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退牧还草规划.pdf
9页突泉县十二五退牧还草建设工程规划一、 基本情况1、 自然概况突泉县位于自治区东部,东经 120° 43′ 45″— 122° 10′ 00″ ,北纬45° 11′53″— 46° 5′ 12″ 西部与科尔沁右翼前旗交界,东部与吉林省洮安市为邻南北长113.5 公里,东西宽 40公里处于典型草原地带,气候干旱少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将利用过渡、沙化严重的草场围封起来,进行禁牧,减轻草场放牧压力,使项目区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突泉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北部多山,中部为低山丘陵,东南部地势平缓,西北部最高点海拔1392.1 米,东南部最低点 185.5 米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3.1% ,丘陵区占 40% ,平原区占26.9% 1.1、 气候条件突泉县气候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6 ℃,一月份平均气温- 15.9℃,七月份平均气温21℃,平均降水量369mm , 集中在 6-8月,年蒸发量 1972.19mm , 是降水量的 4.93倍无霜期 126天,年日照时数 2880.7 小时,≥10℃的活动积温2235 -2892℃,年平均风速每秒5.1米。
1.2、 土壤条件突泉县土壤有暗棕钙土、栗钙土、草甸土、黑钙土、黑土、沼泽土等六大类,土质相对比较肥沃1.3、 水资源本区由于依靠大兴安岭,河流较多,境内有蛟流河、他克吐河、哈拉沁河、大额木特河、小额木特河等8条河流,流域面积为5588 平方公里,还有较多封闭式碟形洼地和水泡子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埋藏浅,水质较好, 适合于农田灌溉和草场灌溉1.4、 草原植被突泉县草原植被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天然草原建群种主要有羊草、针茅、地榆等,草群较高,草质较好, 是良好的割草场和放牧草场南部平原区大部分草场已被开垦为农田,仅有零星小块草场分布由于草场利用过渡,退化沙化较为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2 、社会经济状况全县总土地面积为 720万亩,耕地面积 217万亩,草场总面积为 33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276万亩全县辖 6乡6镇,188个行政村,总人口 30.9万,农村人口 24.7万全县家畜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牧业机械化程度高,农牧民既有种植业经验,又有养殖业技术,全县人均收入在2800 元左右3、草原生态现状全县共有土地面积 720万亩,草地面积 33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47%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7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3%。
由于近年来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沙化,草群组成和结构变劣,草地植被稀疏,草质变差,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草地生产能力下降, 近年来,随着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二、退牧还草实施情况突泉县的退牧还草工程于2003 年开始实施,总规模为210万亩,补播80 万亩,国家累计下达工程投资4704 万元,项目涉及全县 12 个乡镇, 1147 户, 4462 人突泉县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县、盟区三级验收,建设工程质量达到了自治区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的验收标准,外业围栏安装质量较高,补播效果合格,内业档案齐全,管理规范1、工程取得的成效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实施以来,突泉县“立草为业、科学养畜”的观念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通过退牧还草、 发展舍饲养殖业,使突泉县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经济得到较大改善,提高了农牧民生活水平1.1 生态效益全县退牧还草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使自然植被得以休养恢复,动植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根据 2003—2008 年各项目区的监测结果,植被盖度由原来的30% 、提高到现在的70%,草群高度由原来的33厘米提高到现在的70 厘米,亩产干草由原来的40 公斤提高到现在的 95 公斤,草群结构、动植物种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在宝石镇项目区植物种类由原来的牧草品种单一增加到目前的多种,特别是优良都可牧草增多, 在该项目区多年不见的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又逐步的多了起来。
这些都说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1.2 社会效益1.2.1 、突泉县畜牧业建设的主体是草原,关键是畜牧业,出路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退牧还草、发展舍饲畜牧业,科学合理的利用草原,既抓住了主体,又抓住了关键,还在结构调整上有了较大的突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种养结构的调整, 从过去单纯的放养畜牧业及单一种粮的格局调整为发展舍饲养畜、肉鸡养殖、蔬菜大棚等各项设施农业上来,使农牧业经济趋于更协调、更合理的向前发展,实现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为牧而农、以种促养、以养增收,不仅使种植业由原来的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而且加大了优良牧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高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舍饲养畜、快速育肥出栏、优良畜种等技术措施的应用,使项目区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出栏率极大提高,项目区畜牧业经济呈现出“双增双提”的发展格局, 进而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退牧还草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带动3600 人就业,增加地方税收1261 万元1.2.2 、促进了草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自 2003 年以来,我县累计优质人工种草面积达24.85 万亩,青贮饲料种植、秸秆转化等技术在我县全面推广。
1.3 经济效益突泉县自 2003 年以来累计围封草场210 万亩,根据2009年监测数据,每亩增产牧草55 公斤,以每公斤0.5 元计算,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775 万元,项目区人均收入由2002 年的1900 元提高的 2900 元2、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现状与效果退牧还草禁牧牧围封是恢复天然草原植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突泉县从 2003 年开始实施禁牧围封,到2008年禁牧围封面积已达到 210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57.2% ,退牧还草禁牧项目区的产草量提高 3倍,牧草高度平均提高15厘米,盖度增加了 7个百分点, 载畜量提高 17% 以上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二、建设目标及地点:1、建设目标1.1、 围栏休牧:2012 年-2013 年围栏休牧每年实施30 万亩,共计 60 万亩;1.2、补播: 2012-2013每年 30 万亩,共计 60 万亩,补播品种为紫花苜蓿、沙打旺、柠条;1.3、建设棚舍: 2012-2015年每年 5000 户,共计 20000户;1.4、 建设人工种草:2012-2015 每年 50000 亩, 共计 200000亩2、建设地点2.1、选址原则:以村为基本建设单元,选址尽量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草原双权一制落实的草场。
2.2、建设地点:突泉镇、六户镇、宝石镇、永安镇、太东乡、学田乡、太和乡、太平乡、水泉镇三、具体做法1、加强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充分发挥草原建设、 机械等行业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农牧、发改、财政、扶贫、林业、监察、审计等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了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部门领导具体抓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全县总体规划,加快农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同时,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确保工程实施有章可循为了使项目区广大农牧民支持和配合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组成工作组,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 召开农牧民大会, 深入牧户家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进行广泛的宣传,增强了农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认识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利用GPS 定位系统全面完成退牧还草工程网围栏工程的作业设计工作,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规范项目管理工作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直接关系到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退牧户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政策性强、覆盖面广、建设期长的工作我县在保证退牧政策的公正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以实行退牧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举报制和审计制度为重点,增加项目实施的透明度。
对已经确定的退牧户及其补助和安置方案均在村级范围内张榜公布, 接受群众监督 不断总结前几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好的做法和经验,克服项目建设和管理中的不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对资金实行“三专一封闭”的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包括自治区下达的项目计划、批复、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招投标文件、合同书、退牧还草证、退牧还草合同等各种档案资料,并指定专人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3、加强草原执法力度随着“退牧还草项目”的深入实施,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已经步入新的阶段,我们在认真做好草畜平衡的监测、 核定、定期对草植被恢复状况进行监测等技术工作同时,加大了对非法占用和破坏草原行为的打击力度,把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确保了项目区生态有效恢复的成果4、加强科技服务,提高项目科技含量退牧还草项目是我县生态保护建设中最大的工程,情况很复杂,难度也最大,搞好技术支撑和服务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科技落实到项目的全过程,一是农牧业局与草原站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由草原站负责退牧还草工程技术服务工作, 成立专家组负责全县退牧还草工程技术咨询、培训和指导工作。
二是农牧业局和各项目区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加强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工作,帮助农牧民解决舍饲圈养、棚圈建设、 草原改良、 人工种草、 青贮技术、 饲草料加工、围栏建设、选种配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三是实行聘任制在项目建设中,切实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工作,实行聘任制,采取技术和任务双承包的方式,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签定承包合同,实行报酬与技术服务质量挂勾,奖优罚劣,坚持随时淘汰的动态管理制度附件:突泉县十二五退牧还草工程规划表突泉县十二五退牧还草工程规划表单位:万亩万户年度围栏补播人工种草棚圈建设备注2012 30 30 5 0.5 2013 30 30 5 0.5 2014 5 0.5 2015 5 0.5 合计60 60 20 2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