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摄影之美学特征.doc
6页人物摄影之美学特征我们都知道摄影艺术源于生活并且超越生活我们可以通过抢拍和摆拍的方式来完成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观察、扑捉最佳的时机和角度的选择,还有光线的运用在作品中充分的去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摄影艺术不但拥有一切艺术共同的美学特征,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比如纪实性、现场性、形象性、艺术性瞬间性等等人像摄影是通过人物的姿态、动作、外贸和面部表情,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我们以 Karsh 的《丘吉尔像》为例Karsh 是加拿大著名的人像摄影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莫过于那张正要发怒的丘吉尔了当时的丘吉尔抽着雪茄烟神情闲散,与人们心目中的领导形象有些不相符于是 Karsh 走上前将他口中的雪茄烟从嘴里拿出来,这让丘吉尔吃了一惊,并且有些被 Karsh 的举动有些激怒了就在这一瞬间,Karsh 按下了快门,将这一瞬间及时的扑捉下来这张照片成了摄影师山最著名的影响之,也是英国人的精神象征这次的拍摄,是丘吉尔不再是头“狮子”了,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摄影跟绘画等其他的艺术不太一样,绘画可以通过个人的主观意识加以处理和修改而摄影艺术是瞬间的艺术、视觉艺术,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相结合的现代造型艺术。
摄影师所扑捉的形象不仅仅是简单可视的艺术形象,它也表达了摄影师的情感和思想,也是摄影师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尤其是人物摄影更能体现这一点人物摄影所表现的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具有直接、真实、具体、生动的特征让人们能从摄影作品中得到认知和感染,也算是最大的成功美是事物良性特征的协调性表现,在美学意义上美的定义是: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存在,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所以美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 包括社会形象、自然形象和艺术形象) 由此可见 ,就其本质而言,美并不是事物的某种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也不是意识、精神的虚幻投影,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作为艺术,摄影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纪实性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其纪实性作为主要特征、主要功能存在的对纪实性,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纪实就是拍摄真人、真事、真场景。
另一种观点认为,摄影的纪实性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意义,要反映事物的本质,还必须进行艺术的创造还有人提出纪实的广义性和狭义性,狭义性就是指“三真”的原则;广义性是指在创作中,只要选择的题材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典型性,作者就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对素材进行加工、提高还有一种被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是,纪实性作为摄影的本质属性是每一幅照片都具有的从广义上讲,每一幅照片都可以叫纪实摄影从狭义上讲,社会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应遵循纪录的真实性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拍摄摄影艺术的纪实性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摄影艺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准确地把被摄对象记录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成为真实、客观的记录历史与事实的物证另外一方面,摄影艺术的创作对于拍摄现场,有着极为明显的依赖关系,摄影者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物、正在发生的事件和人们周围的自然环境无论如何拍摄,它最根本的性质是纪实性的,这种纪实性会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二、现场性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和摄影创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摄影创作对于拍摄现场,有着极为明显的依赖性因此摄影艺术的创作构思,必须从现场环境、条件出发,并且受到现场环境、条件的制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艺术创作构思的过程就是对现场特定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选择和提炼加工的过程在摄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发掘,主题的酝酿,还是摄影艺术的造型手段的运用、处理以及对决定性瞬间的把握,都离不开对现场的细致观察现实生活纷繁复杂,拍摄现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想要创作出成功的摄影作品,那么在摄影创作过程中,既要善于适应和充分利用现场条件,也要善于突破现场条件的局限和制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只有这样,才能在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的时候仍具有清晰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既不会因为现场情况的突变而不知所措,也不会因为一味地等待预想情况的出现而错失良机三、瞬间性客观事物的发展无止无休,始终处在变化、运动之中,摄影艺术创作总是只能拍摄事物发展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个刹那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瞬息万变,许多珍贵的瞬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创作的机遇和契机显得十分重要一幅作品是否成功,在以抓取“决定性瞬间”为主的人像摄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等“偶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瞬间的发现,对瞬间的敏感性往往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突然发现” 、 “偶然拍到”的现象,这就需要摄影者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锻炼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突发情况、突发事件的把握能力,从而运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存在做出审美的判断。
这种“偶然”考验着摄影家的艺术功力和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美的判断能力,因此偶然中也体现着必然四、形象性无论是何种种类的摄影创作,都是以形象性为主要审美特征的,都要表现出作品中被摄对象所具有的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情绪、情感或思想等,都要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例如我国著名摄影家陈复礼拍摄的风光摄影作品《千里共婵娟》,作品取意于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美丽的太湖为背景,采用对称式的构图形式,营造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画般意境,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作品成功的原因是作者对形象性准确的艺术把握和运用由此可见,形象性对于摄影艺术的重要五、艺术性摄影作为艺术,正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性它的艺术性当然是本体美学特征之一摄影的艺术性前提,在于世界的艺术性,生活的艺术性摄影作品不能凭空产生,必然会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一切能显影的东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奇迹、智慧的结晶,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不论何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摄影艺术是以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影调、线条、色彩和光线这些摄影艺术语言,其特殊的审美作用,首先表现于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形式感、形式美感。
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感,是十分丰富的,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等我们从摄影艺术中,所获得的美感,是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的六、技术性摄影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之上的视觉造型艺术,自摄影诞生之日起,科技始终是摄影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础要素,摄影的发展史,是技术和艺术并行发展的历史现代科技是以照相机为主的摄影器材制造工艺和摄影技术技法不断前进的物质基础,自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开始,从湿版到干版,从黑白到彩色,从银盐到数字……每一次技术上的革新都为摄影家的创作带来了便利和变革一架小小的照相机,是几何光学、物理光学、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结晶,数字摄影时代的到来,更使摄影艺术的发展对于现代科技的依赖愈发强烈随着摄影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摄影艺术已经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拥有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段摄影艺术的创作必须在摄影家所使用的器材和掌握的摄影技术、技巧的限制下进行离开了摄影技术和技巧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任何绝妙的构思都是无法实现的摄影与其它艺术一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主观的能动作用反映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满足审美需求的创造。
摄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典型于生活、艺术于生活摄影艺术不但拥有一切艺术共同的美学特征,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艺术家正是运用摄影自身的独特的美学特征并结合自己主观的审美意识进行艺术创作,创作出符合审美规律,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感,给人以视觉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