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85式杨氏太极拳图解及各动作详解.doc

59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17897561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2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十五式杨氏太极拳一、简介: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 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 ,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二、拳谱23第一式  预备式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第四式  单鞭第五式  提手上势第六式  白鹤亮翅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第八式  手挥琵琶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  手挥琵琶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  斜飞式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 海底针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第二十四式 撇身捶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第二十七式  单鞭第二十八式  云手第二十九式  单鞭第三十式     高探马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第三十二式  转身蹬脚第三十三 式  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式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式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 蹬脚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第四十九式   野马分鬃第五十式    揽雀尾第五十—式   单鞭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第五十四式  单鞭第五十五式  云手第五十六式  单鞭第五十七式  下势第五十八式  金鸡独立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    斜飞式第六十一式  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  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  海底针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  搬拦捶第六十八式  揽雀尾第六十九式  单鞭第七十式    云手第七十一式  单鞭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  单鞭第七十七式  下势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第八十式    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第八十五式  收势三、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图解与动作要领第一式 预备式 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图 1) 要 点 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 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 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 起势 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图2) 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图3) 要 点 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这时,思想 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例如在做该式两臂 前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很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 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在这点上,初学者 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于两掌的下面去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后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 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 4.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所有前后动作之间必须连接,不可停断,要求速度均匀,绵绵不断, 一气呵成例如.该式两掌前举至高与肩平时即下落,其间不可有停顿现象,亦即每一动作到定点时,必须做到“似停非停 ” 5.练习此拳套用掌时,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张开,也不可松懈、弯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

      第三式 揽雀尾 (一)左右掤式 动作一:右脚尖外撇45度,身体同时右转45度随转体时,重心渐渐移于右腿,右腿屈膝微蹲, 左脚经右踝内侧向右提同时,右掌随转体自下经腹前而上,在右胸前向右向里向左抹转一小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时经 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两掌相对如抱球状,右肘稍坠;略低于腕.两臂呈弧形 眼随转体平视转移,眼神稍先于右臂到达,并要顾及右臂图4 -5) 动作二:右腿继续渐渐下蹲,左脚向左前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而至 全脚踏实,脚尖斜朝西南,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当左脚前迈时,身体稍向左转,当左脚跟一经着地,身体即渐渐右转同时,左肘稍屈,以左小臂向左上弧形掤出,左掌高与肩平,腕微里屈,掌心斜朝右面上方;右掌向前而右弧形下采至 高与胯齐,掌心朝下,手指朝前,坐腕,指节微向上翻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两掌左右分开(图6)动作一、二为左掤 ,动作三、四为右掤动作三: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身体微左转,右脚经左踝内侧弧形向前提起随转体时,左肘向左后方微下撤,自然带动左掌下移于左胸前,随下移随着臂内旋使掌心渐渐翻朝右面下方;右掌同时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与左掌成抱球状,两臂均呈弧形。

      眼神略顾左臂后撤,即渐渐转向右臂前方平视图7) 动作四:右脚向右(西)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右脚而至全部踏实,弓右腿,蹬 左腿,成右弓步;同时身体微向右转随着转体,右小臂同时向右(西)上掤,右掌高与肩平,肘稍低于掌;左掌随右臂向前推出眼向前平视,眼神要顾及右小臂前棚图8—9和图9的正面图) 注:关于动作说明中的臂外旋或臂内旋的详细动作.在这里作一下说明,后文不再重述臂外旋 ,如以右手心朝里(图乙)为例,就是把拇指的一侧向掌背 (或拳背)一面旋转,使手心转朝外,亦即使小臂的桡骨离开尺骨而向“外旋”转(如由图乙向外旋转而成图甲);臂内旋,就是把拇指一侧向掌心(或拳心)一面旋转,使手心转朝里, 亦即使桡骨围绕尺骨“内旋”而交叉在尺骨的上面(如由图甲向内旋转而成图乙) 要 点 1.身体左右转动时要以腰为轴,身体仍须正直,后面所有转体动作都必须这样做 2.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都须柔缓,速度均匀 3.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在文字叙述中虽有先后,但必须同时开始和同时完成,要做到协调 一致所以《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4.《十三势行功心解》要求“迈步如猫行”因此.凡步迈出都必须轻灵例如该式右脚向右 迈出,应以坐实之左腿渐渐下蹲来控制着迈出的右腿向前徐徐伸迈,才不致笨重这也是“分清虚实”在步法上的一种表现 5.凡弓步,弓腿之膝不可超出脚尖;蹬腿的脚掌和脚跟要全部着地,腿也不可蹬得挺直凡弓 步,以弓腿为实蹬腿为虚;一般以弓腿负担体重十分之七,蹬腿负担十分之三膝要与脚尖方向一致 6.右臂前掤须与肩平,不可偏高或偏低;掤出时肩关节不可前探;不可过于前棚,要以上体直 立前移而右膝盖不超出脚尖为度,同时身体不可前扑 7.重心前移时,腿、腹、胸、手须不先不后地一致前去,自然“上下相随”,变动过程中也要 保持“立身中正” (二)捋式 动作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身体同时渐渐左转;同时左臂外旋,右臂内旋,使右掌心翻朝外下 ,左掌心翻朝里上,两掌随翻随向左捋图10) 动作二:身体继续微左转;重心继续移向左腿,坐实左腿,成右虚步;两臂稍沉肘随转体继续左捋,左掌至左胸前,右掌至右胸前;在开始左捋时,眼神先关及右臂左捋,将要捋至尽处时,眼神稍关及左手,即渐渐转向 前(西)视图11-12) 要 点 1.两臂须随腰左捋。

      左掘时两掌不可向外豁开,但两肱里侧也不可贴着肋部;沉肘起着护胁的 作用,但两腋要留有约可容一拳的空隙整套动作都应该这样,避免把身体困住 2.左捋时身体仍须正直转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摇晃;关键在于“上下相随”、“不先不后” 如果,下肢后坐得快些就会前俯,慢些就会形成后仰 3.在捋的动作过程中,由于翻掌、沉肘和向后坐实左腿等,看来两掌似乎稍有低下的现象其 实两掌并不是有意识地向左“下”搌这点在循着棚、搌、挤、按四式规定的定步推手中也是如此:其中“捋”式也同样只向左(或右)捋,并没有向下之处所以,凡是向左(右)“下”捋或向“下”捋者,都是不正确的,因这与推手是不相符合的 4.掘时左臂松松捋住,捋的过程中,两手要保持着与推手中捋式时同样的距离,也就是要用一手搭在对方腕节,一手搭在对方近肘节的大臂处来引进,使搌化的距离相等,不可拉得太开,这叫做“上于两膊相系” (三)挤式 动作:身体微右转;同时体重渐渐移向右腿,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随着转体,右臂外旋 使右掌心翻朝里,左臂内旋使左掌心翻朝外,右臂呈弧形横于胸前,右肘稍低于右腕,左掌在右小臂里侧,以右小臂与左掌 向右(西)挤出;左掌随挤随着贴近右脉门内侧;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右臂。

      (图13—14) 要 点 1.前挤时上身不可前俯或后仰;肩部不可耸起,须放松下沉;臀部不可凸出;肘部不可抬起, 须稍低于腕 2.挤出后左掌与右脉门之间要似挨非挨 (四)按式 动作一:右臂微内旋使掌心翻朝下,左掌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