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紧缩政策不能半途而废.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8155822
  • 上传时间:2024-0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许小年:紧缩政策不能半途而废  记者:李辉  来源: 中国经营报  7月6日,央行再次加息0.2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显示通胀调控压力依然巨大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微博上对此点评,“即使加250个基点,真实利率还是负的,通胀还会继续恶化  就近期通胀、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许小年教授在苏州“中欧——博尔捷人力资本论坛”上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处境,面对通胀高企和经济下滑的局面,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  许小年:我认为目前还不至于硬着陆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会缓慢下降,会在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挣扎,如果放松货币政策保经济增长,通胀就很难控制住,如果控制通胀就要牺牲经济增长,这是非常经典的两难困境打破两难困境,不是靠政府政策,而是跳出过去的需求管理的框架,要转到供给方,问问哪些行业还供不应求,要把那些行业开放比如房地产,为什么房价很高,是因为供应跟不上需求,那就要放开,还有医疗卫生供不应求,要放开金融业也是如此  中国经营报:我们看到央行今年以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方式,试图控制住不断高企的通胀,效果有好有坏,你认为紧缩政策是否该继续下去?  许小年:央行此次紧缩银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现在有人在讨论是不是要重新放松,本轮的调整是不是过度了。

      我认为没有过度,甚至不是过度的问题,而是还没有到位央行此前一直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控制市场流动性,而迟迟不愿加息,这是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缓解市场通胀压力,而且人为导致市场资金饥渴,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出现“双轨”现象  从2008年开始,我们采取了适度宽松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投放大量货币以及财政资金,财政方面我们号称4万亿的投资,但是这4万亿的来龙去脉没有一个交代,我怀疑这4万亿中有很多已经货币化了大量的货币超发所形成的物价压力,在今后三两年中都是我们政治层面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紧缩货币政策在我看来,不能够半途而废,如果半途而废让通胀起来,以后再控制就会更加困难  中国经营报: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甚至部分企业倒闭,经济增长下滑,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  许小年:我们首先应该从困境产生的原因来分析,我们长期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特点就是以资金的投入,以大量的资源消耗来拉动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用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投资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没有资金的支持,再高的投资增长也都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一旦当政府收紧银根抑制通胀,马上就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经济增长速度也就下来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管理、刺激需求,要把眼光更多转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经济增长,要经济的效率,而发展模式的转变,关键是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要研究怎么样突破创新,发挥中国经济的效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数量,提高增长的质量,提高增长的效率,而不是眼睛老盯着规模,那么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为关键的一环  中国经营报: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许小年: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和货币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是非常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小型的、民间的社区型金融机构实际上它们都在市场上,比如所谓“地下钱庄”合法化就行了,政府还可以收税,增加就业政府总是担心会出各种风险,比如怕出现非法集资,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承担风险的,问题在于所获得的收益和风险是否平衡  突破困境需要不断地开放,而不是规划中国的改革从来不是靠顶层设计,靠的是民间自发的实验,经验都是从基层来的政府的作用是放手让下面发挥,有好的办法后,要及时通过政策、法律的方式合法化,甚至也不用引导给市场中的新生事物合法地位,这是政府应该干的  比如目前在政府指导下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的都不好,就是因为不让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只贷不存”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企业资本金能有多少?所谓金融就是要发挥中介作用,不仅要能贷款,也要能吸收存款,让社会闲置资金运转起来,否则就失去了金融机构的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