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6685561
  • 上传时间:2023-1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1.3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议记》教案一、教材分析《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议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这篇文章以2020年5月为节点,总结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文章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思路清晰,内容全面,高屋建瓴,气魄宏大阅读时要注意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多角度、分层次的综合报道的这篇通讯主要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沿着内在思路,概述大量的人和事,并发掘其中的意义与价值,这就使得文章兼具宏阔和深刻之美;在叙述中,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使文章不仅充实、厚重,还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样的写法这篇文章既表现出对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又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既有对新时代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又有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在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三篇通讯,对通讯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是,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仅局限于感性认识,对于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带给我们哪些永恒的财富?这些问题是缺乏理性思考和深刻理解的三、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多角度分层次、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教学难点: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020年4月4日5时54分,天安门广场,国旗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升至顶端,国歌结束后又缓缓降下,降至距离旗杆顶端1/3的位置,深切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用最庄严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重。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那场全民参与的中国抗疫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积极抗疫,勇敢对抗病魔,终在短短的4个多月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住,让全国人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就是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去重温那一段恢弘壮丽的历史2.了解“钟华论”“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响力3.了解写作背景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1949年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4.了解“社论”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社论是带有指导性的声音,所以不同于学术论文,是不允许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和辩论的;社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文章,因为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带有权威性的坚守党性原则的评论文章,是不允许任意发挥个人意见的社论也不同于一般的文件和指令,它是从思想认识上阐明问题,把社会生活现象和重大时政问题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分析阐述,从而把受众的认识水平提升到政策的高度,从而具有高度的指导性所以说,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社论也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等),但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就是它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功能因此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才会把社论喻为“报纸的心脏”5.明确字音巍巍(wēi) 庚子(gēng) 荆楚(jīng) 肆虐(sì) 坚如磐石(pán)遏制(è) 铆足(mǎo) 夯实(hāng) 凛冽(lǐn) 屹立不倒(yì)脊梁(jǐ) 淬炼(cuì) 诠释(quán) 罹难(lí) 疟疾(nüè)溯源(sù) 谆谆(zhūn) 沉疴(kē) 不骛(wù) 挑衅(xìn)6.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概括各部分内容,并给每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一:领导力、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引领武汉挺过疫情国家力量,挺过疫情)二: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制度优势,八方支援)三: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中国精神,力量之源)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最为深切的抗疫感悟和必须牢牢坚守的价值取向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五:科学防治贯穿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的始终科学防治,贯穿始终)六:总结、反思抗疫的经验和教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七: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及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全球抗疫,中国担当)八: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从深重的苦难与磨砺中汲取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前进重焕生机,展望未来)7..课文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2020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历史事件,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报道的明确: 文章主体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从国家、人民、精神、理念、应对方法、国际合作等角度进行报道的8.作者安排课文主体部分的顺序的依据是什么?各部分的关系是怎样的?(1)依据是由宏观到具体,由内因到外因,突出了我们国家抗疫成功的主要因素2)党的领导是抗疫成功的根本保证;四面八方的支援与人民的不屈精神、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以及科学防治效果显著,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具体体现。

      抗疫的成功说明了我们国家的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合作抗疫虽是外因,但在战胜疫情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9.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作者通过这个标题要表达什么意思?(1)本文的标题由主副标题构成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是一个介词短语,副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则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2)这两个标题结合在一起,意思是2020年中国成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本文在叙述中运用了倒叙手法,请分析一下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①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单调②造成悬念,引发读者对文章的思考③倒叙打乱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11.文章第(三)部分为何写1938年外国记者在武汉拍的照片? 这幅照片展示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民众举着写有“不死”两字的旗帜作者以此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而引出下文对民族精神的讴歌12.作者在文中引述外国友人(如拉法兰、谭德塞)对中国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外国友人作为旁观者,其评价更为客观,作者引述他们的话使文章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13.赏析语言特色文章的语言颇为讲究,既善于引用或化用诗文典故、名言警句,也善于凝练整饬睿智的警句、金句,使得文章典雅厚重试就文章的语言展开赏析,写一篇语言鉴赏札记,不少于200字 作者在叙述中,善于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尤其是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例如,“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等富有诗意,给人以厚重感;“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语出古诗,凝练典雅,饱含深情;“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是革命导师的教诲,“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是外国著名作家的评价,“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是科学巨匠的论说,这些名言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团结就是力量,公道自在人心”等犹如格言,让人印象深刻。

      14.合作探究结合习总书记的相关讲话精神,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相关评论文章,理解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结合前面五篇文章的学习,探讨: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在内涵上是怎样一脉相承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团结、真诚合作、致力于民族发展大业的政党如预见革命的未来,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并提出发展的方向,说明革命领袖高瞻远瞩,有胆识、有魄力、有信心,能够让我们的国家有一个美好的未《长征胜利万岁》中长征精神的体现: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战中的插曲》以小见大,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别了,“不列颠尼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保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等精神《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虽然并不直接体现革命者的精神,但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与战争年代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

      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白衣战士、志愿者、岗位坚守者、八方驰援者,他们在疫情期间,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体现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担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之心,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他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对民族精神进行了崭新诠释,体现了新时代广大中国人民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发扬八、本课总结文章没有按照常见的顺序展开叙述,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带领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认识和理解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文章主体分八节,各有侧重第一节讲述抗疫斗争的根本保证是党中央的领导,第二节讲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这两节侧重政治层面,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性原因第三节讲述伟大的民族精神,第四节讲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两部分侧重精神理念层面,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精神引领第五节讲述科学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