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ali****an
  • 文档编号:265459793
  • 上传时间:2022-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传递细胞:A结构特点:初生壁具有次生性的内突生长,形成指状、鹿角状突起,使质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原生质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胞间连丝发达,核多样,细胞器丰富(1.5分)B部位:出现于溶质短途密集运输的部位,如小叶脉、节和花序节部、分泌结构、子叶、胚乳、胚柄、中央细胞和反足细胞、珠被绒毡层和伴胞等(1.5分)C.功能: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高效的传递和运输能力(1分)2.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A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5分)B细胞表现为染色质降解,核DNA形成寡聚小体片段,细胞质浓缩,内质网成泡状,具自溶作用,主动耗能(1.5分)C根毛死亡,管状分子死亡,大孢子退化,叶的衰老等都属于编程性死亡它以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的相对平衡,是长期演化的结果(1分)3.细胞编程性死亡:A指在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B细胞表现为染色质降解,核DNA形成寡聚小体片段,细胞质浓缩,内质网成泡状,具自溶作用,主动耗能(2分)C根毛死亡,管状分子死亡,大孢子退化,叶的衰老等都属于编程性死亡。

      它以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的相对平衡,是长期演化的结果(1分)3.外胚乳:A 种子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胚珠的珠心、珠被组织不被完全吸收而消失,有部分残留,构成外胚乳(1.5分)B 外胚乳是补充胚乳的一种附属贮藏组织,是演化位置较高的次生性状(1.5分)C 外胚乳可以与胚乳并存,如芡的种子等(1分)4.双受精:A 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释放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或受精卵),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1.5分)B意义: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它使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恢复了亲本原有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具有父母双亲的遗传特性,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1.5分)C 三倍体的胚乳也具有双亲的的遗传特性,为胚发育提供营养,促进植物的生活力和适应性(1分)5.雄性生殖单位:A 有的植物的两个精细胞与营养细胞在生殖过程中在功能上是作为一个统一的传送单位(1分)B 较大的一个精子与营养核联结,含质体少,含线粒体多,较小的精细胞与较大的精细胞联结,含质体多,含线粒体少,这是精子的二型性较大的精细胞多与中央细胞结合,较小的精细胞多与卵细胞结合(2分)。

      C如白花丹的雄性生殖单位(1分)1.人工种子:A 利用植物在组织培养中具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性,把胚状体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有种子的机能,并能播种于田间(2分)B胚状体是由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产生的一种类似合子胚的结构,经过系列发育,可长成植物体(1分) C 人工种子具有三层结构,种皮是有机膜,其内为营养物质及激素,最内为胚状体或芽体(1分)2.原套——原体学说:A、被子植物茎顶端的外部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行垂周分裂以增加表面积,而不增加细胞层数原体:原套里面的多层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各方向的分裂,以增加体积而使茎的顶端扩大(1分)B、原套、原体各有自己的原始细胞原套的原始细胞位于茎尖中轴位置,其衍生细胞一部分留在顶端仍为原始细胞,其表层分化成原表皮进而发展为表皮,其余的形成茎端周围的细胞,与原体细胞一样,并没有预定的分化方向,这是与组织原学说的重要区别原体的原始细胞在原套原始细胞之下,它衍生细胞有的加入到原体下面,有的加入到轴中央,有的加入到周围部分(2分)C、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原套有2层细胞,如碗豆属,或4-5层细胞单子叶植物只有1-2层细胞,如玉米裸子植物无原套原体结构,其最外层可进行平周、垂周分裂,把细胞加入到茎周围和内部的组织中,如松柏类(1分)。

      4.雌性生殖单位:A 由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组成,作为一个结构单位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接收花粉管,释放精子到雌配子体的接受部位,实现雌雄配子的融合(1分)B 雌性生殖单位的结构有助于双受精的成功,雌雄性细胞在精子到达的位置通常没有细胞壁,排除了配子融合的障碍(2分)C 卵核与中央细胞的极体的相向贴近,保证了两种融合的同时进行(1分)1. 质膜系统:质膜是生活细胞原生质外表与细胞壁紧密相连接的一层薄膜,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和稳定细胞内环境及选择透性,控制细胞物质内外交流和信息传递等构成细胞的膜种类很多,质膜包在外层又称外膜,质膜以内的核膜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称内膜,外膜和内膜统称生物膜,在功能上它们相互联系成为统一的整体,称膜系统2. 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3.异形叶性: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同一植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出现不同形状的叶,这种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叶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如桉树等的叶4. 多胚囊现象:通常情况下,一个胚珠中只有一个胚囊,但是有些植物的胚珠中有多个胚囊,并且每个胚囊都有形成胚的能力。

      形成多胚囊现象的原因有无配子生殖;无孢子生殖;受精卵分裂;一个胚珠具多个胚囊比如柑桔种子常有多胚现象5. 有性世代: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和单核胚囊开始,直到各自发育为含精子的成熟花粉及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为止这时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单倍体,称单倍体阶段或配子体阶段,又称有性世代或配子体世代1.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这些细胞器能够完成各自特定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共同使细胞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2.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如卵细胞、助细胞、筛管母细胞等都有极性3.通道细胞: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水稻根的内皮层发育到后期大部分细胞壁除切向壁外,具显著的五面加厚,但正对着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状态,这种细胞称为通道细胞,它是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入中柱的通道3.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最前端的一部分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为不活动中心,这部分细胞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但若使根受伤或休眠后再生长时,该中心可恢复全面分裂。

      中心的大小与根的大小有关:大根-不活动中心大,小根-不活动中心小受刺激后如受伤、去根冠、休眠恢复等,不活动中心分裂加快可能是分生组织各部分的生长方向方向相互“拮抗”的结果也可能是中心周围细胞分裂太迅速,引起中心细胞饥饿,使DNA合成和有丝分裂受阻所致4.雄性不育:由于生理、遗传等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植物的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现象雌蕊可正常发育雄性不育的原因:花药退化,花药不产生花粉,花粉败育应用:用于育种,免去人去雄过程4、花粉败育: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2分)败育原因: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花粉粒保持在单核或双核,不能产生精子细胞;绒毡层细胞的作用失常,不解体反而增大营养不良;环境影响,低温干旱(2分)5、无融合生殖:A、概念:不经过精卵结合,直接由某种细胞发育为胚的现象B、类型:孤雌生殖:卵直接发育成胚;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极核直接发育成胚;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直接发育成胚(2分)C、意义:是被子植物用来代替有性过程的一种进化形式如桔柑等1、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在演化上处于原始阶段,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无核膜,遗传物质仅一个环状,称拟核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只有片层膜。

      无细胞骨架以无丝分裂或出芽繁殖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等2、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内皮层细胞处于初生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此结构使溶质进入导管时必须通过内皮层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质膜,阻止质外体输导,可减少溶质的散失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3、边材: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具有活的木薄壁组织和木射线,有效担负着输导和贮藏功能,称此部分的木材位边材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这部分的薄壁细胞死亡,导管由于侵填体的形成,而失去贮藏、输导功能,养料和氧气进入较困难,导管中又由于单宁、树脂、色素等有机物质的累积,其细胞颜色较深,称为心材4、风媒花:借风媒传粉的花禾本科植物,杨、柳、栎等花不艳丽的植物风媒花的特点:A、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产生大量花粉花粉轻小,多,干燥光滑B、花被消失或单被,雌雄异花或异株,无香味色泽C、花丝长,伸出花外花柱长,柱头膨大或为羽毛状,易接受花粉D、先叶开花,传粉不受叶阻1、分蘖:由地面下和近地面的几个密集的节(分蘖节、根状茎节)上分别产生腋芽和不定根,由腋芽形成新枝,该新枝基部又可产生腋芽和不定根,再形成新枝的分枝方式(2分)。

      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节内贮藏有丰富的养料,外形膨大,侧面具大量不定根的根原基,可发育成不定根蘖位:分蘖发生在第几节的节位如分蘖是由第三片叶的叶腋内生长出的,即为蘖位三蘖位四由第四片叶的叶腋内生出蘖位越低,分化越早,生长期越长,抽穗结实的可能性就越大(2分)2、组织学分区概念:A、顶端原始细胞群:茎端表面一群原始细胞(1分)B、中央母细胞区:在原始细胞群之下,由其衍生而来,染色较淡,较少分裂(1分)C、过渡区:细胞分裂活跃,类似形成层肋状(髓)分生组织区:细胞液泡化,横向分裂,形成纵向排列的肋状分生组织(1分)D、周围区:由原始细胞和中央母细胞向侧方衍生的表皮层和周边表皮下层构成染色较深,局部分裂形成叶原基,平周分裂引起茎的增粗,垂周分裂引起茎的伸长(1分)5、世代交替:植物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的现象(2分)世代交替中出现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种子植物整个生活史的关键和转折点如被子植物桃花的世代交替1.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单纹孔结构简单,其特点是整个纹孔的口与腔直径几乎大小一致,纹孔开口周围的次生壁不延伸(2分)。

      具缘纹孔结构复杂,特点是口小,腔和底大,在次生壁增厚时拱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拱形的边缘,有些裸子植物具特殊的具缘纹孔(2分)2.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2分)这种方式使茎上的叶片不相遮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也使茎上各侧的负载量得到平衡(2分)5.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A、同源器官即来源相同,功能和形态不同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等(2分)B、同功器官即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叶刺、茎卷须和叶卷须等两者都是对不同的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1、P—蛋白:A、P-蛋白是大部分被子植物的筛管分子中特有的结构,有多种形态,可能是一种收缩蛋白,在筛管运输有机物中起重要作用(2分)B、P-蛋白分散在细胞质中,当韧皮部受干扰时,则聚集在筛孔处形成粘液塞粘液塞在细胞核解体时,散布在筛分子的细胞质中双子叶植物的P1蛋白质体由约直径230Å的小管组成,随着筛分子的分化,它分散成P2蛋白质体,一种直径150Å的丝状结构 2.离层:在植物落叶前,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胞间层果胶质分解,细胞成为游离状态,支持力减弱,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3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