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期末卷.doc
9页2017-2018 学年上. 期 16 级期末考试"幼教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勒(lè)令 入场券(juàn) 横剖(pāo)面 捕(bǔ)风捉影B.模(mú)具 供应(jǐ) 隽(juàn)永 否(pǐ)极泰来C.憎恶(è) 胡同(tóng) 溯(sù)流而上 提纲挈(*ié)领D.踟(zhí)蹰 斟(shén)酌 怯(què)生生 闭目塞(sè)听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游弋广袤聒不知耻鸠占雀巢B.寥寂健硕词滥调众口铄金C.警诫隽永代桃僵烟销云散D.喜雀旖旎急于求成人才挤挤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亭说:"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4.依次填入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她像坐在一片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A.一大堆 银白 洁白 升起B.一大片 洁白 洁白 笼起C.一大堆 洁白 银白 笼起D.一大片 银白 洁白 升起5.以下各项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放下包袱,开动机器〔2〕屋里静极了,就是掉到地上一根针,也会听的清清楚楚〔3〕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帐,风雷中,満耳坚决的誓言〔4〕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呢?A.比喻 夸 对偶 设问B.夸 夸 排比 反问C.比喻 比喻 夸 设问D.比喻 夸 对偶 反问6.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B.他表达了一个未成年的工人的女儿误入歧途的故事C.为了杜绝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平安的教育D.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7.以下作家、作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从文——"祝福"——祥林嫂B.司马迁——"鸿门宴"——焦仲卿C.铁凝——"边城"——香雪D.犁——"荷花淀"——水生嫂8.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汉时期约 500 年间的诗歌 305 篇。
B."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C."诗经"容上可分为风、雅、颂三局部D. "诗经"六义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9.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对她们的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②"我有句要紧话得和他说〞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④"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有什么看头啊!〞A. 精明细心 胆大爽朗 慎重小心 忸怩温顺B. 精明细心 忸怩温顺 慎重小心 胆大爽朗C. 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慎重小心 忸怩温顺D. 慎重小心 忸怩温顺 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10.以下对课文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沁园春·","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容无关;"〞是标题,提醒了有关容B."反对党八股"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容,说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C."荷塘月色"是一篇典雅的写景抒情小说月夜欣赏荷塘,塘中有荷花,塘边有树木,遍地是月辉作者着力描绘这特定气氛的景象,创造了一种清静、幽暗、朦胧的境界。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自己与*公比美的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说明国君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批评建议,才可以兴国的道理11.以下选项对"荷塘月色"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12.幼儿文学主要是供〔 〕岁的学龄儿童阅读的文学A.0—15 B.3--6、7C.6、7—11、12 D.11、12---1813.以下国家,没有被列为语言三大发祥地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希腊 D.印度14.以下关于幼儿文学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幼儿读物虽然也有适合于幼儿的特点,但它并非都有文学属性B."文字〞是幼儿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
C.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D.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承受的文学15.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作家是〔〕A.贝洛 B.安徒生 C.格林兄弟 D.卡洛·科洛迪16.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写的〔 〕A."睡美人"B."爱丽丝漫游奇境记"C."丑小鸭"D."灰姑娘"17.幼儿文学的功能不包括〔 〕A.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开展B.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C.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D.传递社会的道德规18.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 思维的作者是〔〕A.格林兄弟B.皮亚杰C.叶圣D.夸美纽斯19.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不包括〔〕A.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B.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C.幼儿文学是突出形象的审美文学D.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20.在 1921 年创作第一篇童话"小白船"的作者是〔〕A.鲁迅B.红樱C.叶圣D.科洛迪二、简答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21.简述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22.简述幼儿童话的特点23.简述幼儿图画故事的特点24.简述儿歌的特点三、阅读和理解〔每题 2 分,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5~27 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兴旺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①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②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③然而我们终究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④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拟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⑤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 "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25.文中提到中国历史的几个时代,据文意,概念对应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乱世=没有奴隶规则的时代B.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兴旺时代=汉族中兴时代C.第三样时代=百姓争到人的价格的时代=百姓当家作主的时代D.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乱世=厘定奴隶规则的时代26.对本段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将其分为两个时代,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B.鲁迅还锋利地挖苦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性传统如本段中的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和战争中避难的百姓就是这种国民性,无形中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专制主义C.鲁迅说:"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其实文中已作了答复,"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D.这段文字披情入理,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入里的理性认识,融入到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的憎恨之中,融入到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的巨情和挖苦批判之中,融入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之中27.作者对"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国历史概括为哪两个时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8~30 题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园的一局部,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立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假设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28.有人对"废墟,不愿永久停泊〞中的"废墟〞有以下几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指荒废了的地方 B. 指圆明园C.指凝固的历史 D.指已荒废了的圆明园29.选文选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