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安伦《两首前奏曲》音乐特色探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366003
  • 上传时间:2022-07-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0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安伦《两首前奏曲》音乐特色探析    吴汉一、黄安伦与他的钢琴作品(一)黄安伦生平黄安伦,1949年出生于北京当代中国作曲家,自幼随着父母学习钢琴,7岁时就创作了自己的第一册钢琴曲集就连当时的音乐大师马思聪评论他有很丰富的想象力196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小学学习钢琴,1968年黄安伦被分配到塞北地区张家口军垦局的农村的农场,在那期间,他遇见了歌剧作曲家陈紫,开始和陈紫民间作曲家学习民间乐以及歌剧作曲陈紫的观点对黄安伦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使他明白了“扎根民族的土壤、借鉴西方的技术、反应时代的心声”的道理在1989年,他又先后去了多伦多大学、匹兹堡大学以及耶鲁大学深造1983年获得了圣三一音乐院院士曾经连任三届加拿大安大略省华人音乐协会主席,只为了在海外宣扬中华音乐文化1992年间,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评选活动中他的作品芭蕾舞《敦煌梦》被推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二)黄安伦钢琴作品特征在2007年,黄安伦的钢琴曲集《黄安伦钢琴作品新编》正式出版,这本书包含了黄安伦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今创作的所有钢琴作品,里面共有11首作为中国一位多产而又擅长写歌剧和交响曲的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一出,确实让国内专业人士感觉到耳目一新。

      打开钢琴曲谱目录,出现的都是前奏曲、芭蕾舞剧、赋格曲和钢琴音诗,单纯的来看,黄安伦的钢琴体裁都是西方音乐中常常见到的,但是在中国新音乐创作中,黄安伦一直坚持着中国民族传统旋律的写法,并且将中国民族性的音乐元素深深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这也是他的标签特征之一西方的钢琴体裁又加上中国民族性的音乐体裁,也让黄安伦的钢琴作品独树一帜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黄安伦的钢琴作品有以下几个特征:以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根基;灵活多变的演奏性与高度的艺术性;在音乐中表达了充分的热情;作曲技术多元化二、黄安伦前奏曲音乐特色(一)黄安伦前奏曲与传统前奏曲的不同点在《黄安伦钢琴作品新编》中的第一篇就是黄安伦在1971年创作的两首前奏曲分别是以C大调和c小调创作而成的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早期塞北小调的音乐成分,作曲家把这些音乐因素带入到西方乐器钢琴键盘,创作出作曲家的独特的音乐风格而且黄安伦曾多次提及到他的音乐启蒙与巴赫有很大的关系,这大多与他小时候就开始听巴赫的作品并且深深喜爱上巴赫的作品有关就在他的钢琴作品前奏曲两首《C大调前奏曲》和《c小调前奏曲》也受到巴赫的许多的影响而在这首作品中的调性分布很显然的受到巴赫的影响。

      二)黄安伦前奏曲写作手法与和声进行《C大调前奏曲》是黄安伦早期的作品作于黄安伦在塞北平原军垦时期,是写给他的好友崔世光的,他的好友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这首钢琴曲中就体现了他和朋友的在困难表现的积极的心态而且这首作品中旋律性比较强,这大多是受到了肖邦的影响,在这首钢琴曲中的旋律就是模仿肖邦的《降D大调夜曲》(OP.27,No.2)但是在作品中又能听到中国风格,这是作者初期在作品中加入中国风格的尝试优美的旋律、舒缓的速度、让人一听感觉到心里的祥和和安宁曲子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与普通的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改变再现部中情绪回归的传统创作,他则是采用了递进的方式逐步释放感情这首曲子由三个乐段A B A?构成结构由A=a+a? B=b+c A?=a?+d构成由前面两小节作为引子,(例一)由左手半分解开始,之后主题a开始,右手旋律鲜明,左手则是分解和弦的低音伴奏右手的单旋律配合左手的分解和弦显得纯净优美在a`中,旋律与a相同,但是在写作中低了一个八度,与前面的a旋律做出音区的对比在曲子的29(例二)小节开始进行了转调,开始转到了B大调,之后又有Ⅰ--Ⅵ--Ⅴ--Ⅰ和声进行B段作为一段新的材料,开始是以左手三连音的伴奏肢体,右手则是用了音程柱式和弦,使得旋律不断地加厚,情绪渐起,这段开始不断地转调,在E大调、降E大调、C大调、B大调、降 B大调、D大调进行旋律的发展。

      到了51小节开始转到升C小调,紧接着左右手开始以同向八度向上走,又回到了C大调中,开始进行了反向八度,开始来到了全曲的最高潮再现部,与呈式部比较,显得更加华丽,旋律声部更加厚重,伴奏肢体则采用了左右手琶音的快速跑动,表达了作者逐渐激昂的情绪89小节,在结尾的几个音符的衬托下,在主音的八度上结束再现部也就是由着展开部的一段单选律,开始延伸,改编,又重组的一首旋律《C小调前奏曲》这首曲子是作者写给当时的女友欧阳的,后来成为他现在的妻子与C大调前奏曲相比,c小调前奏曲也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曲子分为A B 与连接部A?但是在情感和技巧有了明显的区别,相比C大调前奏曲这首曲子c小调前奏曲在每个乐节的长度比较自由,呈示部分为a+b+c,展开部分为d+d+e+e?,再现部为a?+b?+c?主题开始,作者用左手流动的分解和弦伴奏下,主题旋律在右手缓缓开始,带来一种平稳、安静,仿佛是情人间的谈话7到8小结,是个过渡句,乐句变短,语气变得强烈到了12小节右手八度一直做渐强最后推到最高音,一直到14小节A段结束B段开始后,速度有所变化主题旋律跑到了左手,主题旋律的时值有原来的八分音符转换到了四分音符,但是在右手的十六分音符还有级进下行的半音阶,又显得有些压抑,再37小节,又发生了变化,和声又转到了升f小调上,到了47小节又用拿波里和弦N转调到降A大调(例三),旋律直泻下降,而后又直冲云霄。

      到了58小就进入到了全曲最高潮,像是管弦乐队一样的齐奏,使得主题回归在这个地方的和弦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有些相似左手的八度很坚定将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64小节起情绪有所变化和收敛,与前面形成对比到了67小节右手的高音和弦下,左手的十六分音符一直在跑动,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到了73小节,音乐一直表现的很激昻到了第75小节,左右手八度反向进行,将音乐推向巅峰,这是浪漫主义時期常常用到的创作手法,可见黄安伦对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的喜爱到了最后结束在fff上,而后又转到了C大调上,仿佛是作者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在这首作品中的技术难点非常多,但是这并不是为了炫技而创作的,而是为了表现音乐的丰富性使得他的作品不为技巧也同时不失技巧三、安伦前奏曲价值和意义黄安伦在钢琴作品的创作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的文明,也是以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世界前奏曲一般来说篇幅较小,但是内容却很丰富用简练的笔法来表达出富于个性而又鲜明的音乐语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前奏曲的创作是衡量一位作曲家的钢琴写作技法的成熟与水平的高低我们可以在黄安伦的前奏曲作品中看出作曲家在作品中写作手法的扎实功底在作品中的和声进行更是规范和完美在黄安伦的前奏曲创作中,作品的旋律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点。

      带有中国风的旋律更是让作者的作品具有特色对于想进行前奏曲创作的作曲家看看黄安伦的前奏曲还是有帮助的结语本片论文通过介绍黄安伦的生平和音乐风格,论述了黄安伦的两首前奏曲的创作特点和风格特征从而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和了解作曲家,通过对曲子的分析能更加清晰的了解黄安伦的前奏曲黄笔者通过自身学习前奏曲两首,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作者进行了解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和声做出详细的分析,也将这两首作品进行简单的对比,希望对正在学习黄安伦前奏曲的朋友有所了解Reference:[1]自始至终有调调──对黄安伦的音乐史研究[J].乐府新声,2007(03)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