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罗斯特作品特点.docx
2页弗罗斯特作品特点目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英语文学研究生罗伯特・ 斯蒂灵发现了一首从未发表过的弗罗斯特诗作,题为《家中的战争断想》 (War Thought sat Home ) 在一封写于 1947 年的信件中,弗罗斯特向友人弗雷德里希・梅尔彻 edericMelcher)提到了这首诗,后者是行业杂志《出版人周刊》 的创办人弗罗斯特在信中说这首诗没有发表,而是手抄在一本《波士顿之北》 (弗罗斯特出版的第二部诗作)上读到这封信之后,斯蒂灵就开始了搜寻工作,最终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这本书,弗罗斯特抄在书里的诗也因此面世这首诗作于 1918年,是弗罗斯特为在法国战场上阵亡的英国诗人爱德华・托马斯(EdwardThomas , 1878-1917)写的诗的内容是一名士兵的妻子看到几只蓝松鸦在自家窗外打斗,由此想到了法国战场上的士兵 一战初期,弗罗斯特曾在英国居留,由此与托马斯成了朋友托马斯在前线阵亡的时候,身边还带着一本弗罗斯特的《山洼》( MountainInterval )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在诗歌的形式上,弗罗斯特走出了一条与 20世纪多数诗人迥然不同的道路 他并没有标新立异, 企图尝试诗歌形式的改革, 而是继承传统,满足于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
他喜欢用浅显易懂的口语, 语气平缓、冷静,采用人们熟悉的韵律他的诗一般都遵从了传统的韵律形式,比如押韵的双行体、三行体、四行体、十四行体都写的相当出色 弗罗斯特很少写自由诗, 他曾说过, 诗歌如不讲韵律, 就像打网球不设拦网一样他对抑扬格似乎情有独钟,他曾说: “对英语诗歌而言,抑扬格和稍加变化的抑扬格是唯一自然的韵律 ”的确,英诗四个主要音步——抑扬格、抑抑扬格、扬抑格、和扬抑抑格——中, 抑扬格是迄今英诗中最常见的音步, 从而也被称为最自然的韵律, 即一个弱读音节后跟一个重读音节用这种音步写就的诗行,其节奏鲜明而又持续平缓、畅如流水,更适于表现田园风光恬静素淡的美, 也难怪弗罗斯特在几个传统音步韵律中偏爱抑扬格 他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 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 正因为他长于用具体的事物说抽象的概念, 所以他的诗就易为读者接受和了解! Stopping by Woods ona Snowy Evening和The Road Not Taken正是明显的例子!难怪这两首诗一直在最受欢迎的一百首英文诗歌里高占前十名!前者更是一直都持续很久都维持在第一名!罗伯特•弗罗斯特选择了荒芜的路, 经历痛苦、磨难,旅途中不断回想起那条未选择的路。
“要正我走那条未选择的路,也许我就不会这般痛苦?”诗人写出了漫长人生路中的种种迷惘、 惆怅 全诗最后并没有指出诗人选择那条路以后最终的结局, 只正说 “ And that has;借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弗罗斯特大多采用传统的诗歌形式表达其对现代生活的看法自然描写揭示社会认识 ;憧憬理想而又不乏现实 ;如此等等的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双重性在诗人的诗作中随处可见 .弗罗斯特诗中的这种独特的双重性是其在诗坛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弗罗斯特能够写出看似简单的诗歌,但你每一次读它们,你都会挖掘得更深,发现许多盘曲的小径、 许多不同的感受 所以说弗罗斯特使我对于隐喻有了新的认识 他给出一个隐喻,我们以为那是一个简单的直截了当的陈述可是随后,你发现这是一个隐喻 “睡前我还要赶上几英里 / 睡前我还要赶上几英里 ”在这里我们看到, 同样的诗句含意却不同 这(《熟知黑夜》 )最后两行的第一行,说的是路程、奔走和睡觉,而在第二行里,睡觉象征着死亡 但这象征一点儿也不唐突 我想弗罗斯特是个腼腆的人, 但我认为他也许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倘若 “最伟大的诗人”这种说法还算言之有物的话。
我觉得弗罗斯特也许要高于另一位竞争者,即威廉・巴特勒・叶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