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知识点解析.docx
9页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知识点解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举荐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学问点解析 1.你从课文的标题中能看出什么? ①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即分别记叙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经验; ②文章是根据时间、空间的改变依次来写的; ③作者对于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经验极为怀念 2.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百草园中的景物充溢生趣; ②美女蛇的传闻充溢惊险、神奇; ③冬日的捕鸟带来嬉戏的乐趣 3.显明的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概括指出本文的三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三处对比: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对比②书屋和书屋后小园对比;③先生读书和儿童偷偷做嬉戏 对比作用:①表现儿童酷爱大自然、喜爱自己开心生活的心理,②同时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化的不满 第1自然段 4.其中好像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好像、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运用是否冲突?为什么?) 答:①好像:不确定,似乎;确凿:的确,实在,表示确定 ②不冲突,因发生事务与现在相距很远,记忆模糊,所以用好像;但百草园留给我太多的欢乐,因而用确凿,这样的表达更能突出百草园是我心中的乐园 5.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告知了我们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哪个词?第一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乐园内容上写回忆百草园的缘由,体现作者对百草园的酷爱、怀念之情;结构上领起下文 第2自然段 6.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①||②③④⑤⑥⑦ 7.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有无限的趣味 8.这段描写说明白百草园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 乐园 9.其次段文字写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哪几件好玩的事情? 听虫鸣、遇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 10.其次段中依照怎样的依次来写景的?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
11.其次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单是四周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2.第2段写景的文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 排比(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拟人(低唱、弹琴)、 比方(木莲像莲房,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13.赏析文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①低唱、弹琴运用拟人手法, ②生动/传神地呈现出油蛉、蟋蟀的叫声在孩子心中的好听、好玩, ③表现出我对此的宠爱之情 14.赏析第2段中的碧绿、光滑、紫红、肥胖、伏、轻捷、窜、臃肿、牵连不断等词语 碧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菜畦颜色很鲜,很有生趣; 光滑:细致而形象生动地写出石井栏的古老; 紫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桑葚熟透了,很迷人; 肥胖:生动而又风趣地写出了黄蜂体形大,很可爱; 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肥胖的黄蜂紧贴在菜花上,懒洋洋的,很可爱; 轻捷:精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叫天子动作的轻快与快速; 窜:生动地写出了云雀飞得又快又突然; 臃肿:形象而又风趣地写出了何首乌根的粗大; 牵连不断:精确而生动地写出了何首乌根很长,又缠绕在一起。
15.单是四周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过渡作用总括百草园的特点本段中心句 第7自然段 16.辨析:罩字能否改为盖字? 不行以,因为罩更生动、精确地写出了鸟儿在竹筛下上下左右都无处可逃,又有肯定的活动空间盖字没有这样的效果 17.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捕鸟的结果: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18.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九个表述动作的词,(精确、细致)连贯、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19.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 2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 21.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①先抑后扬,欲扬先抑②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22.文中加点的久已照应前面的哪个词语? 一两天。
23.本段的层次是 ①/②③④⑤ 24.课文记叙冬日雪地捕鸟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写百草园冬天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乐趣,再次暗点乐园,表现儿童酷爱大自然追求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三味书屋部分 25.原文中怎样描写三味书屋的环境?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26.对先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行怎样? 外貌: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品行: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7.作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哪些好玩的事? 到书屋后的小园玩;大家热喧闹闹地读书;在老师读书时套纸盔甲做戏,画画 28.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有怎样的形象(先生有哪些特点?我对他的看法如何? 方正、质朴、博学(第11段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2-23段,先生读书不仅读得懂而且极为入神); 教学严谨(16段,老师对我的要求不断提高); 有些守旧、古板(我问怪哉时不愿回答而且有些生气); 比较宽容、慈祥(默许孩子们去后园玩耍,不常用戒尺和罚跪的规则)。
我对先生是非常敬畏的 第9自然段 30.课文第9段是从怎样的心理角度去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从儿童的心理去揣测为什么去三味书屋的 ; 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表达了对百草园的眷恋,对去书塾的不情愿 31.第9段为什么要写三个或许? 用反复疑问和揣测的语气,表现了我告辞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可奈何的感情 32.第9段为什么要在蟋蟀、覆盆子与木莲前后加上我的和们? 我的表明我已经把百草园的欢乐生活当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们表明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已结下了挚友般的感情,我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他们 33.找出长妈妈讲的故事的六要素 时间:从前 地点:古庙里 人物:读书人 美女蛇 老和尚; 故事的发生:读书人望见一个美女蛇朝他笑,并唤其名而后隐去; 故事的经过:被和尚识破机关,送给他小盒子防身; 故事的结果:飞蜈蚣治死了美女蛇 34.选出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给百草园增加了神奇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