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七雄1.docx
5页第7课 战国七雄教材北京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侯秀平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课题第7课 战国七雄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识读和填充《战国形势图》,提高释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增强时空观念运用史料深入了解桂陵之战、胡服骑射和长平之战的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形势图》,熟练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通过问题探究、史料分析和辩论等方式,加深对桂陵之战和长平之战两个典型战例的了解,理解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社会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胡服骑射,深刻理解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的道理 通过对桂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剖析,认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角逐,既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人才的竞争,以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难点:辩证理解战争的作用和影响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春秋五霸,对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有了初步了解。
但对战国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辩证理解战争有一定困难,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缺乏全面了解,需要教师加以点拔引导五、学法指导:通过问题探究,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做事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基本线索是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局面的出现、演进和社会变化设计思路:以战争为主线,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以及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互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片段《战国七雄》,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简要了解战国七雄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感有一个初步认知二、探求新知:一、七雄初立结合《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并完成学案中的填图任务找一位同学上台将战国七雄的名称粘贴在挂图中的相应位置引导学生辨识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找出它们的不同点二、 七雄征战1. 桂陵之战:探究1 救不救?出示PPT:《桂陵之战形势图》,以动态的形式指出桂陵之战的开始而后设问: 假如你是当时齐国的谋臣,你将向齐王献何计策?说一说你的理由。
温馨提示:结合资料卡片1,以小组辩论的方式呈现)探究2 怎么救?假如你是当时的齐军主将,你将制定怎样的救赵方案?说出你的理由这场战役最终采用了哪种方案?体现了怎样的战术智慧?(温馨提示:结合资料卡片2进行分析) 马陵之战(略讲)简单介绍孙膑通过围魏救韩的战术,大败魏军,从此魏衰齐强2. 胡服骑射: 出示史料:(见资料卡片3)和图片,提出如下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和《战国形势图》,谈一谈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理由胡服骑射给当时的赵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3.长平之战讲故事:要求学生简要讲述成语纸上谈兵的故事揭密历史:提出质疑: 长平之战中,秦用反间计,赵母劝赵王不要起用赵括,说明赵括难以胜任赵王却一意孤行,坚持任用赵括为主将出击秦军难道这仅仅是因为赵王的昏庸吗?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温馨提示:结合资料卡片4进行分析) 三、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将战争置于战国这一时代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知识,通过探讨战国时期诸侯征战的目的、战争所需条件以及战争的影响,从军事、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概括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以及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通过认真观看视频,整体感知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线索学生独立完成了解三家分晋,理解战国时期政权层面的变化及其实质,即分封制崩溃结合资料卡片1和《战国形势图》,辩析齐国救还是不救的利弊,从而得出救赵的必要性首先结合当时形势独自设计救赵方案,而后依据资料卡片2分析得出救赵的最佳方案结合资料卡片3和图片,归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理由及其产生的影响理解赵武灵王改革进取的精神通过讲故事,了解成语纸上谈兵的由来运用史料(见资料卡片4)进行分析结论:双方的对抗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秦强赵弱注定了赵国的失败 结合教材第40页的图文资料加以分析理清战争与社会变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识图能力史地结合时空观念新旧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问题情景、史料论证,揭秘历史真相提高思辨力,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辨的能力,深刻体会人才和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胡服骑射,理解改革创新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史料实证能力理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课堂小结运用知识结构图与学生一起梳理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七国争雄的概况以及产生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小成语 大智慧】请结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一谈你对这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和纸上谈兵三个成语的理解师生互动,巩固提升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改革是强国之路,创新是立足根基谈想法说感悟,互动交流将成语典故引入生活提高概括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创新意识懂得“学史使人明智”的道理板书设计资料链接:资料卡片2:田忌欲引兵之赵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孙膑)曰:“……引兵疾走大梁(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资料卡片1:齐之技击(精锐部队)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重装步兵) ——《荀子·议兵篇》驺(zōu)忌子曰:“不如勿救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前356年,齐与赵会于平陆 ——《田齐世系》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夫魏氏并邯郸,其于齐何利哉?”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资料卡片4: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战国策·齐策二》王(秦王)……发年十五以上悉诣(前往)长平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资料卡片3:王(赵武灵王)曰:“……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资治通鉴》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如赵强……骑万匹……且秦之所畏害于天下者,莫如赵 ———《战国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