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征的头像》(色彩篇)教学设计.doc
6页《有特征的头像》(色彩篇)教学设计教材: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 课时:1课时 类型:绘画学校: 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小学 年级:三年级(下) 执教: 严婷婷教材分析: 《有特征的头像》是上教版美术教材第六册《走近名作》单元中的第二个教学内容本单元走近的是后印象派大师梵高及其作品梵高以其强烈的笔触,与浓烈的色彩来表达其主观、热烈的情感,体现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以梵高《星空夜》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到梵高独具特色的笔触与极具动感的作品效果并运用线条排列的方式去表现景物,感受到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画家一生短暂却画过无数自画像,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介于课时篇幅与学生学习经验的局限,本课作业设计为在人物线描稿基础上运用色彩短线进一步表现头像特征借画家《自画像》,引导学生观察画家表现头像的线条排列方式,用有别于平涂的方法——短线排列去表现人物头像的结构变化,以及色彩的丰富性,在低年级表现头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同时,通过学习画家表现头像的手法来进一步走近大师,感受大师作品的魅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梵高的名字及其《向日葵》作品一般都有所了解,通过前一课《旋转的短线》的学习,对画家密集的笔触(短线)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大师绘画风景的手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对于大师画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生报有极大的好奇心,本课借画家《自画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色彩短线进一步表现人物头像特征的方法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人物正面、侧面头像的描绘都有专门的学习,对人物脸部的大块面和基本结构较为清晰以及在《旋转的短线》一课中已尝试运用有变化的线条排列去表现作品的动感,以此用线条排列来表现脸部结构的变化也是有基础的同时,学生对色彩中的深浅、冷暖倾向等知识也有较明确的认识,本课主要借梵高众多《自画像》中的一幅引导学生关注更多丰富的相近色彩在二年级《渐变的色彩》一课中,学生能找到2种或以上相近的颜色以此为基础,本课运用寻找油画棒中与基础色相近的颜色,及在基础色上穿插叠色,产生更过丰富而相近的色彩,认识运用相近颜色达到块面色彩统一而丰富的效果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梵高短线笔触表现人物头像的方法,初步学会用色彩短线的排列来表现人物头像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观察梵高《自画像》的过程中,学习运用相近颜色的短线来丰富人物头像的色彩,突出人物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师自画像作品中彩线排列所带来的独特美感,体验用短线丰富人物造型色彩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色彩短线表现人物头像难点:短线排列与色彩组合的方法教具:教学课件、范画、人物线描稿、油画棒、人物照片、色环学具:平板小电脑、人物线描稿、油画棒、人物照片、色环 教学设计说明: (一)以游戏体验为主设计教学活动,激发自主学习意识本课一开始以“猜一猜他是谁”的游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投入学习引导观察画家脸部线条排列的方式,与同学面对面“照镜子”——模拟线条的走向,以游戏方式生动、有趣地解决线条排列无序杂乱的问题以“比一比”的方式,激励学生快速完成作业基础色的铺画引导观察,经过比较,自主发现画家《自画像》中清晰动感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的作品特点运用平板小电脑,玩一玩拾色游戏,自主发现《自画像》各大色块中隐藏着丰富的相近颜色,并以此为方法,在老师的示范下明确作业要点二) 方法+美感,突显学科特性美术,有“美”有“术”——教学体现美感与方法学生在一、二年级分别学习了描绘人物的正、侧面头像本课《有特征的头像》借鉴大师的《自画像》学习用线条排列来突出脸部结构,用相近颜色丰富人物色彩的方法。
在摹画大师作品风格的过程中,向大师学习、致敬;同时,欣赏、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介于课时篇幅,在头像画稿的选择上,选用了姚明、爱因斯坦、哈里波特、宋小宝,学生们十分熟悉又特点鲜明的人物同时,他们代表了人们的不同年龄与身份围绕着人物的这些差异,学习运用相近色彩的短线排列来表现丰富协调的色彩以及进一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以方法为依托,呈现作品的多样性三)围绕教学重、难点,分解作业,促进教学达成效果本课要解决脸部线条排列和色彩表现两个难点,以此来达成(进一步)表现人物特征的教学重点 本课作业容量较大,在结构清晰的人物头像上画线条,且要画出色彩的丰富变化,需要大量的作业时间保障因此,在观察人物照片后迅速找到基础色,为后续排线做好准备,在明确根据脸部结构来变化线条方向后,用密集的线条快速排列完成基础色的铺画,为后续表现色彩的丰富性打好基础同时,在基础色上添画相近的颜色,对速度较慢、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也保证了其基本的作业效果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经验,用相近的颜色表现人物脸部色彩时,不做过多的脸部色彩分析,在基础色上穿插相近颜色,使整体肤色更倾向于人物特征;观察照片初步感受到脸部色彩的深浅变化,尝试简单表现即可。
在尝试练习过程中感受大师独特的表现人物的方法以及别样的艺术风格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游戏:猜一猜他是谁? 姚明 篮球运动员 爱因斯坦 伟大的科学家 哈里波特 魔法师 宋小宝 喜剧演员 简单交流人物特征 2、 观察人物照片,在油画棒中找出合适的基础色3、 出示梵高《自画像》,问:你知道他是谁吗? 简单介绍画家背景知识 4、比较人物画像与梵高自画像,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密集的彩色线条,形成具有动感的画面5、揭示课题:《有特征的头像(色彩篇)》二、 短线排列基础色1、观察画家在画像中线条排列的方式:(1) 在自己脸部模拟线条走向(2) 小结:同一块面线条方向一致2、 观察交流:哪张作品的线条排列方式更好,为什么? 小结:根据块面排列线条,突出头像的结构变化,使造型更有立体感3、示范:依据块面,快速排列方向一致的密集线条4、比一比(作业1):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短线排列给人物画上基础色 要求:线条排列体现结构变化 色彩适合人物特点(1) 练习(2) 简单展示三、相近色彩丰富作品表现1、比较《自画像》与作业1的色彩效果,发现《自画像》中更丰富的色彩变化。
2、拾色游戏:(1)(放大作品局部)拾取脸部皮肤的颜色2)在色环中找到相应位置3)小结:在色环上的位置比较靠近,呈现出的色彩面貌比较相像,这些相近色彩形成了丰富而统一的色彩(块面)效果3、观察人物照片的色彩,根据基础色寻找合适的相近色彩1)表现皮肤的相近色彩;(2)如何表现头发的色彩;(3)自主选取服饰的相近色彩4、示范:(1)根据脸部块面结构,用相近颜色排列短线丰富基础色的表现2)用浅色提亮脸部突起部位,深色表现凹陷或阴影处3)选出头发、服饰的相近色彩简单添画,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添画背景线条5、试一试(作业2):用相近色彩排列短线丰富人物头像表现 要求:色彩(块面)丰富、协调 整体色彩体现人物特征 提高要求:运用3种以上相近颜色表现作品,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协调6、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拓展1、展示作品2、评价:(1)自评:你画的是谁?运用了哪几组相近色彩?线条排列突显出结构变化了吗?(2)互评: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同学作品,说说他运用的色彩短线体现出人物的特征了吗?(3)师评:表扬优点,提出修改建议3、总结,拓展: 梵高众多《自画像》欣赏,用更大胆的色彩与笔触去表现身边的人物。
板书设计:有特征的头像梵高 《自画像》 色彩——相近色彩 丰富、协调 短线——脸部大块面 结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