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印强书法作品冯印强书法.docx
9页冯印强书法作品冯印强书法 冯印强,字一甲,号悟玄斋主,1969年生于河南滑县书法家、艺术评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乌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内蒙古乌海大学,书法专业老师下面是XX为你整理的冯印强书法作品,期望对你有用! 冯印强书法作品欣赏 冯印强书法作品图片1 冯印强书法作品图片2 冯印强书法作品图片3 冯印强书法作品图片4 0基础,学书法 伴随国学热兴起,很多好友将眼光投向书法学习,只是一直在说,却一直没开始那么,没有基础没有老师,怎样从0开始学书法?我们好好读读本文,也欢迎分享给需要的好友 一、历代书法名人看法你要先了解! 历代书法名人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她们提供的经典名语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入门的捷径,更有权威性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值得细细品位 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和滞;终能熟练,戒狂怪和俗 王羲之: 1,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当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2,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3,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部署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致,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改变,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二、怎样树立正确的书法观? 书法是一门艺术,要练好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学书思想:字无百日功,书法的练习需要的是刻苦勤练的精神,要临池准备,持之以恒不可 中途懈怠 2、选择适用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是练习书法应准备好的工具要选择适当的使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假如选择不适宜,将影响练习的效率和进程。
3、能够从楷书起步,逐步进笔:练习书法,应选择适宜的方法,能够从简单的大楷、唐楷,或魏碑练起,逐步进笔,不可好高务远,欲速则 不达要大好书法练习的基础至于详细选择什么字体,不妨先问问自己喜爱什么楷书? 4、碑帖的选择:碑帖的选择是练好书法的关键,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一个好的师傅,加上自己的 勤学苦练,才能够逐步练好书法,成为书法大师 三、临摹字帖的方法参考: 1、选择适宜的字帖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措施临摹的字帖有两种,一个是毛笔字帖,一个是钢笔字帖学习钢笔书法,应临摹钢笔字帖,临摹毛笔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为毛笔字帖大全部含有较高的艺术性,除了其点画精到、粗细分明、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外,还含有结构漂亮、章法完美的优点,有利于初学者学习另外,毛笔字帖品种丰富,风格多样,也便于选择使用只是毛笔字帖的线条比较粗壮,而钢笔字迹比较尖细,因此临摹时应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2、临摹字帖的方法 挑选字帖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假如是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么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先摹后临、临摹结合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
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字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全部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么,久而久之,就轻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改变这么,久而久之,就轻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因为临书比摹书难,所以要先摹后临,因为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所以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仔细读贴再者,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部署,全部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么就轻易写得有爱好,也轻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天天坚持一、二小时,重复地临摹多个字,这么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背、核、用除了临摹外,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争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和帖上的字进行查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觉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升所学的东西 博采众家之长在已临摹好了一个字帖后,还应博采众长地再临部分其它字帖。
四、上手前的准备工作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兼有艺术价值,所以书法作品常和绘画并举,是中国文化的资产,值得珍爱和发扬 1,要注意工具 写字的工具关键是笔、墨、纸、砚,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房四宝」 笔毛笔依毛质的刚柔,大致可分刚毫、柔毫、兼毫笔三类刚毫笔笔性较刚健,写出来的字比较量挺,如狼毫笔;柔毫笔笔性较柔软,写出来的字比较浑厚,如羊毫笔;而兼毫笔则是杂用刚性毛和柔性毛所制的笔,如七紫三羊,笔性刚柔相济选笔则要注意「尖、齐、圆、健」四个关键点∶笔锋要「尖」;按开时要齐」;笔肚要饱满而「圆」;笔毛挺「健」而含有弹性.发笔时要用冷水,全部发开;用完后洗笔 墨以质地细致,含胶轻的为佳,最好用轻松烟,墨色黑而有光泽,微带清香磨墨时,要用新水,动作要领是「重按轻移」,以求发墨浓淡适中墨汁随磨随用,隔夜后,会失去光彩至於当代商家所售墨汁,选购时,用纸片沾试,假如上淡下浓,有沉淀变质现象,便不可买 纸纸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强吸墨的,弱吸墨的两大类宣纸,棉纸,毛边纸吸墨适中,适合写字;至於纸面光滑,不易吸墨的,初学者不易掌控,且会伤笔,应要避免。
纸怕皱,皱则受墨不全;也怕潮,潮则字迹涣散,因此要用另外一层纸包好,放在乾爽处 砚砚石以质地细润而能发墨的为上品砚台用毕,要立即清洗乾净,以免积存宿墨,有害笔尖 另外,写字还要准备部分其它的用具,如∶纸镇,用以镇压纸张,以免风吹滑动,影响书写;垫布,用毛织品垫在纸下吸墨,要避免平滑,以免粘墨脏污纸面;笔搁,用以搁笔,使笔墨不易沾污她物;笔帘,用细竹编成,以包裹毛笔,便於携带等等;全部是专心练字者不可少的 2,要重视姿势 书写的姿势,以自然舒适为标准,通常以坐姿为主,练习到一定程度,为照应全局,也可采取立姿初学者要注意身体坐直,肌肉放松,胸膛离开桌缘,手肘自然向外张开,两脚放平,头部保持端正,身体略向前俯,通常是一手按纸,一手执笔,两眼直视笔端,眼睛馀光关照纸面 执笔书写时,要注意「指实掌虚」的标准拿毛笔和拿钢笔不一样,毛笔笔管要拿直,用大拇指第一节按住,食指向内押,和拇指相对用力,支持笔身;再以中指向内钩,无名指指甲上方抵住笔管,以求力量调和;最终小指紧贴无名指,力量能够相制衡每个指头各尽其力,实实在在,是「指实」;而执笔时,手指屈曲,掌心空虚,运笔才会灵活,是「掌虚」 执笔写字还要注意腕法,腕法分为枕腕,提腕,悬腕三种。
腕,肘同时平放於桌面的是枕腕法,适合写小字;腕部悬空,肘仍贴住桌面的是提腕法,适合写中楷;至於十二公分见方以上的大字或行草书,就要用悬腕法,腕,肘全部悬空,以求挥洒自如了 3,初步了解运笔方法 「运笔」是基础点画的书写方法,其方法有多个,我们常见的是「永字八法」,根据它的笔顺,说明以下∶ 侧法:就是起点笔势如飞鸟侧面飞下,分作三折,最忌圆平没有稜角.运笔时要侧?笔锋,向右点下去,作一回旋的笔势;等到墨汁入纸,再慢慢把笔锋反提收起 勒法∶就是横画.笔势要中高两头下起笔藏锋向左上方入笔,再折向右行,过中点,至笔画尽处,收笔要下按.写时宜用笔心中锋,使墨痕暗中凝聚,使笔毫正压纸面,笔杆微向左倾 努法∶就是竖画写时逆锋向上,再转锋而下,沉坚定地慢慢移下,最终稍顿,预备向上作挑笔姿势 趯法:就是挑笔趯、和跃相同,指用笔有如跳跃的样子,因此要先蹲住笔锋,蓄势出锋,不可草率,应使笔锋整齐,像银通常美妙 策法:就是向右而上的短趯所谓「策」是打马的鞭子,因写字时,笔锋仰举向上,轻移无须太用力,暗中提转,有如用鞭策马的姿势 掠法:就是向左一撇,又名分发像梳子梳掠头发,要快速出锋,向左撇过去,送到笔锋尽处,用笔心收束;不能瘦弱无力,也不可像使用刷子横扫似的。
啄法:就是向左短趯所谓「啄」,是下笔;纸,停锋即出,像鸟儿啄物的样子,因此运笔宜快速 磔法:就是向右而下的「捺」,磔,现在叫「捺」.下笔写右捺全部是两停,用仰笔尖锋写来,虚回作结,留有笔意 实际上,运笔方法不只这八种,且多种又有些改变,以上所述是常常使用的,基础点画掌握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4,要重视结构 「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画的排列组合.每个字各有不一样的点画和形体搭配,书写时,要照料笔画线条的大小疏密关系,下笔墨色之外的留白,必需平均匀称.通常左右两部分合成的字,点画之间要相互呼应,结合成的字体才自然.而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字,书写时则要先看其形体的大小宽扁,作合理的安排,以求稳定.同时,为了避免字形平板,笔画大小,型态应稍作改变,以求生动.但不论字的形体怎样变,其中唯一不变的是字的重心要平衡稳定 总而言之,字的结构要注意疏密匀称,笔画照应,重心稳固,唯有经常研究,仔细观摩她人之长,不停修正,於勤练以后,字形自然就端正工整了 5,要重视临摹 练习书法,一定要慎选碑帖,多加临摹 「临」是置范帖在旁,用眼睛测字的大小,形势而习写;「摹」则以薄纸覆在范帖上,随它的用笔曲折而描写;二者并不相同,古人认为∶「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
」 古代为学书方便,先将基础笔画和文字印成红色底本,供学童摹写,称为「描红」,初学者经常沿用.至於临摹用纸,有所谓「九宫格」,「田字格」, 「米字格」等,可供初学者安排结构时参考,「临摹」要以名帖作为范本,像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名品,各有其书法特色,可依学习者用笔习性选帖临摹 习字,通常而言,先从楷书入手,深入再练行,草.行书的实用性很高,写来灵活,重视上下字间相连的笔意,运笔一气呵成,对於当代生活而言,有其方便.行书名家王羲之的法帖,线条流畅,值得临摹. 总而言之,练习书法,要循序渐进,多看,多悟,多练习,多变通,功力日深,就可脱胎换骨,创出自己的风格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