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doc
8页标准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标准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 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14年5 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 颅术,实验组采用标准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收集两组 一般资料,观察研究对象在入院时以及入院后第1、2、3、4 周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完成标准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 GCS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入院时仅为(5. 530. 32)分, 术后第 1、2、3、4 周分别为(12. 880. 56)、(12. 930. 87)、(13. 090.75)、(14. 030. 45)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 伤患者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00例患者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25〜77 岁,平均年龄(50. 130.9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8 例,高层建筑意外坠落65例,重物击打伤47例,其他20 例;颅内血肿68例,急性脑肿胀6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32 例,硬膜外血肿35例。
实验组300例患者中,男160例, 女140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1.220. 75)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4例,高层建筑意外坠落52例,重 物击打伤32例,其他22例;颅内血肿56例,急性脑肿胀 6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50例,硬膜外血肿33例两组患 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岁[4];②经CT以及MRI诊 断确诊为STBIE5];③符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即格拉斯 哥昏迷评分(GCS) 5 min,单侧血肿中线移位>10 mm,同侧 或双侧脑室受压明显或闭塞、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④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6],患者对本 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既往神经系统病史,例如脑出血、 脑梗死、脑动脉瘤、PD等;②存在严重的复合伤患者[7]; ③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 患者1. 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取仰卧 位,头向健侧转30〜45在患者头下垫置枕头,根据患 者血肿、梗死灶部位采取额颖瓣、颖顶瓣、额瓣开颅减压, 骨窗大小为6 cmX8 cm,将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切除,行内外 减压术。
实验组采用标准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在全麻状态 下进行骨瓣开颅,开颅切口起自额弓上耳屏前,向后跨过耳 廓,经过顶结节至中线旁,向前止于前额发际内,顶部骨瓣 应旁开中线,充分显露额叶前部及颖叶底部,咬除颖骨靖, 以达到充分减压在距离血肿最近处的脑表面无血管区域向 脑内穿刺到达血肿区,在确定了血肿位置之后使用脑压板分 开脑组织与血肿腔,在直视视野下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 尽量不要损伤到边缘脑组织,彻底止血,去除骨瓣,骨窗面 积12 cmX12 cm,颖肌筋膜与脑硬膜松弛状缝合,置皮下引 流管并分层缝合切口术后抬高患者头部,同时保持患者呼 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 监控患者意识、瞳孔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全身支持疗法, 给予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药物治疗,加强脑保护药物的应 用,做好患者高热的控制,防止患者出现肺部、消化道感染 等并发症1. 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3、7天颅内压和手术疗效, 即良好、重残、中残、植物生存、死亡;观察研究对象在入 院时以及入院后第1、2、3、4周的GCS评分;分析600例 研究对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5 GCS评定标准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0〜30min,轻微头痛、 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 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中型:9〜12分, 伤后昏迷时间31 min〜12h,存在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体温、呼吸、血压、脉搏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 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重型:3〜 8分,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 迷,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明 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 颅内血肿;特重型:3分以下,脑原发损伤中,伤后昏迷深, 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已存在晚 期脑疝,主要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 已近停止。
1.6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信息经过数据收集及处理后,录入统计分析软 件数据库,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行统计学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 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 以P0. 05),术后第1、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中不仅仅需要早期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同时还 需要采用有效的综合治疗以及积极处理与预防并发症的方 式[14] o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促 进肠蠕动,减少肠道并发症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的可能 性患者因可能出现长期昏迷,为了能够促进颅脑损伤后神 经系统功能的恢复[15-16],利用药物改善患者脑血循环、 增强组织代谢、恢复细胞活力,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综上所述,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有效的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注意呼吸、循环支持等方 式,针对存在合并症的患者应该进行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在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处理与防治各种并发 症,在病情稳定之后可进行高压氧、针灸等综合治疗,有效 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在延缓生存时间 的基础上提高生存质量。
但是临床中需要注意的是尽早进行 诊断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综合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是 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参考文献][1] 黎开宇,李斌,陈昶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分析[J].当代医学,2012, 36 (1): 94-96.[2] 张涛•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 9 (1): 61-62.[3] 0strowski RP, Colohan AR, Zhang JH. Mechanismsof hyperbaric oxygen-induced neuroprotection in rat model of subarachniod hemrrhage[J]・J Cered Blood FlowMetab, 2005, 25 (5): 554-571.[4] 沈佳,杨渭林,裘申忠,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 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 科医学,2014, 33 (1): 3997-3999.[5] 王韧,顾奕,魏伟,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 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2011, 17 (11): 1512-1515.[6] 秦福创,何国龙,金许洪.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 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1, 16 (6): 815-816.[7] Vlodavsky E, Palzur E, Soustiel JF. Hyperbaric oxygen t herapy reduces neuro inf lamina tion and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the rat model of traumtic brain injury[J]・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2006, 32 (1): 40-50.[8] 张应春,时国兵•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手 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14): 8-10.[9] Tolias CM, Reinert M,Seiler R, et al. Nonnobaric hyperoxia-induced improvement in cerebral metabolism and reduction in intreicremie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 a prospective historical cohort-matched study[J]. J Neursurg, 2004, 101 (3): 435-444.[10] 赵德彬.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5例 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 (22): 131-132.[11] 刘文鹏,郑冬,方伟武,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 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梗死(附49例报告)[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 32 (10): 602-604.[12] 吴云龙.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 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7): 53-54, 57.[13] 王健平•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 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 33 (8): 502-503.[14] 张树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 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 51 (20): 160-161.[15] 王金标,刘家传,张永明,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23 (11): 1359-1360.[16] 巢淑波.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QT离散 度的临床意义[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4, 23 (3): 182-183, 186.(收稿日期:2016-03-06本文编辑:卫 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