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标准.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9272908
  • 上传时间:2018-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5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标准本章总结了传染性微生物和实验动物操作生物安全水平的基本要素此分级系统根据对实验人员、环境和社区所提供的保护程度按升序的方式划分BSL-1 级适用于特性比较清楚、通常对健康成人不致病并且对实验室人员及环境潜在危害性小的病原体实验室并不一定要与大楼里的公共通道分开,操作通常在开放的台面上进行,并遵循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程特殊的防扩散装备或实验设施设计既非必要,也非常规应用实验室人员应参加过实验室操作培训,并且由在微生物学或相关学科方面训练有素的科研管理人员对实验室工作进行监督以下标准和特殊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设施适用于 BSL-l 级病原体第一节 生物安全 1 级(BSL-1)二、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程1.正在处理培养物或标本时,由实验室主管限制或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2.实验人员在处理完生物活性物质、脱下手套、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洗手3.工作区内不得进食、喝水、抽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以及贮存供人食用的食物带隐形眼镜的实验人员仍需配戴护目镜或面罩食物应贮存于工作区外的专用橱柜或冰箱内4,禁止使用口吸移液技术,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5.制定使用锐利器具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等的安全保护方案。

      6.仔细进行每一步操作,以减少飞溅物或气溶胶的产生7.工作台面应至少每天消毒一次,发生生物活性物质泼撒时应及时消毒8.所有培养物、贮存物及其他废物在排放前应先经过可靠的消毒,如高压灭菌处理需在实验室外邻近处进行消毒处理的物品,必须存放于结实耐用、防扩散的容器中,从实验室运出时应密闭,并依据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包装后,才能从实验室移出9.有传染性病原体时,应在实验室入口贴上生物危害的标志标志上要包括所使用的病原体名称以及研究者的姓名和联系10.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管理方案参考其他规定三、特殊操作规程无四、安全设备(初级屏障)1,特殊的防扩散装置或设备,如生物安全橱,通常不需用于 BSL-1 级病原体的操作中2.建议穿长实验服、外套或其他工作服以防止污染或开脏便服3.假如皮肤有伤口或有皮疹必须带手套要备有替换的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4.在进行可能产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飞溅物的操作时,必须戴护目镜五、实验设施(二级屏障)1.必须控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2.每个实验室必须有洗手池3. 实验室应易于清洗,不宜应用地毯和垫子4.工作台面应防水、耐热,且能耐受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消毒工作台面和设备的化学物质的腐蚀。

      5.实验室家具应能盛放所需的器材和用物凳子、柜子及设备间应留足空间以便于清洁,6.假如实验室有面向外部的窗户,应安装防蚊纱窗第二节 生物安全 2 级(BSL-2)一、概 述BSL-2 级与 BSL-1 级水平相似,适用于对实验人员和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险的病原体进行操作它与 BSL-1 的不同点在于:(1)实验人员受过处理病原体的特定训练.并且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2)正在进行实验时应限制人员进入;(3)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必须在牛物安伞橱或其他物理防扩散设备中进行以下的标准和特殊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设施适用于 BSI-2 级病原体二、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1.正在进行实验时,由实验室主管限制人员进入2.实验人员处理完牛物活性物质、脱下手套、离开实验室之前要洗手3.不得在工作区内进食、喝水、抽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食物应贮存于上作区外的专用橱柜或冰箱内4.禁止使用口吸移液技术,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5.制定安全使用和处理锐利器具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等的方案6. 仔细进行每一步操作,以减少飞溅物或气溶胶的产牛7.工作台面在每天工作结束前至少应消毒一次,发生生物活性物质泼撒时应及时消毒。

      8. 所有培养物、贮存物及其他废物在排放前,应先经过可行的消毒方法如高压灭菌法要在实验室外邻近处进行消毒处理的物品,必须存放在耐用、防扩散的密闭容器中,且必须依据当地及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后才能从实验室中移出9.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管理方案参见其他规范二. 特殊操作规程1.正在进行传染病原体操作时,实验室主管应跟制其他人员进入通常,易感染或感染后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人员(如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或动物室实验室主管应评估各种条件,并具有谁可以进入实验室或动物室并在其中工作的最终决定权2.实验室主管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那些明确病原体潜在危险性并符合特定人室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3.如果使用了某些病原体,应在实验室入口处贴上生物危害的标志包括的项目有:所应用的病原体、生物安全级别、所需的免疫接种、研究者姓名及联系、实验室内必须佩戴的所有个人防护设备以及离开实验室前的注意事项4.实验室人员须针对本室所应用的病原体或潜在的病原体,接受适当的免疫接种或检测(如乙肝病毒疫苗或 TB 皮试)5.在适当的时候,根据所处理的病原体,对实验室或其他高危人员进行基准血清样本收集并保存,然后依据所处理病原体的种类或实验室的职能,进行血清样本的阶段性收集。

      6.由实验室主管将生物安全程序与标准操作规程结合,或将其加入所采用的或为本实验室特别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实验人员应了解特殊危险,并熟读与遵守操作规程7.实验室主管应确保实验人员及辅助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使其厂解工作中所涉及的潜在危险、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及暴露评估程序实验人员应接受继续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于程序或规定的改变8.在使用锐利器具时,应特别谨慎这些器具包括针头和注射器、玻片、移液器、毛细管和刀片等1)应限制使用针头、注射器或其他尖锐仪器,只在没有其他选择时应用,如胃肠外注射、取血、从实验动物或带隔膜的瓶子中吸取液体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2)只有带锁定针头的注射器(即针头与注射器连在一起,不准将针头从注射器上移除)或一次性注射器能用于传染物质的注射抽吸用过的一次性针头不能被折弯、剪断、摔破、翻新使用,也不能从一次性注射器中移除,或在丢弃前用手接触,应将它们小心地弃于一个方便放置、且防刺破的专用容器中等候处理非一次性锐器也必须放于有结实外壳的容器中,以便运输到消毒场所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方式是高压蒸汽灭菌3)可重新接入针头的注射器、无针系统及其他安全装置在适当的时候可应用。

      4)破碎的玻璃器皿不要马上用手处理,而应当使用适当的器具,如刷子、畚箕、钳子和镊子等装有污染针头、锐器或玻璃碎片的容器在丢弃前应先根据当地及国家的环保规定进行消毒处理9.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潜在传染性的废物必须放于带盖的容器内,防止在收集、处理、操作、贮存、转移或运输中发生扩散10.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必须用有效的消毒剂,在进行完传染性物质的操作后进行常规消毒,尤其在出现传染性物质意外喷撒或发生其他污染时,更应小心处理污染的设备在送去维修前或经过包装从实验室移出前,必须根据相应规定进行消毒11. 发生溢出事故造成传染性物质扩散时,应立即报告实验室主管对这种情况要做医疗评估、监测以及妥善处理,并记录存档12.与研究无关的动物不允许存放于实验室四、安全设备(初级屏障)1. 以下情况需应用维护良好的生物安全橱(最好为二级)、其他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或物理容器装置1)操作中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沫包括离心、研磨、混合、剧烈混合振摇、超声粉碎、开启装有传染性物质的容器(其内压可能与外周压力不同)、经鼻饲药以及从动物或鸡胚中收集传染性组织等2)操作中涉及高浓度或大量传染性病原体必须使用封口的转头或离心安全杯才能在开放实验室离心,如果转头或安全杯是敞口的,则只能在生物安全橱内进行操作。

      2.必须在生物安全橱外进行微生物学操作时,需进行面部防护(护目镜、面罩、脸部挡板或其他喷溅物挡板),以防传染性物质或其他危险物质喷到面部3.在实验室内应穿防护性专用工作服离开实验区域进入非实验区域(如咖啡厅、图书馆、办公室)前应脱下工作服所有的丁作服应在实验室中处理或送至专门地方清洗;绝对不要把工作服带回家4.当手有可能接触到传染性物质、污染的台面或设备时应戴于套,最好带双层手套当手会被污染时要将其处理,并在完成操作后或手套发生破损时将其脱掉 —次性手套不得冲洗、重新利用或触碰清洁台面(如键盘、等)在实验室外不要戴手套应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作为替换手套脱掉手套后应洗手五、实验设施(二级屏障)1.贮存限制性病原体的实验室门窗必须加锁2.建立新实验室时应尽量远离公共区域并进行有效的隔离3.每一个实验室都应设置洗手池4.实验室设计应便于清洁不宜在实验室内使用地毯和垫子5.工作台面应防水、耐热,且能耐受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消毒丁作台面和设备的化学物质的腐蚀6.实验室家具应能装载所需的器材和用品凳子、柜子及设备间应留足空间以便于清洁椅子及其他装备应使用非布质材料覆盖以便于消毒7.安装生物安全橱的实验室内,其供气和排气引起的波动不应超出生物安全橱的容许范围。

      生物安全橱的放置应远离以下场所,如门、开放的窗口、常有人通行的实验室区域以及可能破坏设备的地方,从而维持其容许气流参数8,应有一个方便的眼部冲洗台9.照明应充足以便于所有操作,但要避免因光的反射而妨碍视线10.对通风无特殊要求但在设计新实验室时,应考虑安装能提供内向气流而不会把循环气流排放至室外的机械通风系统实验室中有朝向外部的窗户必须安装防蚊纱窗第三节 生物安全 3 级(BSL-3)一、概 述BSL-3 级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或生产设施,其工作中涉及内源或外源性病原体,吸入感染后可产生严重的或致死性的疾病实验人员应受过特殊训练,掌握处理致病性或致死性病原体的措施,并且在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进行操作所有传染物质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橱或其他物理防扩散装置中进行,或由穿戴了适当的个人防护服和防护设备的人员操作实验室的设计和工程应符合特定要求然而,现有的一些实验室可能不具备 BSL-3 级所规定的所有实验室条件(如双门进入区以及室内孔洞密封系统)在此情况下,常规操作(如诊断程序,包括增殖病原体以进行鉴定、分型以及易感性测定等)要求安全水平可通过在 BSL-2 级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前提条件是:①实验室的废气须排至室外;②实验室的通风必须平衡以提供进入室内的定向气流;③操作进行时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④严格遵守为 BSL-3级标准所推荐的标准微生物学技术、特殊措施以及安全设备方面的规定。

      最后要说明的是,应由实验室主管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经修改的、非严格意义上的 BSL-3 级标准以下标准和特殊安全技术、设备和设施适应于 BSL-3 级相关的病原体二、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程1.正在进行实验时,由实验室主管限制人贝进入2.实验人员处理完活性物质、脱下手套、离开实验室之前要洗手3.不得在工作区内进食、喝水、抽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食物应贮存于工作区外的专用橱柜或冰箱内4.禁止使用口吸移液技术,而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5.制定安全使用锐利器具的方案6.仔细进行每一步操作,以减少飞溅物或气溶胶的产生7.工作台面在每天千作结束前车少应消毒一次,发生活性物质泼撤时应及时消毒8. 所有培养物、贮存物及其他废物在排放前应先经过可行的消毒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要在实验室外面邻近处进行消毒处理的物质必须存放在耐用、防扩散的密闭容器中,才能运出实验室从 BSL-3 实验室排放的废物在移出实验室处理前应先消毒9.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管理方案参见其他规范三、特殊操作规程1.进行实验时应关闭实验室的门2.实验室主管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接触操作及辅助操作人员那些易于受感染或感染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如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或动物室。

      实验室主管应评估各种环境,并决定谁可以进入实验室或在其中工作任何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实验室3.实验室主管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那些明确病原体潜在危险性、符合特定入室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以及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