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77576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1.0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老师:乔旭升成绩:实验名称:光谱分析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 / 可见光光度计、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二、实验原理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 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当光波与某一受体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通常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地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又称为电子光谱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 反射光强度为 Ir ,吸收光强度为 Ia ,透过光强度为 It ,则有 I0=Ir+Ia+It 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 T=It/I0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某化合物时,其分子要吸收一部分光能转变为分子的震动能量或转动能量。

      此时若将其透过的光用单色器进行色散,就可得到一带暗条的谱带以红外光的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收率或者透过率百分数为纵坐标,把该谱带记录下来,就可得到该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不同的化合物均有标准特征谱,将实验所得的光谱与标准谱对照,就可进行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合组成的分析可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知被测物的结构,按照特征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当分子吸收来自光辐射的能量后,其本身就由处于稳定的基态跃迁至不稳定的激发态:M+h ν→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激发态分子会迅速以向周围散热或再发射电磁波(荧光或磷光)的方式回到基态:→M+ 荧光(或磷光)任何能产生荧光(或磷光)的物质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荧光(或磷光)为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通过激发专业:材料 0902 姓名:王应恺学号:3090100481 日期:11.29 地点:曹楼 230 装订线光谱曲线来确定选择荧光(或磷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测量波长(监控波长),改变激发光的波长,测量荧光强度变化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获得激发光谱激发光谱形状与吸收光谱形状极为相似,经校正后的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波长位置一致。

      这是因为物质吸收能量的过程就是激发过程发射光谱:将激发波长固定在最大激发波长处,然后扫描发射波长,测定不同波长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即可得到荧光(或磷光)发射光谱三、仪器简介1.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E 公司的 Lambda20双光束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光谱范围190-1100nm ;杂散光 0.01%T ;波长精度 0.1nm;最高扫描速度2880nm/min该仪器的整个操作过程可完全由计算 机控制,随机提供的UV-Winlab 窗口式操作软件,使样品测试、结果处理、图形变换和实验 报告编程及实验结果都可在计算机中方便地完成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 早起提供的红外光谱仪多为色散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它们的构造系统基本上与紫外/ 可见 光分光光度计一样但这类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这种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是借助依次 测定从出射狭缝分出来的“单色光”而获得样品光谱的,在通常的红外分光光光度计中,要 得到一张可用的谱图至少要2 分种左右时间另一个缺陷是必须使用狭缝,故进入单色器的 光能不能太低,否则检测困难,这使得镜反射光谱、常温样品的红外发射光谱和光源能量小 的远红外光谱仪等受到限制。

      因此,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 光谱仪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由迈克尔逊干涉仪和数据 处理系统组合而成,它的工作原理就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Nicolet公司的Avatar3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范围4000-400cm-1;分辨率 0.9cm-1;信噪比 15000:1该仪器的整个操作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随机提供的窗口式操 作软件,使样品测试、结果处理、图形变换、结果打印都可在计算机中方便地完成 3. 荧光光谱仪日立公司的 F-4500 荧光光谱仪,测量光谱范围200-730nm ,最高灵敏度 S/N 100:1, 最快扫描速度30000nm/min该仪器整个操作过程可完全由计算机控制,随机提供的UV-Winlab 窗口式操作软件,使样品测试、结果处理、图形变换和实验报告编程及实验结果都可在计算 机中方便地完成四、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一)固体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1. 样品制备 1.本实验进行固体式样的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压片法制备样品压片法是指把固体样品分散 在碱金属卤化物中并压成透明薄片来减少粒子的散射影响,同时还排除了溶剂等的吸收干 扰,能一次完整地获得样品的吸收光谱,且薄片的厚度和样品浓度可用天平精确称取,便 于定量分析。

      (1) 样品:KBr=1:20 的混合物放于洁净的玛瑙研钵中,并在红外干燥灯下均匀研磨,使其颗 粒在 2μ左右 (2) 将少量研磨好的混合物小心铲入简易压膜装置中并摊匀,旋转螺帽尽量压紧,并在压力装下保持 2-3 分钟,然后将两边的螺帽旋出,观察螺母中的薄片,应为半透明状,如果不透 明,则薄膜太厚,表明放入的样品太多,需将压好的薄膜捣碎清理掉,重新压片注意 膜不破,均匀且透光) 2. 红外光谱测试 (1) 检查 Avatar360 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电源开关置“关”位置,光谱仪样品室中无任何 样品 (2) 打开计算机开关,计算机自动进入Windows桌面 (3) 打开光谱仪开关, 光谱仪左后方的电源指示灯与扫描指示灯亮,此时在计算机的 Windows 桌面上双击“ IMNICE.S.P. ”图标,计算机进入OMNIC 窗口,扫描指示灯开始闪亮 (4) 打开样品室,将压有薄膜样品的螺母放入光谱仪的样品室中,关上样品室 (5) 在 OMNIC 窗口的“Experimental ”处选择 Ddfault-default,该实验程序的基本参数为扫 描次数 32 次, 分辨率 4cm-1, 如果要改变实验参数,可在 “Collect ” 中进入 Experiment setup 进行修改。

      (6) 单击 OMNIC 窗口第三行的第二个图标(Collect Sample图标) ,仪器开始对样品进行光测试,测试结束后,显示屏上将自动显示要求进行背底测试扫描的窗口 (7) 打开样品室, 取出样品, 然后关上样品室, 在要求进行背底测试扫描的窗口上单击“OK ” , 仪器开始进行背底测试扫描, 同时对前面测试的样品进行自动背底扣除,在显示屏上显示 已扣除背底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8) 在 OMNIC 窗口的“ file”中保存所测试的光谱图 3. 测试结果处理 分别进行投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互换,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寻峰,坐标归一化根据结果, 进行充分的光谱图形处理二)光功能薄膜的紫外/ 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测光的透过率) 1. 检查电源开关置“关”位置,光度计样品室光路上无任何阻挡物 2. 打开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UV Winlab”操作程序 3. 打开光度计电源, 光度计首先自动进行自检 一段时间后, 屏上出现“Remote Standard ”, 表明一切正常 4. 进入下一个界面“ Scan”,设置参数(包括起始波长等): Start Wavelength:800nm Ordinate max:2.00 End Wavelength:350nm; Ordinate min:0.00 Data Interval:1.0nm 5. 进入“ inst.”界面,设置参数: Ordinate mode:A; Scan Speed:240nm; Smooth:2nm; Lamp UV:off ; Lamp Vis:on 6. 在参比式样架和样品式样架上分别放入没有镀上光功能薄膜的两块空白玻璃基板,盖上样 品室,单击“ Autozero ”光度计进行自动校零。

      7. 校零结束后, 打开样品室, 在样品式样架上放入镀有光功能薄膜的玻璃样品,盖上样品室 单击“ Start ”,开始样品测试,结束后保存结果作出图并倒数出数据 8. 数据处理三)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测试 1. 检查 F-4500 荧光光谱仪电源开关置“关”位置,光谱仪样品室中无任何样品装订线装订2. 打开光谱仪主机电源开关,预热5 分钟,按下灯电源,再过5 分钟,打开“ run” 3. 双击“ FLSolutuons ”,进入荧光光谱仪的控制窗口,进入测试状态 4. 打开样品室,将待测试样放入样品室,关上 5. 为测定激发光谱,在“ Method”设置参数 6. 设置完成后,按测试控制画面的“Measure”,仪器开始为测定样品的激发光谱,在荧光光 谱仪控制窗口的“ Method”中在设置参数 7. 按“Measure” 一起开始测试激发光谱测试激发光谱 8. 为测定样品的发射光谱,在荧光光谱仪控制窗口的“Method”中在设置参数 9. 设置完成后,按测试控制画面的“Measure”,仪器开始自动测试发射光谱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一)红外光谱图见下 (二)光的透过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及图见下。

      (三)首先是设定荧光(磷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67nm为监控波长,改变激发光的波长, 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得到激发光谱作图见下并找出最大荧光光强对应的为541nm最大激 发波长 将激发波长固定在最大激发波长处,然后扫描发射波长, 测定不同波长处的荧光强 度,得到发射光谱,作图并得到在469nm处光强最大,即最大发射波长为469nm ,与原先的 467nm相近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导出在origin中作图并进行分析,如下: (一) 红外光谱图图 1、红外光谱图 (二)光透过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图 2、光透过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三) KBr 激发光谱图:图 3、KBr 激发光谱图发射光谱:图 4、发射光谱七.思考题1. 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测试原理?因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由迈克耳逊干涉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合而成,所以它的工作 原理就是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迈克耳逊干涉仪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 如图所示,图中 M1和 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 M1是固定 的;M2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 由粗读和细读 2 组 刻度盘组合而成 )读出。

      在两臂轴线相交处,有一与两轴成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G1 ,它 的第二个平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接近相等的反射光⑴和 透射光⑵,故 G1又称为分光板 G2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G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 与 G1相同由于它补偿了光线⑴和⑵因穿越G1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透过 G1向着 M1前进,这两束光分别在 M2 、M1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 都达到 E处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因而在E处的观察者就能够看到干涉条纹由 M1反射回来的光波在分光板G1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同平面镜反射一样,使M1在 M2附近形成 M1的虚像 M1 ′,因而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M2和 M1的反射相当于自M2和 M1 ′的反射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与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等效 的 当 M2和 M1 ′平行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