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三人制裁判法简介.docx
7页篮球三人制裁判法简介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简介 一、说明 在11019年国际篮联中心局会议上通过决议,将于2000年奥运会之后在国际篮联举办的 正式竞赛中实行三人制裁判法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篮球裁判员及早了解和驾驭三 人制裁判法,中国篮球协会在今年4月举办的全国男篮乙级联赛和全国男篮甲B联赛中首次 实行了三人裁判制,并在赛前举办了学习班,还将逐步在全国其它竞赛中推行二、术语 前导裁判:意为裁判员的位置在端线 中心裁判:意为无球位置内的外侧裁判,站在罚球线延长线上步远和罚班干部圈顶部 的中路上中心裁判可站在记录台同侧或对侧 追踪裁判:意为站在离中场线最近的外侧裁判,在28英尺线的旁边假如出现进攻转 换,追踪裁判将成为新的前导裁判追踪裁判可站在记录台的同侧或对侧 28英尺线:是从端线沿边线向中线量出28英尺〔约8.5米〕所得出的线,全场共有四条 轮转:意为在活球的状况下,球的位置确定前导裁判发动轮转,前导裁判向球侧的移 动吩咐追踪裁判和中心裁判变更位置当球换边时完成此轮转 交换:当一位裁判员宣判犯规或违例天成死球时出现。
球侧:从端线到端线,〔以球篮为中心点〕把球场划分为两局部,在进攻队的前场球 所在的位置为球侧 强侧:前导裁判的位置确定强侧 弱侧:前财裁判的对侧 记录台一侧:记录台所在位置一侧 记录台对侧:记录台所在位置的对面 三、根本原那么 在任何状况下,三位裁判之间必需保持宽广的三角形,面对场内监控全部队员 宣判犯规的裁判员向记录台报告犯规后,他必需移动到记录台对面的位置上,因此, 前导裁判员和靠近记录台的裁判员不宣判犯规不换位,如宣判犯规那么要和记录台对面的裁 判员换位;而记录台对面的裁判员宣判了犯规不换位,不宣判犯规那么要和宣判犯规的裁判 员换位 执行罚球的裁判必需面对记录台,他确定是宣判犯规的裁判,也必须成为中心裁判 裁判员宣判了犯规,他只要跑出人群就可以向记录台报告,而要换位的裁判员那么要慢 慢地移向新的校内并捡球,另一裁判员那么应选择一适宜位置,监控全部队员直到向记录台 作出报告的裁判员转身视察队员为止 掷前场时,前导裁判员应位于篮板与球之间;掷后场端线球时,追踪裁判那么应位于边 与球之间 正常攻守转换时,三位裁判员的换位原那么是,追踪 → 前导、中心 → 中心、前导→ 追踪。
裁判员们要始终知道:〔1〕球的位置;〔2〕其他裁判员的位置;〔3〕 队员们 的位置 四、裁判员的落位与移位 前导裁判 应落于端线外1-2米处,保持一宽广的视角; 一般状况下应在罚球线梯形线与端线的两交点之间〔6米〕移动,为了找到更好的视察角度 ,在特别 状况下也可越出此范围; 当球罚球线以上,从强侧转移到弱侧时他那么要快速移动到另一侧,以获得最正确的视察 位置; 一般状况下,他应与追踪裁判在同一侧; 他应依据球的位置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发动裁判员们的轮转; 正常的攻守转换时,他成为新的追踪裁判 追踪裁判 一般状况下,他在有球一侧的28英尺线旁边移动; 通常与前导裁判在一侧; 当中心裁判移动换位后,他移动到同侧中心裁判的位置上; 正常的攻守转换时,他成为新的前导裁判 中心裁判员 通常在无球区; 移动范围在罚球线延长线与罚球区弧顶之间; 始终是罚球的执行者; 正常攻守转换时仍为中心裁判 三人篮球赛一人制裁判法 1 竞赛程序 1.1 赛前程序1.1.1 记录台与球队席区域1.1.1.1 记录台设在半块篮球场地篮架右侧〔球篮向着场内的方向〕边线外至少2米的居中位置。
当运用一个标准篮球场的两个半场同时竞赛时,为保持统一性,记录台那么设在任一相宜的同一侧的边线外1.1.1.2 记录台设在半块篮球场地篮架右侧边线外时,记录台左侧为主队席区域,右侧为客队席区域当运用一个标准篮球场的两个半场同时竞赛且记录台设在同一侧边线外时,靠端线一侧为主队席区域,靠中线一侧为客队席区域记录台前面设置两个替换座位或记录台左右侧各设置一个替换座位〔图1、图2〕 图1 图21.1.1.3 记录台人员的位置从靠近中线一侧起先依次是:记分员、计时员和14秒钟计时员 1.1.1.4 球队席区域放置六个人数的长凳或椅子,供领队、教练员和运发动就坐不允许与竞赛无关人员就座 1.1.2 赛前介绍1.1.2.1最少在预定的竞赛起先时间之前非常钟,记分员要负责核实双方球队的人员名单及面审双方球员,并将双方的人员名单登记在记录表上同时,记分员应催促双方教练员供应该队的首发三名球员名单1.1.2.2赛前四分钟时记分员鸣响信号,双方球队人员在球队席区域前面对球场沿边线站好临场裁判员在记录台前面边线面对球场站立1.1.2.3 记分员按主队、客队的依次分别介绍球员、教练员和领队;球员、教练员和领队那么跟随介绍从球队席区域处进入球场,两队各列一排相对站立〔主队站罚球线处,客队站中圈的半圆线前〕。
1.1.2.4 记分员宣告双方相互致意、交换纪念品;记分员宣告双方向观众致意 1.1.3 赛前练习1.1.3.1 介绍仪式后,记分员鸣响信号并宣告“练习三分钟” 1.2 竞赛起先1.2.1 三分钟练习后,记分员鸣响信号并宣告“双方球员退场、竞赛起先” 1.2.2 记分员介绍临场裁判员姓名和级别临场裁判员向观众致意1.2.3 临场裁判员鸣笛招呼双方竞赛球员进场临场裁判员持球进入球场至罚球圈距记录台远端的圈外,面对记录台站位1.2.4 临场裁判员确定双方跳球球员,待各球员落位不动后,进入罚球圈打算跳球临场裁判员在罚球圈内在双方跳球球员之间将球垂直抛起,经其中任一跳球球员合法拍击后,记录台裁判员确定竞赛起先 2 临场裁判员的移动 2.1 跳球后的移动2.1.1 跳球后,在不与球员发生碰撞和不影响竞赛的前提下,适时、快速地向后移动至记录台对面的“A”点〔图3〕,或依据竞赛状况先向侧后的端线方向移动至适当位置,待跳球后双方球员落入正常的攻守位置后,再移动至“A”点或“E”点,进入正常的视察位置 图3 2.2 根本移动范围、区域与移动路途2.2.1 竞赛进展中,负责对整个球场区域内持球与无持球球员违犯行为的判罚。
为能清晰地视察到竞赛区域内的全部违犯状况,须以围绕攻防区域的外周边面对球场区域进展移动 2.2.2 五个根本位置2.2.2.1 从跳球后的第一个位置“A”起先,按中线-同侧边线-端线的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排列“B”、“C”、“D”、“E”共五个根本位置2.2.2.2 “A”为罚球线延长线靠近记录台对侧的边线处;“B”为在攻防区域进攻方向后面的中路区域上;“C”为罚球线延长线靠近记录台同侧的边线处;“D”、“E”两位置在端线外限制区线两侧延长线的外侧〔图4〕 D E C A B 图 4 2.2.3 移动路途 2.2.3.1 围绕攻防区域的外周边所做的移动就是临场裁判员的移动路途。
除跳球后须先移动至“A”位置外,其它位置移动无固定方向、依次和程序要求2.2.3.2 在竞赛进展中,围绕攻防区域的外周边进展移动的过程中,可从一个根本位置移动到左右两侧任一个相邻的根本位置,亦可沿一个方向连续移动多个根本位置,且可折反再向相反的方向连续移动多个根本位置2.2.3.3 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相邻根本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式和移动路途的种类也不同一般状况下,在端线外的移动通常用直线;在球场区内的移动多用弧线,辅以直线移动;特殊状况时,为快速到位,可用直线移至下一根本位置2.2.3.4 以各种脚步动作进展移动,但在各种脚步动作的移动中,上身躯干局部必需始终朝向球场区,在视察球的同时,须将竞赛状况全部纳入自己的视野范围内2.2.3.5 五个根本位置形成一个近似不标准的“五边形”,而在竞赛进展中,围绕攻防区域的外周边实际所做的直线或弧线的移动,其路途近似不标准的“半圆形”线路〔见图5和图6〕 图5 图62.3 各根本位置的移动2.3.1 在“A”、“B”、“C”三个根本位置进展视察的过程中,身体朝向球和球场区,跟随球的转移和竞赛的进展,围绕根本位置向左、向右、向前进展多向的移动各个方向的移动距离应在1至2米的距离之内。
向前移动时,通常在投篮、篮下攻防等必要的状况下进展而向前移动后,必需随时能够撤出2.3.2 在“D”、“E”两个根本位置做移动时,采纳在端线长度的范围内横向移动,尽可能不进入球场内;特别状况时,为扩大视野范围,可在球区处的端线外做向后“深端线”移动〔见图7〕 图7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