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三四单元教案.doc
9页鄂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三四单元教案鄂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三四单元教案本文由闲人双色球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鄂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家乡的故事》 第三单元《家乡的故事》 教学内容 1、唱: 《竹乡娃娃爱竹林》 《小城故事》 、 2、做:听音填空 创编旋律 3、听: 弯弯的月亮》 《 念故乡》 《 、 4、玩、 《我的花园》 《到我美丽的地方来》 、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 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地表现歌曲的感情二部合唱做到音准、和 谐 2、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训练学生听辨和声音程的能力 3、通过旋律创编,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4、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西洋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 情绪和形象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难点: 熟悉西洋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形象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四课时 安全小常识: 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车撞的危险。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竹乡娃娃爱竹林》 《小城故事》 、 教材分析: 《竹乡娃娃爱竹林》是一首二段体的儿童歌曲,有主题和副歌两个部 分,4/4 拍,大调式,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构成,基本节奏为“ ” ,具有欢 快的舞蹈性,旋律中多次出现 53 3 53 3 、5 56 等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进行,使曲调更加显得欢快活泼、跳跃,表现了少年儿童吹草哨儿时的欢乐情绪副歌 部分为二部合唱,以 1—6 六度上行大跳开始,节奏较为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 比,由于二部和声的出现增加了歌声的厚度,使情绪更加饱满充实,满怀激情地 唱出了春回大地的田野景象,也唱出了少年儿童的美好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理解歌词内容,体验竹 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了解竹子的精神、寓意 3、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 情,二声部合唱要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重难点:装饰音:前倚音、降记号;歌曲快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1、课件、笛子 2、学生课前收集与竹子有关的饰品、照片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 (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 件事情 (学生交流“迎春” ) 二、导入: 1、同学们,大家一看课题,肯定就知道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与竹子有关的内容了 你见过竹林吗? 2、那么,你对竹子或竹林有什么印象呢? 3、展示同学们带来的照片、饰品等 4、从同学们以上的介绍中,老师感受到大家对竹子是充满了喜爱之情的我们 把那些盛产竹子的地方称为“竹乡” 那些地方的孩子们经常会唱一首快乐的歌, 叫《竹乡娃娃爱竹林》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三、新授: 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范唱录音 (课件“范唱” ) 2、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3、逐句释疑: 前倚音——轻、短、快(模唱) 降音记号——本音基础上降低半音,韵味独特(听辨不同,重点练唱“依呀,依 呀”) 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知了” ,轻快地(手势) 变拍子——不同拍号在同一曲中运用(拍号 2/2、4/4 的含义;一组学生唱歌词, 另一组按拍号拍节奏) 4、第二段歌词学唱 (尾声延长音记号) (课件“范唱” ) 5、完整聆听范唱并轻声跟唱。
6、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课件“伴奏” ) 四、知识拓展 中国是竹子的故乡成片的竹林给竹乡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所以向歌曲 中唱的那样:竹乡的孩子们爱竹乡那,大家想知道我国哪些地方盛产竹子吗? (课件“竹乡” ) 1、中国是竹的故乡,最有名的竹乡有:云南的西双版纳、浙江的安吉、四川的 长宁等处 2、和竹子有关的成语有:胸有成竹、竹报平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竹子的精 神是积极向上的、它是象征吉祥的、 3、竹子有哪些用途呢?生活用品、工艺品、乐器……(课件“用途” ) 五、巩固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出示“竹笛” 2、教师吹笛伴奏,学生完整演唱 (课件“伴奏” ) 六、小结(课件“用途” ) 1、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会了一首歌叫《竹乡娃娃爱竹林》 ,大家在这节课上还了 解了哪些知识? 2、一首竹乡娃娃爱竹林,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 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希望大家有 更好的表现七、作业:复习《竹乡娃娃爱竹林》 安全小常识: 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车撞的危险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做听音填空 2、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听音填空,初步学习听辨和声音程的能力,并感受和声魅力 2、旋律的创编,让学生体验创作的愉悦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对音乐感 受力教学重点、难点:听记旋律音与创编旋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地表现歌曲 的感情 3、二部合唱能够做到音准、和谐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领唱合唱、对唱合唱、小组唱等,用丰富的手段 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一派生机的景象 5、最后一句旋律中有一个延长记号,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动作整齐地延长、 整齐地结束 6、完整地演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二、创编旋律 导言: (出示儿童创作的乐曲,师范唱)大家觉得这首歌曲怎样?那这是和你们 一般大的同学创作的,但我同样相信大家也可以创作出来,你们有信心吗? 1、节奏 那我们就从基本的节奏着手吧!你能拍一拍这样的节奏吗? 出示: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那你再来听一听在下面的几条旋律中, 哪一条才是这样的节奏呢? (用 DO RE MI FA SOL 五个音创编的旋律) 大家的耳朵真好, 那你们也来用 DO RE MI FA SOL 来创编旋律吧! 2、创编交流 比一比谁的旋律更好听。
真是各有千秋哦! (师生互动) 3、自主创编 怎样,创编旋律很有意思吧!还有一个 3/4 拍的,大家也来玩玩吧!三、听音填空 要想创作旋律,还得有些基本功的,比如耳朵要特灵,为了训练自己的耳朵,最 常见的练习是听音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练练自己的耳朵吧! (出示旋律谱) 完整的旋律是这样的,仔细听——那我们跟着琴声来哼一哼,当括号中的音,你 不肯定时,可以就用些母音唱一唱呵呵,其实老师在括号处弹奏了个双音,但 我发现同学们不是能听出上方的音,就能听出个下方的音恩,还不错! (唱旋律)分乐句来听! (单旋律音)那现在我们在完整的听一听!呵呵,一个提议, 唱一唱吧! 四、总结下课 有兴趣的同学到是可以也来创作一些简单的歌曲哦,当然别忘了可以合作完成, 更别忘了与我分享哦!如果学生有课堂乐器的话,就可以更方便了哦 安全小常识: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 弯弯的月亮》 《 念故乡》 、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弯弯的月亮》 ,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 情绪 2、通过听《念故乡》 ,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 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作用教学难点:木琴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欣赏重点: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欣赏过程: (1)出示两首乐曲的名字,让学生根据乐曲的名字想象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声音或使用以前学过的打击乐器来模仿大自然的声 响,从而使学生在欣赏乐曲时有所对比 (2)欣赏两首乐曲两首乐曲均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音乐旋律明显,情绪热 烈 (3)注意加强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和想象,再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结构 以及乐器的音色等方面加以总结 (4)注意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采用多种方式如:挂图、板书、讲解、 听辨、讨论想结合的手段,理解音乐,了解管弦乐知识 (5)再次听赏师生讨论 导入: (播放《小步舞曲》 《北京的金山上》《念故乡》 、 、 )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 吧 (感受风格的不同) 一、听《弯弯的月亮》 1、初步聆听,感受 《念故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比较: (播放小提琴《念故乡》 、木琴《弯弯的月亮》 )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 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 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 学生喜欢木琴, 给学生介绍木琴 3、介绍《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 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 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总结 通过《弯弯的月亮》 ,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 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好奇吗? 二、欣赏《念故乡》 (一)导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 么宝贝呢?(生猜 3—4 个) (1)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出示玻璃 瓶、 报纸、 装有沙子、 豆的杯子) 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 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 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信,大家仔细听: (二)欣赏《弯弯的月亮》 1、整体感知 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
听, 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 继续欢歌,继续舞蹈2、认识打击乐器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 介绍定音鼓和钹 3、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 4、小结 安全小常识:过马路、远离汽车不猛跑,迅速安全通行好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复习八孔竖笛曲《弯弯的月亮》 《念故乡》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 1、复习《弯弯的月亮》 《念故乡》 师生评议 2、学习《无锡景》 (1)教材分析: 《无锡景》是一首歌唱无锡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的传统 小调音乐富有江南特色,曲折婉转的旋律以五声音阶的级进为主 (2)出示旋律: 1=C 2/4 江苏民歌《无锡景》 (3)练习重点: A、此曲以连音为主,要演奏得圆润、连贯 B、第十八小结中演奏2535时,在指法的连线上对高音孔的开闭要 较高,左手拇指要迅速、准确到位 (4)练习吹奏教师指导 四、作业 安全小常识: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以免有危险 中华民族歌》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歌》 教学内容1、唱: 《中华民族歌》 2、做:选择恰当的音填空创编旋律 3、听: 《我爱你,中华》 《蒙古人》 4、玩: 教学目的 1、学会用轻巧、圆润的歌声表达少年儿童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幸福、快乐之 情。
2、通过选择恰当的音填空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继续进行旋律的 创编练习,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培养创造力 3、通过欣赏,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