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的养殖管理与形态管理知识特征(powerpoint 60页).pptx
62页l l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l l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l l现生麝属动物在全世界共有现生麝属动物在全世界共有5 5种,即种,即原麝、马原麝、马麝、林麝、喜马拉雅麝和黑麝,麝、林麝、喜马拉雅麝和黑麝,主要依据头骨主要依据头骨的量度以及染色体的异同来进行分类的量度以及染色体的异同来进行分类l l现生麝属动物都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并且大部现生麝属动物都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并且大部分产于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该属分布的中心分产于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该属分布的中心l l麝香为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麝香为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是四大动物,是四大动物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一、分类与形态特征l l麝属都是体形较小的偶蹄目动物,麝属都是体形较小的偶蹄目动物,与其他鹿类相区别的与其他鹿类相区别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雄兽和雌兽均有胆囊;雄兽有香囊;雄兽和雄兽和雌兽均有胆囊;雄兽有香囊;雄兽和雄兽和雌兽均有胆囊;雄兽有香囊;雄兽和雄兽和雌兽均有胆囊;雄兽有香囊;雄兽和雌兽都没有角;第一门齿之间没有空隙,雄兽有獠牙;雌兽都没有角;第一门齿之间没有空隙,雄兽有獠牙;雌兽都没有角;第一门齿之间没有空隙,雄兽有獠牙;雌兽都没有角;第一门齿之间没有空隙,雄兽有獠牙;头骨上没有泪窝、头骨上没有泪窝、头骨上没有泪窝、头骨上没有泪窝、 眼下腺,也没有眼下腺,也没有眼下腺,也没有眼下腺,也没有 足足足足 腺,仅有尾腺。
腺,仅有尾腺腺,仅有尾腺腺,仅有尾腺l l1、喜马拉雅麝、喜马拉雅麝l l 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的亚东、樟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的亚东、樟木、吉隆等地,以及国外尼泊尔、锡金的接壤地木、吉隆等地,以及国外尼泊尔、锡金的接壤地区,区,是喜马拉雅山系的特有种是喜马拉雅山系的特有种l l它的体形较大,体长为它的体形较大,体长为7892cm7892cm,体重,体重1115kg1115kg背部及体侧棕褐色,背部及体侧棕褐色, 臀部为鲜艳的黄白臀部为鲜艳的黄白 色头部宽短,吻色头部宽短,吻 宽,耳尖较圆上宽,耳尖较圆上 下唇和耳的内侧均下唇和耳的内侧均 为白色,眼圈为棕为白色,眼圈为棕 黄色,没有颈纹黄色,没有颈纹l l2、黑麝、黑麝l l又叫褐麂、黑獐子又叫褐麂、黑獐子我国的特产动物我国的特产动物,分布区仅,分布区仅限于云南北部的贡山、高黎贡山和西藏东南部的限于云南北部的贡山、高黎贡山和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墨脱、米林、林芝、波密等地察隅、墨脱、米林、林芝、波密等地l l体长为体长为70-80cm70-80cm,体重,体重7-9kg7-9kg身上被有粗硬、疏身上被有粗硬、疏松的体毛,长度可达松的体毛,长度可达2cm2cm左右。
通体都是黑褐色左右通体都是黑褐色或深褐色,没有颈或深褐色,没有颈 纹,仅背部的中央纹,仅背部的中央 沾有一些不规则的沾有一些不规则的 微黄色,另外头后微黄色,另外头后 的颈背处有一个稍的颈背处有一个稍 宽而模糊的淡黄色宽而模糊的淡黄色 半圆环l l3、马麝(西麝)、马麝(西麝)l l也叫香子、高山麝也叫香子、高山麝马麝是我国的特产马麝是我国的特产,产于西,产于西北、西南的高原高山区,包括甘肃、青海、四川、北、西南的高原高山区,包括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云南、西藏等省区l l体形比原麝稍大,体长为体形比原麝稍大,体长为75-90cm75-90cm,肩高,肩高50-60cm50-60cm,体重,体重8-15kg8-15kg通体棕褐色或黄褐色,体如山羊,通体棕褐色或黄褐色,体如山羊,耳朵直竖,耳朵直竖, 吻部较长,尾短吻部较长,尾短 而细幼兽身上而细幼兽身上 有斑,成兽无斑有斑,成兽无斑 或颈部略保留少或颈部略保留少 数斑点,吻长,数斑点,吻长, 有颈纹l l4、原麝(北麝)、原麝(北麝)l l在我国产于东北、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在我国产于东北、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安徽等省区,可分为东北原麝和安徽原麝。
估计安徽等省区,可分为东北原麝和安徽原麝估计数量不足万头数量不足万头l l体高体高55cm55cm,体长,体长85cm85cm左右,体重左右,体重8 812kg12kg毛色较深,为暗褐色,背部有六行肉桂黄色斑点,吻较深,为暗褐色,背部有六行肉桂黄色斑点,吻短,有颈纹尾短,不外露身上有短,有颈纹尾短,不外露身上有4545纵行肉纵行肉桂色斑点颈纹白色桂色斑点颈纹白色l l5、林麝l l林麝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西藏、青海、林麝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西藏、青海、林麝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西藏、青海、林麝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贵州林麝体型小,体长甘肃、贵州林麝体型小,体长甘肃、贵州林麝体型小,体长甘肃、贵州林麝体型小,体长7080cm7080cm7080cm7080cm,高高高高50cm50cm50cm50cm,体重约,体重约,体重约,体重约9kg9kg9kg9kg,是主要养殖种类是主要养殖种类是主要养殖种类是主要养殖种类l l林麝前肢短、后肢长,能攀上斜树,其所产林麝前肢短、后肢长,能攀上斜树,其所产林麝前肢短、后肢长,能攀上斜树,其所产林麝前肢短、后肢长,能攀上斜树,其所产麝香为上品。
林麝毛色较深,四肢下部前面麝香为上品林麝毛色较深,四肢下部前面麝香为上品林麝毛色较深,四肢下部前面麝香为上品林麝毛色较深,四肢下部前面灰棕色,后部浅褐色,眼下有两条白色或黄灰棕色,后部浅褐色,眼下有两条白色或黄灰棕色,后部浅褐色,眼下有两条白色或黄灰棕色,后部浅褐色,眼下有两条白色或黄白色毛带,直达胸部幼麝背部有斑点,长白色毛带,直达胸部幼麝背部有斑点,长白色毛带,直达胸部幼麝背部有斑点,长白色毛带,直达胸部幼麝背部有斑点,长成后消失成后消失成后消失成后消失 三、麝的生物学特征三、麝的生物学特征 1 1 1 1、麝的栖息环境、麝的栖息环境、麝的栖息环境、麝的栖息环境(1 1)属山地森林动物)属山地森林动物l l可生活在温带、亚热带、亚寒带,属山地森林动物,可生活在温带、亚热带、亚寒带,属山地森林动物,多数生活在海拔多数生活在海拔1500150040004000米的阔叶林、灌木丛、米的阔叶林、灌木丛、针阔混文林和高山草原中针阔混文林和高山草原中2 2)有比较固定的生活区域)有比较固定的生活区域l l麝有比较固定的生活区域,其活动、休息、觅食等麝有比较固定的生活区域,其活动、休息、觅食等有一定的路线和地方;有一定的路线和地方;l l麝不轻易变动栖息场所,即所谓的麝不轻易变动栖息场所,即所谓的“ “舍命不舍山舍命不舍山” ”。
3 3)季节性的垂直迁徙活动)季节性的垂直迁徙活动l l天气热时在山顶,寒冷时下山,故有天气热时在山顶,寒冷时下山,故有“ “七上八下九七上八下九归巢归巢” ”之说2 2 2 2、麝的生活习性、麝的生活习性、麝的生活习性、麝的生活习性(1 1)晨、昏和夜间活动)晨、昏和夜间活动l l人工饲养条件下,白天多卧于墙边、舍内或僻静人工饲养条件下,白天多卧于墙边、舍内或僻静处反刍、打盹处反刍、打盹2 2)生性胆怯、急躁)生性胆怯、急躁(3 3)嗅觉、听觉、视觉灵敏)嗅觉、听觉、视觉灵敏(4 4)性情孤僻,独居,无群性)性情孤僻,独居,无群性l l麝独居不成群,行动循熟途一般只有在发情期麝独居不成群,行动循熟途一般只有在发情期才能看到一公一母在一起,或两只公麝追逐一只才能看到一公一母在一起,或两只公麝追逐一只母麝,而非繁殖期多单独活动、觅食、休息母麝,而非繁殖期多单独活动、觅食、休息l l仔麝只有吃奶时才与母麝在一起,吃完奶就去休仔麝只有吃奶时才与母麝在一起,吃完奶就去休息,很少跟随母麝息,很少跟随母麝5 5)好咬斗)好咬斗3 3、麝的天敌、麝的天敌l l麝几乎无抵御任何肉食性动物侵害的能力在受到侵害惊吓时逃离,靠快速奔跑躲避敌害。
4 4、麝的食性、麝的食性l l食性较广,以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种子、菌类、苔藓等为食最喜吃的是山挂面(松萝)5 5 5 5、麝的泌香特性、麝的泌香特性、麝的泌香特性、麝的泌香特性l l雄麝周岁开始麝香腺便分泌一种乳白色液体,以后每雄麝周岁开始麝香腺便分泌一种乳白色液体,以后每雄麝周岁开始麝香腺便分泌一种乳白色液体,以后每雄麝周岁开始麝香腺便分泌一种乳白色液体,以后每年年年年5 5 5 58 8 8 8月份便开始周期性地分一次月份便开始周期性地分一次月份便开始周期性地分一次月份便开始周期性地分一次l l雄麝泌香时,显得精神异常兴奋,拒食停便,睾丸肿雄麝泌香时,显得精神异常兴奋,拒食停便,睾丸肿雄麝泌香时,显得精神异常兴奋,拒食停便,睾丸肿雄麝泌香时,显得精神异常兴奋,拒食停便,睾丸肿胀,阴囊下垂并红润发亮,香囊膨大,有香液溢出,胀,阴囊下垂并红润发亮,香囊膨大,有香液溢出,胀,阴囊下垂并红润发亮,香囊膨大,有香液溢出,胀,阴囊下垂并红润发亮,香囊膨大,有香液溢出,其味浓郁其味浓郁其味浓郁其味浓郁l l乳白色液先是极腥臭的糊状物约经乳白色液先是极腥臭的糊状物约经1 1个半月泌香结个半月泌香结束后,采食等行为恢复正常,香腺组织分泌的乳白色束后,采食等行为恢复正常,香腺组织分泌的乳白色豆腐渣状物逐渐变干为褐色或咖啡色的香气袭人的麝豆腐渣状物逐渐变干为褐色或咖啡色的香气袭人的麝香块或麝香粒。
香块或麝香粒l l一头雄麝可连续产香一头雄麝可连续产香2020年,年,在在在在3 3 3 313131313岁是雄麝分泌麝岁是雄麝分泌麝岁是雄麝分泌麝岁是雄麝分泌麝香的高峰期香的高峰期香的高峰期香的高峰期一头雄麝,年产湿香约一头雄麝,年产湿香约1414克,含干香克,含干香8 8克多,最高可年产湿香克多,最高可年产湿香26.826.8克三、麝的繁殖1 1、捕捉、捕捉、捕捉、捕捉(1 1)猎狗追逐捕捉)猎狗追逐捕捉)猎狗追逐捕捉)猎狗追逐捕捉l l猎人发现麝的新鲜粪便,足迹或在矮树桩上遗下猎人发现麝的新鲜粪便,足迹或在矮树桩上遗下猎人发现麝的新鲜粪便,足迹或在矮树桩上遗下猎人发现麝的新鲜粪便,足迹或在矮树桩上遗下的蜡状分泌物时,将猎狗放出,猎人随后追逐,的蜡状分泌物时,将猎狗放出,猎人随后追逐,的蜡状分泌物时,将猎狗放出,猎人随后追逐,的蜡状分泌物时,将猎狗放出,猎人随后追逐,使麝被迫上树使麝被迫上树使麝被迫上树使麝被迫上树l l由于麝极度怕狗而不注意人,即用竹竿或林枝将由于麝极度怕狗而不注意人,即用竹竿或林枝将由于麝极度怕狗而不注意人,即用竹竿或林枝将由于麝极度怕狗而不注意人,即用竹竿或林枝将大小固定的绳套(不用活套)套到麝的颈上,然大小固定的绳套(不用活套)套到麝的颈上,然大小固定的绳套(不用活套)套到麝的颈上,然大小固定的绳套(不用活套)套到麝的颈上,然后将麝拉下树干即刻抱捉。
后将麝拉下树干即刻抱捉后将麝拉下树干即刻抱捉后将麝拉下树干即刻抱捉l l捉住后放入背篓中,置林荫处休息,让人与麝隔捉住后放入背篓中,置林荫处休息,让人与麝隔捉住后放入背篓中,置林荫处休息,让人与麝隔捉住后放入背篓中,置林荫处休息,让人与麝隔离,待其安静后,再送往临时设立的基点离,待其安静后,再送往临时设立的基点离,待其安静后,再送往临时设立的基点离,待其安静后,再送往临时设立的基点l l此法对麝的机体损伤轻,麝的存活率高此法对麝的机体损伤轻,麝的存活率高此法对麝的机体损伤轻,麝的存活率高此法对麝的机体损伤轻,麝的存活率高2 2)架设绳套捕捉)架设绳套捕捉)架设绳套捕捉)架设绳套捕捉l l利用麝循熟途活动的习性,根据麝足迹,留痕的利用麝循熟途活动的习性,根据麝足迹,留痕的利用麝循熟途活动的习性,根据麝足迹,留痕的利用麝循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