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doc
14页成都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不法分子打着假记者的幌子,四处寻找问题单位,以曝光相威胁,强拉广告,敲诈勒索,聚敛钱财,令人痛恨对这些假记者施以重拳,严惩不贷,实在是太有必要了B . 从《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C .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深邃,思想之丰富,不是我们轻易能够领会的D . 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2. (2分)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接近民众,不管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 , 他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素材B . 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人坦荡,虚怀若谷。
C . 当年,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时,曾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D . 本·拉登虽然没有雄师百万,但也雄视一世 , 连美国也不放在眼里3. (2分) (2016高一上·重庆期末)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苏宁易购要想在电商市场得到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提升商品配送能力物流配送与订单量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直接作用,例如,在配送密度上,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所以之前苏宁自建的物流体系相应的承担着更大的配送成本A . 苏宁易购的整体订单量较多,相应的配送成本自然会更高 B . 苏宁易购的配送成本较高,所以相应的整体订单量自然较少 C . 苏宁易购的整体订单量较少,相应的配送成本自然会更高 D . 苏宁易购的配送成本较低,所以相应的整体订单量自然较少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 (6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如杜甫《绝句》、苏轼《饮湖上初请雨后》、李清照《声声慢》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三吏”、“三别”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果说意境多是通过画面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境界则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与艺术达到的高度上。
纵观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诗歌国手、创作大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他们无不将自己对自然宇宙、人类生存、国家安危的思索,对人与自然的思索,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的思索等等融入诗篇,使作品呈现出气势磅礴、震撼心灵的大气魄和思想深邃、启悟智慧的大境界,也展示着作者的博大胸怀与开阔视野摘编自杨庆存《中国古代诗词的境界与品鉴》)(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认为,白居易说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从情、言、声、义四个方面概括诗歌的创作元素和品评标准B .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以此结构全文,并依次加以论述C .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无不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D . 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受到词学界的高度评价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使至塞上》等作品如同巨幅水墨画,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B . 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体现了《诗经》的性情,而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则表达了《离骚》的性情C . 格律诗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感情,彰显了古诗艺术的形式美D . 秉持“温柔敦厚”这一诗词创作的艺术原则和基本要求,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分别点明了李杜诗歌的巨大影响B . 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既有作者奇特的想象,又传达出鲜明、优美的意境C . 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境界则更多体现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达到的高度上D . 屈原、杜甫、陆游等大家,将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道路的思索融入诗篇,从而使其诗作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大气魄和启悟智慧的大境界5. (6分) (2017高二上·益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左传的“闲笔”历史叙事愈是通向往古,愈是庄严肃穆,充满神圣感和紧张感。
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宏大的,缺少细节的;是外在叙述的,缺少内在心灵表现的;是神情紧张的,而缺少诙谐幽默的在《尚书》叙事里历史主角是尧、舜、皋陶、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具有历史决定意义的英雄人物这些形象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不苟言笑,很少见到他们心灵的变化他们的语言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高屋建瓴,一言九鼎,不容置疑因此上古史学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关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这样的历史美学风格在《春秋》中也有鲜明的表现《左传》的文学突破恰恰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在“正笔”之外,《左传》在对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发生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幽默的审美转向,体现了春秋文学的历史进步童庆炳说:“所谓‘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叙事节奏,扩大叙述空间,延伸叙述时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不但可以加强叙事的情趣,而且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和诗意感,所以说‘闲笔不闲’童庆炳等《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爱成公十六年在鄢陵之战,晋国将领栾缄看到楚国子重的战旗,便想起出使楚国时向子重介绍过晋国军队“好以暇(所谓‘暇’,杜预注谓‘闲暇’,这种‘暇’在战场上就是一种神闲气定从容不迫的精神气象)”的特点为了证明晋国军人战场上悠闲从容的品格,栾缄竟然在激烈战斗中向楚国主将子重献上一壶酒,子重竞也一饮而尽,然后两国继续投入战斗,“旦而战,见星未已栾缄所言非虚,晋国军人确实喜欢在战斗中摆出一副悠闲自在与众不同的气度与凤范宣公十二年晋楚郄之战,晋国军队逃命途中,战车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楚国军队竞教导其卸掉车板,轻装逃命晋人此时仍然有心思开玩笑:“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成公二年齐晋章之战中,晋国将领韩厥已经追赶上齐顷公,而其并不急于俘获齐国国君,而是从容地“奉觞加璧以进”,言辞温雅,谦敬有加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战,晋国将领邵至几次与楚共王相遇,邵至不是求战却脱下铠甲,疾走如风,表示对敌国国君的尊敬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泽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
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作者:傅道彬,《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5日13版,有删改)(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庄严肃穆的,比较注重内在心灵表现,缺少诙谐幽默B . 尧、舜、皋陶等这些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形象其语言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训话,一言九鼎C . 与《尚书》《春秋》相比,《左传》在对小事件、小人物等的历史叙述上发生了审美转向D . “闲笔”不闲,既可以加强叙事的情趣,又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和艺术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历史叙事的特点切入,着重谈《左传》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B . 文章举例《尚书》等史著,证明早期历史叙事表现出以崇高为主,少幽默的美学风格C . 文章引用童庆炳对“闲笔”的诠释,从理论上给《左传》“闲笔”的主要功能定调D . 文章共列举鄢陵之战、邲之战等三场战役的例子,论证春秋人对优悠闲暇从容不追的喜爱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春秋》谨严”体现了上古史学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给人一种肃穆紧张之感。
B . 如果《左传》没有运用“闲笔”,就没有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C . 叙事在紧张处使用“闲笔”可以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富有艺术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