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管理学指导大纲.doc
28页《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陈孝彬、高洪源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教育管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门课程才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术界对于这门学科中的某些概念及学科体系的看法并不统一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构成这门学科的“误区”,需要认真加以研究本课程在吸收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介绍了一些教育管理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二)本门课程教材、参考书目教材:陈孝彬、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第三版)》参考书目:1.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2. 周在人,魏所康.教育行政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3. 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版(三)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在选材、内容组织等方力求做到: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力图在阐明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能反映某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四)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教育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独立地从事教育管理、教育行政的研究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具体教学内容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管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背景、条件,认识教育管理学的内容等2.内容提要:第1节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第2节 教育管理学的特点第3节 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第4节 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第5节 教育管理学的教与学【知识点】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研究对象P22、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P2(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绳的。
2)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学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3)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有其共同的地方,这些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是各国教育管理也存在许多差异,主要是观念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3、任何一位教育管理者在解决或处理问题时,都要经过识别信息—价值判断—行为选择三个阶段P54、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P95、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后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P2思考题: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2、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的三个层次第二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帮助学生了解管理及教育管理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有关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知识2.内容提要:第1节 管理第2节 教育管理第3节 教育管理现代化【知识点】1、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P262、组织文化反映了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P193、提出“管理即决策”的著名管理学家是赫伯特•西蒙P314、教育管理不同于社会管理的特点有哪些?(1)管理育人;(2)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4)教育管理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P29思考题:1、 教育管理不同于社会管理的特点有哪些?2、 什么是教育管理第三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教育管理学的理性化特点以及行政法、法学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2.内容提要:第1节 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特点第2节 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第3节 “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4节 科层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5节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6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教育的管理的影响第7节 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知识点】1、校本管理:指在公立或政府学校系统中,把与重要决策相关的权力与责任(尤其是资源分配权)一致性地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62)2、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50)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是群体行为理论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52)4、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教育管理学家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张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57)5、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著名管理学家是泰勒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40)6、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45)7、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40-41)(1)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3)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4)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不达标不能上岗5)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6)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要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8、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评价?(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60-62)主要研究内容是政府效率问题,着眼于从制度改革入手改善政府行政的困境,减少政府扮演的角色,缩小政府的功能。
它主张政府必须改变包办一切的全能角色,集中力量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完善,调节宏观经济;消除外部效应;收入或财产的再分配;维护市场秩序评价: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带来了政府和社会的活力,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创新不断涌现最大的问题是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并且将政府的行为也部分市场化了,这与政府职责的“公益”价值取向可能发生矛盾思考题:1、什么是校本管理2、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评价?3、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 教育行政体制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掌握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及改革的相关内容,了解80年代外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2.内容提要:第1节 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第2节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第3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知识点】1、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积极调整了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81)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75-76)(1)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教育行政机构代表人民意志,沿着正确的方针路线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根本保证。
党对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不是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2)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央政府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等各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它们均受中央统一领导;第二,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等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贯彻执行分级管理是指对全国整个教育事业实行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即国家教育部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及所辖地区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实行职能管理总之,我国现行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相结合的体制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有:(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84-86)(1)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大趋势2)分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在下放权力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宏观调控这种形式的集权3)加强中央对教育系统的宏观调控是处理好教育管理集权和分权的关键宏观调控的内容有方向调控、进程调控、活动调控等加强宏观调控的手段有计划调控、行政调控、法律调控、经济调控和监督手段等五种。
思考题:1、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2、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特点第五章 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认识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掌握提高教育行政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方法策略2.内容提要:第1节 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第2节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第3节 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知识点】1、人们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的整体称作组织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97)2、公务员制度即文官制度,指在近代西方国家里政府以法律为依据,对各级文官进行分门别类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05)3、行政组织层级多,管理幅度小;行政组织层级少,管理幅度大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99)4、我国公务员机制中的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录用、职务升降和考核奖励的制度中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12)5、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的行政组织结构类型是以层级—职能型为主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00)6、 我国公务员制度有效机制主要有:(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第3版P110-114):(1)激励机制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公务员的活力和工作效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奖励和纪律规定、职务晋升制度、职位分类管理方式等方面2)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录用、职务升降和考核奖励的制度中3)新陈代谢机制主要体现在培训和交流制度中思考题:1、我国公务员制度有效机制2、什么是公务员制度第六章 教育政策与法律1.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