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5].docx
3页《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课型:讲读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理清顺序: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体会语言: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 为题?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四、拓读运用教学线索清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教师导入:微风轻抚,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开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已来临;田野金黄,落叶送来了秋的请柬;大地苍茫,飘飞的雪花讲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设计意图】激情导入,通过优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让学生的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整体感知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词2、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进入自学,在文中勾画所需信息【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勾画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把握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搜索、筛选相关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点,训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动交流 展示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