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观察分析报告.doc
9页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学校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学校所在市县 河池市环江县(市县)学校名称 明伦中学 团队名称 五香明伦校本研修团队团队成员 卢成伟、莫春蕾、莫丁蓉、卢永定、蒙俊杰、莫金糯等 11 人一、课例信息课例名称中考作文专题 ----作文开头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主讲教师姓名莫丁蓉教龄26课型□概念课□活动课□技能课□复习课√教材版本语文版中考作文复习专题 ---作文开头二、开放式课堂观察分析记录 (不够可自行加页)观察者姓名 蒙俊杰、卢成伟 观察时间实地情况 导学案运用情况 直接感受 方法笔记教学秩序井 按导学设计进 分组让学生写作 田野观察然 行教学 时,每组成员都能踊跃参与到组内的讨论当中来也体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团队精神2012年 09月 26 日第 5 节课分析与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才是真正的课堂1您认为本节课中授课教师做的最好(或最不好)的地方(请用叙事的方法描述当时的情境)当时的情境: 分组让学生写作时,每组成员都能踊跃参与到组内的讨论当中来授课教师的做法: 分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事态的发展: 学生分小组写作,积极讨论是否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运用到其他课中?(请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设情境(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有利于教学。
具体经验(我将采用这样的方法) :1. 创设好课堂情境;2. 分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三、聚焦式课堂观察记录1. 教师提问类型观察卢安佞、李成敏、观察时间2012年 09月 26 日观察者姓名5 节课卢成伟第记号记录频次比例是何类问题181864%提问类型问题为何类问题227%记录单类型如何类问题7725%若何类问题114%问题总数2结论:由提问记录单发现的问题:1. 是何类问题比较多,2.如何类问题很少 ,3. .为何类和 若何类问题特别少建议:描述问题发生时的情境:提问类型1.老师在讲是何类问题很多,然后学分析的结生生就直接照课本念,学生就不用论与建议思考2.老师的九种方法都讲得很详细,特别是对排比式开头的讲解,然后就叫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对这个进行演练3.课堂的延伸可以再联系到某年的中考作文题目的开头4.老师是何类问题太多 ,学生思考的余地少5.老师总担心学生不懂6.农村学生作文功底差原因分析(可结合当时课堂情况) :1.授课老师给学生讲 7 种作文开头的方法的概念,讲述理论性比较强2. 授课老师在讲课时善于抛出问题,设置悬念,并留出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3.可能是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妥当,导致课堂的拓展的时间就少。
改进方法:1.老师提问学生对每一种概念的理解,并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尝试2.老师在简单讲完几种开头后,不一定叫学生一定要“排比式 ”方法练习,不妨鼓励他们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尝试,这样避免平时的作文产生方法雷同式的开头3.老师可以在班里把好的好的开头多展示,再由学生进行评论4.减少如何类问题5.加强如何类问题提问6.尝试若何类问题 ,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32. 课堂对话类型观察观察者姓名教师挑选回答问题方式课堂对话学生记录单回答方式教师回应方式莫春蕾、卢成伟提问前,先点名提问后让学生齐答或自由答提问后,叫举手者答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总计集体齐答讨论后汇报个别回答自由答无人回答总计肯定回应否定回应无回应重复学生回答并解释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总计观察时间2012年09月26日第 5节课记号记录频次比例6635.3%6635.3%5529.4%3317.6%5529.4%8846.1%1 1 6.9%9 9 52.9%6635.3%2213.8%4结论:由课堂对话记录单发现的问题: 原因分析(可结合当时课堂情况) :1.提问学生面不够广,差生未得到足1.教师应多环视、扫视、注视注意低够重视头不语的学生。
2. .学生合作学习不大活跃2.分组不合理,缺乏知识、能力的合理搭配3.3.提问类型建议:分析的结论与建议描述问题发生时的情境:改进方法:1.老师提问,很多学生有答题想法,1.多鼓励性点名提问差生但不敢率先举手答题而左顾右盼,有徘徊观望思想2. 有些小组各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讨2.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性格、趣论,而有些组则不知所措,充当看味等因素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客3.小组讨论较仓促,点评问题欠力度3.留足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全面、深深度入分析思考回答问题5四、结构式课堂观察记录观察者姓名陆定展、卢永定、观察时间2012 年 09月26日卢成伟第5节课案例长度43 分钟采样间隔30 秒S-T 数据收集记录单分钟30 秒60 秒分钟30 秒60 秒0TT26TT1TT27ST2TS28SS3TT29SS4TT30ST5TT31ST6TS32SS7TT33TT8TT34SS9TT35SS10TT36SS11TS37TS12TS38SS13SS39SS14SS40TT15ST41ST16ST42TT17SS43T18ST4419ST4520SS4621TS4722TS4823SS4924TS5025ST51(备注:请在表格中填入“S”或“ T” )6S-T 图Rt-Ch 图结论:由 S-T图和 Rt-Ch图发现的问题: 原因分析(可结合当时课堂情况) :S-T 分析结图前进20分钟教师行为为主。
1.教师传授知识、技艺、方法论与建议1.S-T2. Rt-Ch体现民主平等课堂对话模式2.这体现了复习课讲练结合特点3. 3.7建议:描述问题发生时的情境: 改进方法:1.互动到位,但学生略为被动学习 1.可分析例子入手,调动积极性参与2.课堂较为具体,但略为抽象 2.可提炼浓缩经典、精华幻灯显示3.课前引入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 3.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学生参与课堂缺乏主动性 4.鼓励学生方式多样化五、授课教师课后反思记录您认为本节课中您做的最好(或最不好)的是否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运用到您以后的教地方(请用叙事的方法描述当时的情境)学中?(请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当时的情境:创设情境(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 :1.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点拔回忆作文开头写1.用名言、俗语开头,创设情境,激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