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课时 鲧禹治水.doc
5页车村镇一中六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1、2课时】课 题1鲧禹治水主备人邱小莉备写时间2.19授课时间备课组长签字级主任签字班 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述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为民造福、征服自然的精神,感悟我们远古先民们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品质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学习难点)4.认识“壤、霆、浃”3个生字,会写“禹、汪、壤、烫、浃”5个字,理解“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鲧禹父子是如何治水的,感受他们为民造福、征服自然的精神课时安排:二课时知识链接:1、神话: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是最早的口头散文它包含了人类的幻想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也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渴望 2、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自学指导:1. 一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完成对生字词的注音和解释,完成自学检测2、朗读法,通过自主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语段进行朗读、品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3、圈点批注法,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行为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自学检测1.给下列生字注音汪( ) 壤 ( ) 烫( ) 霆( )浃( )2.词语填空一片( ) 苦苦( ) 斥逐( )毫不( )悲惨( ) 大发( ) 山南( ) 成千( )( )开山 四处( ) ( )成灾 不畏( )汗流( )( )在乎 ( )去( )来 欢呼( )兴奋不( ) 天( )地( )3.根据意思归纳词语 )——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苦苦请求 )——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排斥,驱逐 )——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挽救;救济 )——滚热 )——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形容高兴得像雀鸟一样跳跃 4.我能写几个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第一课时一、 看动画短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自我检测四、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指导:语气:紧张、担忧、欣喜、平静语速:快、稍快、慢、稍慢感情基调:紧张、舒缓、赞美、深情,读出对鲧和禹的赞美之情听师范读片段,再试读课文,注意语气2、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并概括大意在文中标出)3、你感受到鲧和禹都是怎样的人?五、课堂训练本文以( )的顺序记叙了( )和( )父子俩( )的事,赞美了他们( )的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测听写词语二、三读课文,品析细节,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鲧和禹为什么治水? 2、他们是怎样治水的?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并完成表格治水原因方法结果共同精神鲧 禹3、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在文中做标记提示: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4、课文表现了鲧禹父子什么样的崇高精神?(在书中划出具体语句,并写上旁批) 5、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是神话故事的特点,文中哪几处体现了神话故事的这一特点?在文中做出标记。
三、课堂小结1、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2、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四、达标测评(一).填关联词1.鲧( )死了,( )他的尸体 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2.鲧( )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 )想帮助人类治理洪水3.( )大禹手都磨出了血泡,( )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4.鲧( )自己受罚,( )要拯救人类根据文章填空人们苦苦( )天帝,( )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读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意思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五、 作业:阅读神话故事,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六、反思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