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吉林省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题库及答案.docx
54页2024-2025年度吉林省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题库及精品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陈某违反交通规则为由将他的车扣押半年后归还,且造成车辆损坏,陈某请求国家赔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陈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B.陈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自扣押行为被确认违法之日起计算C.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支付车辆损坏的赔偿金或修复损坏的车辆D.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向陈某赔礼道歉【答案】 C2、刘某因交通肇事致瘫痪,并致行人郭某轻伤经测,刘某酒精含量为160mg/100ml,后刘某自愿认罪如实供述,因刘某行动不便,法院对该案适用速裁程序开庭审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因刘某瘫痪,其无须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B.该案的审理期限可以延长至15日C.考虑到刘某瘫痪,经过刘某同意,法官可到刘某家中开庭审理D.若郭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该案不适用速裁程序【答案】 C3、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B.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C.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D.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素观念能够弥补法官职业思维的局限性【答案】 C4、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
两天后,大雪压垮了乙的房屋,家中财物散落一地灾后最先返回的邻居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的2万元现金拿走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盗窃罪B.构成侵占罪C.构成抢夺罪D.仅成立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答案】 A5、甲乙共同犯绑架罪,均被判处死刑,经查甲还单独犯有抢劫罪,也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核准死刑中查明:甲的绑架罪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不当:甲的抢劫罪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乙的绑架罪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关于此案的核准结果,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对甲抢劫罪的判决发回重审.对乙绑架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核准B.对甲抢劫罪的死刑判决改判,对乙绑架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核准C.对甲绑架罪的死刑判决改判对乙绑架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核准D.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答案】 D6、关于罪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抢劫乙,在山崖边对乙砍了5刀,乙重伤昏迷,甲以为乙已经死亡,夺取财物后离去,乙苏醒后自己走了两步,掉下山崖摔死,对甲应以抢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B.乙绑架王某,在转移被绑架人的过程中遭遇车祸,导致王某受撞击后因颅脑损伤而死亡,乙的行为构成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C.丙持有大量空白信用卡,且偶尔会使用其中的信用卡诈骗,对丙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并罚D.丁长期虐待妻子,但是某一次毒打妻子下手过重导致妻子重伤,丁构成虐待致人重伤的结果加重犯【答案】 C7、周某嫁人李家5年未生育,婆婆张某便找茬对其经常辱骂。
一日,周某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包毒鼠药放入张某每天使用的一白色瓷茶壶中因当天天气较为炎热,到李家聊天的邻居、亲戚等10人喝了壶内的水后中毒其中,张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7人受轻伤,2人受轻微伤周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D.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故意杀人罪从一重处罚【答案】 B8、根据我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国人在我国境内既可以在酒店居住,也可以在他人住所居住B.外国人居住必须在入住后24小时内,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C.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的,经所在学校同意后,可以勤工俭学D.遣送出境的,5年内不许入境【答案】 A9、王某未取得国家颁发的行医执照,而非法行医,造成被诊治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非法行医罪的严重情节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C.非法行医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D.非法行医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答案】 A10、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甲被乙打成轻伤甲向法院提起自诉需要对伤情进行鉴定对此,应当由下列哪类鉴定机构进行鉴定?A.公安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B.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C.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鉴定机构D.司法行政部门登记设立的鉴定机构【答案】 D11、甲入户抢劫,但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
根据《刑法》第加3条的规定,入户抢劫的应当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院对甲减轻处罚,下列选项中对甲判处的主刑可能正确的是:( )A.12年有期徒刑B.无期徒刑C.2年有期徒刑D.7年有期徒刑【答案】 D12、关于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与调查委员会,以下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民族委员会审议自治区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法律草案B.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有权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常委会交付的议案C.调查委员会成员一般必须是全国人大代表,但是,在特定情况下,非代表的专家也可成为调查委员会成员D.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答案】 C13、下列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哪 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法律职业道德的 基本尺度、基本纲领和基本要求B.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作为确定 法律职业人员具体职业责任的法律依据C.由于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共同的,它们 就构成法律职业人员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D.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 则的要求有不同的内容【答案】 B14、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均实行严格责任B.《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产品缺陷实行严格责任,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C.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产品售出之日起计算D.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缺陷产品生产日期满十年后丧失【答案】 B15、下列哪一选项中的甲成立犯罪的未遂:A.甲欲杀乙,便劝乙晚上外出跑步,希望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
乙听从甲的建议,但并未被车撞死B.甲欲找仇人乙报仇,闯入乙的家中,发现乙不在家,于是扫兴而归C.甲使用装有子弹的枪支瞄准被害人欲射击,但由于天气寒冷枪栓被冻住而无法击出子弹,被害人幸免于难D.甲听说好友李某欲伤害他人,主动献上一把快刀,结果李某用该刀直接将他人砍死【答案】 C16、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预备立宪上谕》,随后进行官制改革,宣布“更定官制”,其原则是、( )A.君主立宪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文官制度原则D.行政兼理司法原则【答案】 B17、经常居所在广州的西班牙公民贝克,在服务器位于西班牙的某网络论坛上发帖诽谤经常居所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王某现王某将贝克诉至广州某法院,要求其承担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关于该纠纷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侵权人是西班牙公民,应适用西班牙法B.被侵权人的经常居所在新加坡,应适用新加坡法C.被侵权人是中国公民,应适用中国法D.论坛服务器在西班牙,应适用西班牙法【答案】 B18、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某教授下列哪项收入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师,获教育部颁发的奖金5000元B.在外兼课取得报酬9000元C.出版专业书一本,获稿酬2万元D.工资4000元【答案】 A19、国有甲公司领导王某与私企乙公司签订采购合同,以1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设备。
后王某发现,丙公司销售的相同设备仅为6万元王某虽有权取消合同,但却与乙公司老总刘某商议,由王某花6万元从丙公司购置设备交给乙公司,再由乙公司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甲公司经王某签字批准,甲公司将10万元货款支付给乙公司后,刘某再将10万元返给王某刘某为方便以后参与甲公司采购业务,完全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王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套取公款,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10万元B.王某利用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机会谋取私利,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C.刘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事后将货款交给王某,刘某行为构成贪污罪D.刘某协助王某骗取公款,但因其并非国家工作人员,故构成诈骗罪【答案】 C20、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灭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答案】 D21、下列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两名民警目睹超市收银员遭一男子连捅十多刀,在旁未及时制止,其行为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B.张某发现自己烧炭的窑洞中有被烧死的少年的尸体,随意丢弃在路边,这属于不作为的侮辱尸体罪C.李某在深山中发现弃婴,遂将其放置在民政局门口后离开,但后来无人救助,婴儿死去,李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D.王某发现考生作弊,让其退出考场,考生以自杀相威胁,王某仍执意让其退出考场,后考生果真跳楼自杀,王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答案】 A22、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韵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答案】 D23、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健全执法体系,完善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的治理机制C.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答案】 B24、李某伙同申某(13周岁)将被害女性王某骗至玉米地中,先后对王某实施奸淫但李某由于过度紧张,导致未能强奸既遂,申某成功得逞下列哪一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