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东北地区政治亚文化.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081183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东北地区政治亚文化【摘 要】政治亚文化对于政治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地大物博, 民族众多,政治文化在近代逐步成多元化发展深入了解地区政治亚文化, 对理解中国政治文化有着积极作用,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来说有着重要 意义东北地区政治亚文化展现出來的顺从性、包容性、依赖性、小亲族 及义文化都为东北地区所特有的政治文化了解这些政治文化对于推动东 北地区民众政治参与、解决地区性群体性事件、逐步建立与振兴老东北工 业基地相适应的更加公平民主的政治秩序有着重耍意义关键词】政治亚文化;东北地区;政治参与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地域广大民族多元,这里也是全国唯 一一个文化认同感最为趋同的地区在东北,对关外地区的认同要远远大 于对省的认同,无论在何方,东北人总是认为自己是东北地区的一份子, 却没有人强调自己来自哪个省这是不同于中国其他几大地区的鲜明特 点在这里有着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习俗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 东北政治亚文化的特点一、政治文化与政治亚文化阿尔蒙徳在《比较政治学》中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 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 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主流政治文化往往是同一个民族 国家所共有的政治态度,然而在这些主流态度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 不同集因的居民之间都会存在政治态度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的长时间的存 在就是政治亚文化的存在比如在中国,同一种政群孑盾的发生,可能不 同地区会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不同地区的政治参与积极程度也会不同, 对待同一种政策的反馈也会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政治亚文化政治亚文化 对于政治文化起着重要影响,对政治稳定也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同时政 治亚文化也是主流政治文化的地方性体现二、东北地区政治亚文化的特征(一)顺从性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制度》中提出了狭隘观念者、顺从者和参与者 这样的概念其中,狭隘观念者指那些对政治体系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 知的公民顺从者就是已经成为政治体系组成部分的、并对政治体系施加 于他们生活的影响或潜在影响有所认识的公民但其受政府行动影响而不 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行动参与者则是那些表现出来的是对社会输入过 程,也就是对那些促使他们介入政治过程有一定认识东北地区的政治文 化是极为显著的顺从性政治文化1.农村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作为资源开发较晚的地区,黑土地的肥沃、自然 资源的丰厚意味着东北人民稍事劳动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牛活了,所以客观 上东北人不乐于也不善于从事非农业生产。

      这样的农业生产塑造了东北农 民一种不爱动脑子、思路不宽、小富即安的生活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与 “僧多粥少”的广大南方不同,东北的农村的黑土文化,使人们安土重迁,缺乏创新精神,这无疑使东北农村政治文化更加具有依赖性当乡镇企业 等一系列农村经营合作项目在南方风生水起时,东北农民仍然能在大雪封 山的季节,足不出户一家老小热炕头由于自然及传统的原因,这种靠天 吃饭,顺从自然的文化在东北地区由来已久,即使是市场经济的浪潮也没 能讣其发生多少改变这样的顺从自然的心理,无疑塑造了东北农民顺从 权威的心理在东北长期的受到指令性计划经济影响,个人早已形成了 “他律性权 威主义人格”与“集体主义无意识”村民对于政治参与大多不感兴趣, 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也远没冇南方的富冇成效政治参与水平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在黑龙江省社科院做的关于当前东北农民政治文化的特征和影 响因素分析中显示60%以上的农村居民对“村民自治工作”和“新农村建 设目标”不理解或说不清,7& 9%的农村居民没参加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有58. 1%的农村居民没参加过村民代表大会东北农民对于政治参与缺乏 认识,没有履行政治责任的意识,对于上级的政策也不愿去反抗。

      在调查 中绝人多数农民对村级干部表示没有异议,愿意服从服从意识在东北农 民心中有很深的影响我在辽宁省瓦房店市永宁镇吕家村调查时也曾听说 过这样的事情,当地的村支书将当地的海滩及沙岗全部以村的名义卖给了 建筑工地及海参养殖商,并将卖地所得的300万元全部收为己有全村的 百姓都知晓此事竟然无人上告,直到2012年遇到洪灾,沙岗已经被卖光, 洪水直接淹没了果树,导致全村农作物颗粒无收,这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 注意,才查出了村委书记全村的百姓都知晓此事,但是缺少主人翁意识, 无人愿意出面上告,在他们的意识中对于权威的顺从占据了上风,大家都 不愿意触动权威如此事件在东北农村还有许多,在东北农村中,村民不愿意占据主动,还没有成为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而基层政府往往掌握农民 “小富即安,不想发展”的心理,越俎代庖干预农村基层政治参与2.城市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以大型国企作为带动地区发展的龙头,许 多城市都是以一个重工产业为主发展起来的比如辽宁省以鞍钢为核心的 鞍山市、以煤炭为核心的抚顺市和阜新市,黑龙江以石油为核心的大庆市、 以煤炭为核心的鹤岗市一个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在这座国营企业里工 作,医院、学校甚至银行都在企业里一应俱全,城市更像是坐落在一座大 的国企之中。

      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起到了为共 和国建设提供中国原材料的重要作用,国企在东北遍地都是许多东北城 市中的居民都是世世代代属于一个单位,老子退休儿子接班因此东北城 市居民的单位意识特别强烈在这个大的集体中,居民的集体意识都十分 强烈,一切计划听从指挥,对于政治参与缺乏自行判断大多数居民也会 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只是这种参与大多是动员型的,以一种履行义务的 态度参与单位的选举对于单位的依附性极强,在这种文化下就不得不产 生一种顺从性的政治文化在东北城市中由于这种集体观念的强大,稳定 与奉献是人们视为最为H标,在中国南方商意渐浓,然而东北地区至今人 们也将下海经商视为一种不务正业的选择,城市与乡村一样,人们都一代 一代的生活在固定的大集体当中,单方面的接受政府给予的待遇,不会有 积极参与的心理动机然而,城市中顺从性的政治文化也为今天东北政群关系带來了巨大威胁由于人们都是单位制中的小个体,对单位有极大地依附性在支援全 国上下发展工业以后,老东北工业基地已经逐步衰弱,自然资源枯竭、科技手段进步这些因素都使得国营企业迅速瘦身,瘦身的背后是大批世代靠 单位牛活的居民失业这让世代为单位牛为单位长的东北人无法接受,他 们耍求单位给说法,以此造成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

      长时间以来的依附在 一夜Z间消失了,这使得许多人都认为政府抛弃了他们这种现象几乎是 全城性的,当地的政治稳定问题受到了巨大的考验 (二)包容性东北文化具有很强的多元性色彩,少数民族众多,曾是满清发源地又 毗邻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地,在历史上曾长期受到日俄统治同时在东 北的土著居民很少,大部分人来自山东、热河、山西,丿力史上著名的“闯 关东”为东北带来了两千万人口,现在在东北居住的人大多都是闯关东的 后代由于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并不占优势,很快东北就被以山东为主的 汉文化代替,同时也并存着满文化,朝鲜文化以及许多带有俄罗斯文化的 多元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许多从关内来的人可以迅速融入这里另外, 由于这里的人们没有南方那样时代居住,所以宗族观念不太强烈,在一个 地区没有长久以来的大户人家从而树立了这里平等多元的价值观念,不 同背景的人在这个从未涉足过的土地上都有着相同的机遇,逐渐发展起人 与人平等的重要政治文化三)“义”文化与小亲族文化在东北,宗族观念逐渐淡化,由于这里大多是移民后代,大部分是逃 荒而来,穷困潦倒,没有宗族势力大多数家庭只在这里生活了五六代 相比于我国东部沿海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的家族社区网络,有的只是小的直 系小亲族文化。

      这里没有大规模的宗族祠堂,有的只是直系母家庭与子家 庭之间的简单信任网这种信任网的范围十分小,一旦超过了 “家”木位, 即便是三代表亲之间都是形同陌路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有陌生感,值得信 赖的永远只是直系亲属的几个人,这样形成了松散的人际关系,没冇大宗 族的强人势力,小亲族文化最容易形成民主的政治文化与小亲族文化相互补充的是“义”文化,山于东北地区极其严寒的气 候环境恶劣,在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文化下,造就了当地居民爱憎分明、 直爽豪迈的性格,被俗称为“关东文化”豪爽直率是东北人给外地人的 第一印象义”在东北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又由于东北家族网 络弱小,这就决定了非血缘关系“义”的重要性在家靠父母,在外靠 朋友”这句话是对东北人际关系的最好诠释东北人将朋友也纳入家庭亲 属网中,在外有事求人无论对方年龄大小,张口闭口都是“大哥”、“大姐” 这样义薄云天的文化,也使得东北人做申不拘小节、讲义气,喜欢直来直 去,不受拘束这种文化无疑也为民主政治文化的构建带来了优先条件四)重视故土东北人重视故土,丰富的土地资源也是得东北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 温饱问题,在知足常乐的精神下,东北人的外出打工还仅仅停留在外出谋 生,还远没有到外出发展的程度。

      不到迫不得已绝不会离开家门与南方 一个村子只剩下老弱病残在家务农不同,东北人口流动率很低另外由于 整个北方的工业都没有南方发达,东北人也不愿撇家舍业远赴南方整个 东北农村的人口流动率大约只有2%到3%左右,而且在过去十年里这个比 率只上涨了 1%左右这相比于四川、贵州等南方人口大省,可谓小巫见大巫了东北人本来就是闯关东的后代,但是这种闯与美国西部大移民的精 神却相差其远闯关东的一代人具有勇敢开拓的精神,其实也是因为生活 所迫,为了生存只好远赴他乡,并且对故乡念念不忘,今天东北的许多地 名都与山东、热河等地的地名有关正是源于此相反美国的移民则充满着 冒险精神所以东北人还是十分重视故土,这一点也反映了主流的儒家政 治文化的家庭观念较低的人口流动性也为政治参与带来了便利,在东北 不会出现南方那样选民外出打工无法进行选举的情况因此东北的政治参 与不存在客观条件上的问题三、总结东北地区的政治亚文化总的来讲有顺从性、包容性、小亲族、义文化、 重故土等特点这些独特的东北政治亚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仁 义礼智信的地区性体现立足于地区政治文化探讨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助于 更便捷深化政治改革,防止政治改革与政治文化发生互斥。

      在广大的东北 地区冇一些文化为扩大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比如说“小亲族”、重故土、 包容性等文化都使得东北有优于南方扩人政治参与的先决条件,但是东北 人民长时间的顺从心理和依附感却是政治参与的障碍因此,要实现政治 转型,变顺从者为参与者就必须多鼓励政治参与,包括掌握与发掘传统地 区政治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动情况同时,通过与民众沟通也逐步减少经 济转型为东北老国企工人与政府之间带来的摩擦参考文献】[1]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 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2] .(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与民主 制[M] •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3] •刘洋•东北地方亚政治文化构建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研究[J] •哈尔 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3)・[4] ・王亚林•孵化一一对东北农村的个案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10.[5] ・卜长莉•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一一东北城市社区矛盾问题案例研 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 [M].光明日报 出版社,20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