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肺组织学(创新班).ppt
37页气管位居颈部正中,上端与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止由气管软骨、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后部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膜构成的膜壁封闭气管软骨呈 “C”形,16-20个二、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组织学,基础与临床,气管切开术:常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切口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低倍镜),(高倍镜),在光镜下,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基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组成1)纤毛细胞:数量最多,呈柱状纤毛有规律的定向摆动咳嗽反射1、黏膜: 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2)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可粘附空气中的异物颗粒,溶 解吸人的有毒气体 (3)刷细胞:游离面有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形如刷状 与感觉有关4)基细胞:为未分化细胞5)小颗粒细胞:是一种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的三种分布形式)细胞呈锥体形,散在分布于上皮深部,电镜下,胞质内有许多膜包颗粒,内含5-羟色胺、脑啡肽等物质,可调节呼吸道和血管壁平滑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形成分泌型IgA ——局部防御IgA 分泌片,,固有层:弹性纤维多; 浆细胞分泌 IgA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基膜,是气管上皮特征之一。
血清型IgA),主要是软骨环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 软骨环呈“C”型,缺口处有平滑肌束咳嗽反射时平滑肌收缩,使气管腔缩小,有助清除痰液3、外膜,2、黏膜下层 许多的混合腺:分泌黏液、溶菌酶主支气管壁的结构与气管相似,随着管腔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不明显;环状软骨逐渐变为不规则的软骨片,而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主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什么叫“上皮化生” ?假复层 ——复层扁平;(癌前病变),功 能:传导气体;参与局部防御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功能,,知识点梳理,3、鼻腔及气管净化空气的组织结构包括哪些?,1、纤毛与微绒毛2、浆细胞肺Lung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膈肌的上方肺表面为脏胸膜被覆,光滑肺组织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三、肺的组织学,1、肺实质,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肺泡显微镜下的肺组织,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小支气管,,(1mm上),(0.5mm下),肺导气部,肺呼吸部,,,,2、支气管树,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及其肺泡称之 它是肺的结构单位每叶肺有50~80个肺小叶3、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基础与临床,肺炎的病理仅累及若干肺小叶的称为小叶性肺炎。
临床特征1、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1)上皮为较厚假复层纤毛柱状;但逐渐变薄 2)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有但逐渐减少; 3)平滑肌纤维相对增多,分散成束一)肺的导气部肺内支气管极其分支,随着管道的分支而管经渐细,管壁渐薄,管壁结构也随之变化2、细支气管,1)上皮;为薄的假复层 纤毛柱状上皮; 2)杯状细胞、腺体和软 骨片:逐渐减少或消 失; 3)环行平滑肌:更为明显,逐渐成层 3、终末细支气管,1)上皮为单层柱状; 2)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全部消失; 3)平滑肌完整成环行克拉拉细胞(Clara cell),电镜观察发现,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中的主要细胞克拉拉细胞(Clara cell) 柱状,游离面呈圆顶状凸向管腔,顶部胞质内有较多低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 滑面内质网丰富形态结构:,功 能:,1、分泌颗粒的分泌物为糖蛋白,能在下呼吸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2、滑面内质网有解毒功能,对吸入的有害气体等进行生物转化调节进出肺泡气体流量的部位:,基础与临床,*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支气管哮喘肺的导气部三段管壁的区别肺内支气管极其分支,随着管道的分支而管经渐细,管壁渐薄,管壁结构也随之变化上 皮 软骨片 混合腺 平滑肌 小支气管:厚的假复层纤 有 有 分散成束毛柱状上皮 细支气管:薄的假复层, 大多消失 大多消失 逐渐成层 杯状细胞减少 终末细支 单层纤毛柱状, 完全消失 完全消失 成层 气管: 杯状细胞消失,,,,,,,* 最大的特点:管壁上有肺泡出现— 参与气体交换。
上皮细胞:柱状 ——立方——扁平,逐渐过渡,没有纤毛及杯状细胞二)肺呼吸部,1、呼吸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2、肺泡管(alveolar duct),有许多肺泡围成的管状结构,故其自身的管壁结构很少 特点:肺泡隔末端呈结节性膨大(环行平滑肌纤维 )是几个肺泡的共同开口没有平滑肌,故没有结节性膨大3、肺泡囊,是肺的主要结构,呈多面形的薄壁囊泡, 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数量:很多,3~ 4亿 面积:总表面积可达140m²(吸气时) 构成:单层肺泡上皮组成4、肺 泡(pulmonary alveoli),I型肺泡细胞:细胞扁平,表面光滑细胞器不发达,但吞饮小泡多,小泡内有细胞吞人的微小粉尘 该细胞构成气体交换的广大面积1)肺泡上皮包括两种细胞细胞较小,立方形,胞质呈泡沫状电镜下可见许 多分泌颗粒,颗粒内含板层小体(同心圆样排列)功 能: * 释放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重要 分裂增殖成 I型肺泡细胞II 型肺泡细胞,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基础与临床,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
病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表面张力增高---- 肺泡回缩力增大,肺泡塌陷萎缩----进行性肺不张- ---患儿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临床:1、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多见于早产儿2、出生时,患儿哭声尚好,但6小时内病情急转即下,进行性加重3、本病有自限性,患儿生存三天以上者可康复2)肺泡隔:为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特 点 :(1)丰富的毛细血管,(2)大量的弹性纤维:肺气肿3)巨噬细胞(pulmonary macrophage), 又称尘细胞3)气血屏障(blood air barrier)概念: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组成:a、肺泡表面液体层;b、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c、 薄层结缔组织;d、毛细血管与内皮知识链接(临床),吸烟与健康,每位吸烟者都知道吸烟行为并不健康,但是他们并未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戳图,15年烟龄者的肺布满了大块黑色斑点,30年烟龄者的肺更触目惊心,就连内部也布满了致癌物质你知道吗?8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所致!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摒弃吸烟不良习惯与呼吸系统净化空气和防御功能的 有关结构有哪些?,课 堂 讨 论,①鼻腔中的鼻毛:阻挡吸入空气中的大尘粒。
②呼吸道上皮:纤毛规律地摆动,将管腔中的粘附物推至咽,咳出体外;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粘附尘粒,微生物等 ③固有层和粘膜下层:腺体较多,其分泌物与杯状细胞分泌物共同形成粘液性屏障,并溶解吸入的CO等有毒气体;浆细胞:分泌IgA,IgA与分泌片结合为分泌性IgA可抑制细菌繁殖和病毒复制参考答案,④终末细支气管与呼吸细支气管上皮中的克拉拉细胞:分泌糖蛋白,能在下呼吸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⑤肺巨噬细胞:吞噬尘粒、微生物等和参与免疫应答 ⑥I型肺泡细胞:胞质中吞饮小泡多,可吞饮吸入的小尘粒并转运至间质练 习 题,1.支气管哮喘时,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主要发生在A.支气管和叶支气管 B.叶支气管和段支气管 C.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D.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E.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2.与呼吸性细支气管结构比较,肺泡管的主要特征为A平滑肌薄 B.管腔较大 C.管壁结构少、呈节结状膨大 D.覆以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E.存在少量的软骨组织,3.下列哪种细胞不存在于呼吸道的粘膜上皮中A.纤毛细胞 B.刷细胞 C.杯状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基细胞4.关于呼吸道净化空气的描述哪项错误A.纤毛摆动将尘粒推向咽部 B.腺体分泌物可粘附灰尘和细菌 C.鼻毛可阻挡空气中大的尘粒 D.浆细胞产生分泌型IgA能杀灭细菌 E.固有层中的淋巴组织参与免疫反应,,肺 —— 是学习的重点:1、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 调节气流量。
2、肺泡的结构 —— 肺泡上皮3、气血屏障课 堂 小 结,参考文献1.《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细胞生物学》 凌噎萍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3.《儿科学》 扬锡强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