护区分别为海生一生态爱护区、海生二生态爱护区、海生三生态爱护区及海生四生态爱护区等共四处 垦丁公园拥有热带树种一千多种,为台湾第一座热带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试验林场之一;最特殊的是垦丁国家公园境内每年还有大批候鸟自北方飞来过冬,数量之多蔚为奇观;公园海底的珊瑚景观更是缤纷绚丽,是垦丁国家公园中的胜景之一;垦公园还有很多特别景观例如茄冬巨木、人工湖、石笋宝穴、银叶板根、观海楼、仙洞、一线天、垂榕谷、栖猿崖等旅游景点特别值得游客一游 垦丁国家公园是同时涵盖陆域与海疆的国家公园,陆地范围包括龟山至红柴台地崖与海滨地带、龙銮潭、猫鼻头、南湾、垦丁森林游乐区、鹅銮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等区域;垦丁国家公园海疆范围包括南湾海疆及龟山经猫鼻头、鹅銮鼻北 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海疆等区域。
垦丁国家公园分为植物景观与人工建筑融合的游赏区域、特有的地形景观和植物景观、原始珊瑚礁雨林带等三区域,其中原始珊瑚礁雨林带并未对外开放,游客切勿自行闯入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范围西边包括龟山向南至红柴之台地崖与海滨地带,南部包括龙銮潭南面之猫鼻头、南湾、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鹅銮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海疆范围包括南湾海疆及龟山经猫鼻头、鹅銮鼻北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的海疆 垦丁国家公园地理上属于热带性气候区,终年气温柔暖,热带植物衍生,四周海疆澄澈,珊瑚生长繁盛 大尖山:正式名称为大石尖为垦丁地标之一,为一整块岩石凸起于草原上,为垦丁半岛区最高点上山须由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牌楼门口进入,穿越垦丁牧场,沿棱线设有登山索可供攀爬山顶可俯瞰恒春半岛全境,景观美丽,上山下山全程约需3-4小时但是国家公园法第13条第8款对于国家公园区内之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垦丁公园是台湾在战后最早成立的公园,全境位于屏东县、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陆地面积18084公顷,海疆面积15185公顷,海陆域合计共33269公顷,园区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4公里,全境属热带,为台湾热门观光胜地之一。
垦丁公园的主要景点有鹅銮鼻、大尖山、龙銮潭、猫鼻头、白沙湾、南仁湖、龙坑自然生态爱护区、风吹沙、龙磐公园等垦丁公园不仅自然景观漂亮怡人,而且气候暖和、资源宝贵丰富由于为热带性气候,植物种类繁多,在如此丰富的植物环境中蕴育了垦丁多样化的野生动物湛丽的海洋、晶蓝的苍穹、特别的地形、丰饶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民情风俗,使得垦丁公园不仅是保育、探讨、环境教化的自然博物馆,更是国民休闲旅游的怡情胜地 2022年5篇台湾垦丁的导游词(二) 垦丁国家公园是台湾的第一座国家公园,1982年9月1日公告安排,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处位于屏东县境内、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陆地面积18,084公顷,海疆面积15,185公顷,海陆域合计共33,269公顷,园区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4公里,全境属热带分别距台湾其次大城高雄市90公里、第四大城台南市140公里,为台湾热门观光胜地之一 1982年在台湾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建立了垦丁国家公园[1],这也是台湾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总面积为32,63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7,731公顷,海疆面积为14,900公顷。
这里三面都是湛蓝澄澈的大海,东面是太平洋,西有台湾海峡,南临巴士海峡,北连南仁山,地形改变多端,景观资源极为丰富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南端恒春半岛之南侧,成立于1984年1月是我国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是台湾本岛唯一热带区域的国家公园 半岛最南端的岬角鹅銮鼻,恰好与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分界处的猫鼻头遥遥相对在鹅銮鼻上矗立着18米高的灯塔,假如站在灯塔之上,就可以看到台湾岛南端起伏的低矮丘陵和平坦的台地,饱览天海一角与珊瑚礁林的秀丽景色 垦丁国家公园分为生态爱护区、特殊景观区、史迹保存区、游憩区、一般管制区等五种管理分区;其中垦丁国家公园生态爱护区有陆域生态爱护区及海疆生态爱护区; 陆域生态爱护区共有五处为香蕉湾生态爱护区、南仁山生态爱护区、砂岛生态爱护区、龙坑生态爱护区及社顶高位珊瑚礁生态爱护区;海疆生态爱护区分别为海生一生态爱护区、海生二生态爱护区、海生三生态爱护区及海生四生态爱护区等共四处 垦丁公园拥有热带树种一千多种,为台湾第一座热带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试验林场之一;最特殊的是垦丁国家公园境内每年还有大批候鸟自北方飞来过冬,数量之多蔚为奇观;公园海底的珊瑚景观更是缤纷绚丽,是垦丁国家公园中的胜景之一;垦公园还有很多特别景观例如茄冬巨木、人工湖、石笋宝穴、银叶板根、观海楼、仙洞、一线天、垂榕谷、栖猿崖等旅游景点特别值得游客一游。
垦丁国家公园是同时涵盖陆域与海疆的国家公园,陆地范围包括龟山至红柴台地崖与海滨地带、龙銮潭、猫鼻头、南湾、垦丁森林游乐区、鹅銮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等区域;垦丁国家公园海疆范围包括南湾海疆及龟山经猫鼻头、鹅銮鼻北 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海疆等区域垦丁国家公园分为植物景观与人工建筑融合的游赏区域、特有的地形景观和植物景观、原始珊瑚礁雨林带等三区域,其中原始珊瑚礁雨林带并未对外开放,游客切勿自行闯入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范围西边包括龟山向南至红柴之台地崖与海滨地带,南部包括龙銮潭南面之猫鼻头、南湾、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鹅銮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海疆范围包括南湾海疆及龟山经猫鼻头、鹅銮鼻北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的海疆 垦丁国家公园地理上属于热带性气候区,终年气温柔暖,热带植物衍生,四周海疆澄澈,珊瑚生长繁盛 大尖山:正式名称为大石尖为垦丁地标之一,为一整块岩石凸起于草原上,为垦丁半岛区最高点上山须由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牌楼门口进入,穿越垦丁牧场,沿棱线设有登山索可供攀爬。
山顶可俯瞰恒春半岛全境,景观美丽,上山下山全程约需3-4小时但是国家公园法第13条第8款对于国家公园区内之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位于国家公园西侧,恒春往猫鼻头的途中,占地137公顷,原本是低凹地势,往年每逢雨季便积水成泽日治时代虽曾安排建为水库,但终未实现,战后民国37年(1948年)筹拨专款,将龙銮潭建为水库,为恒春半岛重要的水利设施潭水经旁边溪流相汇由人工泄水口北流,经四沟、头沟而注入保力溪,由射寮出海,目前仅供农田浇灌渠道每到秋冬之际更成为候鸟群集过冬的地方,是绝佳的赏鸟景点 龙銮潭旁设有一自然中心,透过玻璃墙面可以观赏到整个潭面,中心内的视察站供应多部望远镜和2套播放监视系统,并有4处鸟类展示区,是设备完善的鸟类视察站龙銮潭自然中心同时也是稀有植物人工复育区的所在,以生态园方式进行人工培育原生树种生态园区面积约1.5公顷,共分为稀有植物区、诱鸟植物区、诱蝶植物区、草原灌丛植物区、赏花观果植物区、山地植物区、海岸林植物区、珊瑚礁植物区、绿篱植物区等九区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物种歧异度高,是生态保育与生物族群的自然栖所 猫鼻头为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岛最南的两端。
猫鼻头有一从海崖上断落之珊瑚礁岩,其外型状若蹲仆之猫,因而得名猫鼻头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珊瑚礁因造山运动隆出海面,受到长时间的波浪侵蚀、反覆干湿、长期盐粒结晶、沙砾钻蚀、及溶蚀等作用,产生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窟等奇妙景观,海岸线俯视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极具地形教学与探讨价值 白沙湾位于恒春半岛西岸、猫鼻头西北方的海岸线上又称白砂白沙湾一带属珊瑚礁海岸,原是一个小渔港,称为白沙港这一带得天独厚,拥有一段长达百米的沙滩,沙滩由纯白的贝壳砂所组成,由于鲜少有游客造访,因此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而在此处戏水时需当心此地有三处有强劲的暗流,须特殊的留意 南仁山生态爱护区位于国家公园东侧的满州乡南仁村,爱护区海拔最高不过526米,却是台湾少数仅存的低海拔原始热带季风雨林,同时形成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分布于南仁山区,受恒春半岛特别季风及雨量季节性分布的影响,共有2200余种植物如大头茶雪白似茶花,是东北季风盛行的迎风陡坡的常见植物 南仁湖位于自然山谷中,仅一条步道能前往,单程4.3公里沿途生态样貌丰富,常可见青斑蝶、黄蝶的踪影南仁湖原本是水稻田,由于稻田东边出水口被堵塞,水量累积逐日增多,形成宽广湖泊,在这一片广阔水域之前有处小水潭,才是真正的南仁古湖,但由于湖水面积小简单被忽视。
湖旁可见的黄灰泽蟹,是台湾特有种的淡水蟹,属于陆蟹的一种,也是唯一不须到海边进行繁殖的蟹种 目前南仁山为生态爱护区,仅供学术探讨,禁止游客进入事先必需向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提出申请,前往南仁湖也必需先于垦丁国家公园游客中心做行前教化,而每年有两个月的封山期间亦不受理申请进入 龙坑位于恒春半岛东南端岬角,介于太平洋与巴士海峡交界处,该地区为绵延之群状珊瑚礁,为隆起之高位珊瑚礁,面积计61.67公顷由于重力及海浪之冲击,台地崖之珊瑚石灰岩逐步裂开,向下崩落,因此龙坑综合了裙礁、崩崖、狭谷、陷坑等绝佳之地形景观 龙坑生态特别,海岸植物繁复,有很多特别少见的滨海植物例如滨斑鸠菊,全台湾除了兰屿之外就只能在龙坑这里看得到;而花瓣只有一半的草海桐,有刺的飞龙掌血,以及远从大溪地飘洋过来的檄树都是龙坑特有的滨海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