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学习认知结构理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10158854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学习认知结构理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者简介:高明洁(1990-),女,汉族,江苏省盐城人,教育学硕 士,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专业,研究 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摘 要:课程改革已在社会引起全面关注,而课程改革也对处于一线 的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应对当前改革的 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文主要阐 述了教师如何应用学习认知结构理论来提升教学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学习认知结构理论;指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 教学单凭经验积累远远达不到当代课程改革的请求那么,教师运用教育 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教学现象、研究教学问题、改革教学实践就应当成为一 种更自觉更主动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习 认知结构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科学性、有效性 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奥苏泊尔的冇意义学习奥苏泊尔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 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他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 受学习。

      他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非人为” 的联系是指学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之间的内在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必定的逻辑关系,如包含关系、附属关系、并列关系等等 所谓“本质性”的联系是指学习者能用不同的语言和情势来表达同一内容, 如学习者明确的知道“做了 50%”也可以说“完成了一半”,也就意味学习 者对%的意义形成了 “本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 系;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 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这种具有潜在意义 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构成有意义学 习同时我们也认为“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既是教师课堂知识 讲解的冃标,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是有意义的学习的标准因此,在数学新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唤起和组织学 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影响有意义学习的一个重耍因素是原有认知结构中 起连接作用的观念或经验教师在上课Z前可以采用情境唤起学生头脑中 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如:教师在上24小时计时法的时候,可以 利用学生所看的动画电视时间,引起学生对新授课的兴趣;(二)创设问 题情境:教师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联想相关的经验,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 进行归纳和系统化处理。

      如:在讲授“三介形的内如和”的课时,学生已 经知道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180度呢?学生这时候就能根据问题探索, 将相关的知识背景相联系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三)利用概念图示 的方法: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后,容易将新旧知识混淆,教师可以采用概念 图示的方法将所学的概念联系起来,将它们的本质特征所体现出来,有利 于学牛将所学的知识建立本质的联系二、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 构,所谓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与方法 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 忆学科知识,就能够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儿童智力和 创造力的发展二)掌握学科基木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学生 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 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 则:结构都可以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3、程序原则: 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冇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 结构,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 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系,(一)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变式教学,利用情境或练习不断地变化 知识间的关系,以增强学生对知识间关系的理解,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所 谓变式,就是用不同的情势的直观材料或事例阐明事物的木质属性,即变 换同类事物现象或问题的非本质特点,以便突出本质特点女口,在讲减法 时,不仅要练习减法的算式,也要举加法和减法都有的练习,加法与减法 是并列的关系,教师在练习时可以变化题目的不同情境,将加法和减法的 应用在同一题目中也要变化多次,让学生能在同一题目中了解加法和减法 的应用,并能在练习中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联系;所以说,教师对概念规矩 和例题的讲解仅仅是学生认识该知识点的初步,教师精心设计各种概念、 例题的变式例证,才会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并领悟概括出知识点的本 质特点和内在联系二)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学习的动机去教学:学生 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心,容易引起兴趣,如:在讲授时钟的课程时,上课时 可以利用动画的时钟,让学生看见时钟的变化,动画的时钟,比较新颖, 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材料, 通过内部动机的作用,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

      学生掌握学科基本 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是指知识不是由教师教授给学生,而是 由学生主动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 发现学习的一般步骤:(1)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话题;(2)使学生对问题 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 种假设;(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作于结论的资料;(5)组织学生审 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 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整个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资料, 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在“综合与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发现法,首先提出 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如用测量工具去测量学习操场的长度,学生会觉 得探索的欲望,教师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可以带学生到实地,让学生真正地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活得数据,在获得数据后,教师这时候要引 导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数学意义,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去分析活得数据, 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教育心理学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指导教师的 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利用教育心理学可以探究学生的学习 心理,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利用学生学习的认 知理论去更好的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选择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使教师自身的水平增加,也使平时的教学更冇效,这样教师面对课程改革 的挑战能更有自信。

      作者单位:扬州人学教育科学学院)参考文献:[1] 《教育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2]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徐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3] 《教育学理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佚名,2011-01-04[4] 《数学教育学》蔡亲鹏,陈建花主编,浙江人学出版社,200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