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D.25 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2.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3.下图所示A烧杯中液体变红,B烧杯中液体没有变色。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B烧杯中微粒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B.该实验说明A烧杯中微粒不在运动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药品C.给液体药品加热 D.读液体体积5.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变”手镯 B.高粱“变”美酒C.树根“变”树雕 D.玩具机器人“变”形6.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原因是α离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方向B.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是实心的球体C.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相对很大的带正电的原子核D.卢瑟福推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7.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⑦8.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 ②检査装置气密性 ③给固体药品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将导管移出水槽 ⑥收集气体 ⑦熄灭酒精灯。
则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①④③⑥⑤⑦ C.①②④③⑤⑥⑦ D.②①④③⑥⑦⑤9.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 C.Fe D.H10.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形成原子11.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12.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1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A.用纯碱(碳酸钠)除去面团发酵后产生的酸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C.用铁桶盛装稀硫酸 D.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B.催化剂的作用只是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不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D.稀有气体与某些物质也能发生反应15.经分析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②的仪器名称:_____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做为发生装置,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装置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正放在桌面上,收集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5)若A装置用于高锰酸钾实验室制取氧气,应如何改进?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在氮气(N2)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Al2O3+N2+3C2AlN+3CO若有7kg的氮气参加反应,可生成氮化铝的质量为多少?(精确到0.1kg)18.(8分)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4)16.4g丁香油酚中含________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世间万物的组成有了进一步了解1)如图所示是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①该陨石中含_____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②比例图中,某元素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则____________.③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ACaCO3 BK2SO4 CAl2O3 DSiO2(2)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①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②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③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g=1000mg).④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分子不断运动所以我们能闻到花香,故说法正确B、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发生变化,分子间的间隙变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说法不正确。
C、一滴水的体积很小,一滴水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说法正确D、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气体加压后会被压入钢瓶中,故D说法正确故选:B2、D【解析】试题分析:A、尿素是指宏观意义上的一种物质,氮原子是微观意义上的一种微粒,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不能说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故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34,故说法错误;D、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3、B【解析】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不断地运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说明B烧杯中微粒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故A正确;B、该实验不能说明A烧杯中微粒不在运动,故B错误;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C正确;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D正确4、D【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B.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口,应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故C错误;D.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C。
5、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玉石“变”手镯、树根“变”树雕、玩具机器人“变”形,这些过程中物质的种类不变,是物理变化高粱“变”美酒,淀粉变成酒精,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6、B【解析】A、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正确;B、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错误;C、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相对很大的带正电的原子核,正确;D、卢瑟福推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正确;故选B7、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解答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①符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③④符合;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故②⑤⑥⑦不适合。
故选B8、D【解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操作步骤可根据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判断详解】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给固体药品加热;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⑥⑦⑤故选:D点睛】气体的制备是中考的重点之一,学生必须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描述,弄清氧气的性质及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掌握操作步骤及收集方法、验证方法9、C【解析】A、该符号能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但是不能表示氧气,故错误;B、该符号只能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错误;C、该符号可以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和铁这种物质,故正确;D、该符号只能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但是不能表示氢气,故错误10、B【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不符合题意;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符合题意;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不符合题意; 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失得电子也能形成原子,故不符合题意11、C【解析】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