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说课材料.doc
4页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沁县实验中学 温美英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第14章第一小结第三课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1、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在“勾股定理”之后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判断某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2、 学情分析 在我校提倡的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引导和探索,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和合作经验,但在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人人有所收获3、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并能进行简单运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过程,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体会勾股定理逆向思维所获得的结论,明确其应用范围和实际价值。
4、 教学重难点由于教材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着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和数学说理,认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学会运用这一结论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因此,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应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二、 说教法和学法为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及其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采用了我校的六环节教学法(一)创设情境:通过学生情境表演,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体会学习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明确任务 (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探索“试一试”中三个三角形的形状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讨论“思考”中的问题4、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你有哪些方法?目标要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可操作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要使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得到提高;而且目标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必须保证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这样的目标才具有实效性。
三)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要达到两个目的:1、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2、通过自学,发现疑难问题四)合作探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解决疑难问题,轻松完成学习目标,体现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五)展示反馈:1、展示“试一试”的结果,完成目标1.2、规律:较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 得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练习巩固:p49练习1.(完成教学目标1、2)小结: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判定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步骤:找出最长边;较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4、完成“导入”中的问题5、“思考”a2 +b2 <c2时,∠c所对的角是?a2 +b2 >c2 时,∠c所对的角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问题1、2的延伸)这一环节的设计,以达到两个目的:1、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2、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六)评价提升:已知Δ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1cm,BC= cm,CA=2cm求此三角形的面积(每组3号板演,组长进行打分评价)通过这一环节,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和评价能力。
作业设计:习题14.1节第6题板书设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逆定理 a2 +b2 =c2 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简单明了地体现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关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