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经济学01课件.ppt
28页技术经济学 易莹莹 yyy729628@,,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现金流量构成 第三章 资金的等值计算 第四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五章 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及原理 第六章 项目的财务评价 第七章 不确定性分析 第八章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教材 技术经济学第二版 徐莉 武汉大学出版社 工业技术经济学 傅家骥 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国家经贸委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构成 期末闭卷考试,第一章 绪论,学科介绍 研究对象 学科发展 学习目的,§ 1.1 技术经济学概述,一、技术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cs) ——是技术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技术实践活动经济效果的学科 即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果的学科二、技术 人们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科学实践而发展成的各种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以及工程项目 三、经济 (1)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或部门经济的总称; (2)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上的经济活动; (3)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 (4)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占有量、劳动消耗量的节约或节省,含效益之意。
四、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经济发展推动了技术发展 (2)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3)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制约 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与经济可行性的矛盾 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矛盾 技术效益滞后性与应用者渴望现实盈利的矛盾 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效益与风险的矛盾,工程项目的抉择,表中:“√”— 是;“×”— 否;“≠”— 不够完善,有待改进,五、经济效果的衡量 经济效果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是生产活动中技术实践项目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即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1)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 (2)技术项目实施后的效果有正负之分,六、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确定分析目标 找出潜在需求,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设计各种 可能的方案,分析方案,拟定技术经济 评价指标,方案综合 分析评价,确定最优方案 完善方案,,,,,,,§ 1.2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工程经济学的产生至今有100多年其标志是: 1887年,美国的土木工程师亚瑟·M.惠灵顿出版的著作《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 1930年,E.L.格兰特教授出版了《工程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从而奠定了经典工程经济学的基础。
1982年,J.L.里格斯出版了《工程经济学》,把《工程经济学》的学科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我国,1953---1957年,“一五”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引入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 1958---1960年,三年大跃进,忽视技术经济评价; 60年代,第二部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的制定,正式提出并定名 80年代初, 引入发达国家的投资决策理论 引入世行项目贷款的决策程序 90年代以来,成立技术经济学学科点,发展历程,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我国政府决定设立中国投资银行 1981年下半年,中国投资银行开始编写《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 1982年12月,我国政府与世行签定了第一笔7000万美元的工业贷款协定 1984年,建行规定,申请贷款的项目需呈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6年,国务院发布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先提交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批准后,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7年,国家计委组织编写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93第二版,06年第三版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项目审批,项目设计,,,项目施工,,竣工验收,,项目投产,,项目总结,我国投资项目的周期,机会研究:将一个项目由意向变成概略的投资建议。
包括地区机会、部门(行业)机会、资源机会(如联合开发某地的某种资源)、特定机会(以某项目为研究对象)等 研究项目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机会,但在深度上是概略的 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投资者的兴趣 对投资和生产成本等粗略笼统估算初步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判断机会是否正确,并据以作出投资与否的初步决定,同时也决定可行性研究是否继续进行 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机会研究进了一步,其内容与详细可行性研究基本一致,但仍然是粗略的 投资和生产成本等采用简便方法估算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中的最初阶段 它是对建设项目提出的一个轮廓设想,主要是从宏观上来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看其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投入人力、物力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行性研究,综合论证一个投资项目在市场发展的前景,技术上的先进和可行性,财务上实施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和有效性 是方案选择和投资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要在准确而有根据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方案的反复计算、分析、比较 投资和生产成本等采用分项详细估算,误差允许在±10%范围内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11个方面: 1、总论:项目背景、概况等; 2、市场预测和建设规模分析; 3、选址; 4、原材料、能源和公用设施条件; 5、拟采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方案; 6、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 7、组织机构、劳动力和人员培训计划; 8、进度计划安排; 9、投资额、生产成本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指标评价、风险分析、价值分析等等; 11、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和审批,——可研报告编制上报后,由决策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公司或有关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并提出评估报告,为建设项目最终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拟建项目经过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对可行性研究的评估后,按项目审批权限,由各级决策部门进行审批§ 1.3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效果论 研究技术领域(包括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问题 2.关系论 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发展变化 3.增长论(资源论) 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规律 4.创新论 研究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我国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1) 20世纪80—90年代: 建设项目评价 建设项目的后评价 投融资方案的选择 技术选择 技术引进生产决策分析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2)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 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 创新产权的有效配置 技术升级的路径与战略, 跨越式的国家技术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机制与建设, 国家的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与信息安全。
我国技术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 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技术进步动力与机制研究 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选择研究 技术进步贡献度与知识进步贡献度理论方法研究,国外技术经济热点问题 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 技术生成的主要过程 技术变化的增长效益 技术创造如何进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1.4 教学目的,提升经济意识,培养科学决策的思维 掌握可行性分析的思路,为工作提供帮助 实用:造价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必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