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初级”到“高级”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对策分析调研文章).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18529779
  • 上传时间:2022-06-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初级”到“高级” ——对牡丹江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思考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目前,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我国社区政策不断演进,社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逐步丰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中,仍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组织发育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到位、社区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实现社区志愿服务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要依靠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建立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制度、建设完善个性化的项目支撑和对特定群体的服务力度、构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本文旨在对牡丹江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进行思考,探索社区志愿服务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之路一、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牡丹江市区共有130个社区,其中30个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服务站,由社工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有5.1万人,社区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效弥补了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扮演着“添加剂”和“润滑剂”的角色,已成为协调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社区志愿服务在我国作为一项新事物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其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城市建设中表现也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参与面不广。

      目前对于志愿活动的认识不够,市民对志愿服务了解程度并不高,对有关概念、价值、特征等知识缺乏认识和理解较之于志愿服务发达国家,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尚未融入市民生活,市民参与度低,社区志愿服务人员结构呈现单极化特征,主要以社区中的离退休老人为主,在职人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比例较低此种状况限制了我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使其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育不完善,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大量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需求的满足必须充分发挥志愿组织的力量,其组织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管理缺位现象明显,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运作机制不畅,甚至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如青年志愿者由团中央负责,巾帼志愿者由全国妇联负责,社区志愿者由民政部门负责,另外还有老龄委、残联等群众团体管理的各类社区志愿组织,他们在调节、使用、规范、管理志愿服务等方面往往难以协调步调、资源共享.(三)社区志愿者管理欠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相关调查显示,我市社区志愿服务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社区志愿服务的“流失率”也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与社区志愿组织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志愿者必要培训、指导、评估和激励机制密不可分.志愿服务虽源于奉献、爱心,不讲回报,但志愿者大多依然期望得到社会认可,获得精神上的“价值感”,社区志愿组织如何探索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志愿者的持续参与热情,将是志愿工作常规化、持续化的有效保障。

      四)社区志愿服务缺乏制度保障,资金面临发展瓶颈.社区志愿服务缺乏制度和资金保证,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管理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成员的招聘、培训、流动、退出程序随意性较大,管理体制缺乏统一性政府督导体制力度不够二是缺乏有效的财政管理监督机制财政收支透明度不够,制度规章约束力不足.再次,缺乏有效的登记注册制度,注册组织性质混乱三是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突出表现在社区志愿者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维护社区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出现明显的不对等性四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资金不足,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基本社会保障等不得不流于形式,志愿服务成为短期行为.三、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对策建议社区志愿服务是我市志愿服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在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意义重大,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开展社区志愿活动的基本保障建立健全注册登记制度,建立注册登记机构、制定注册登记条件和程序,记录每一位志愿者详细的个人信息及参加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健全队伍招募制度与人才开发制度志愿者招募要遵循唯才是用、按能录用、能职结合的原则,通过职位招募与目标招募的方式进行。

      要注重对志愿者信息的采集,编册登记,逐一核对,认真筛选.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努力创建人才提升空间,配套相关的社会福利措施和激励机制改革,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开展社区志愿活动的基本保障二)积极探索社工指导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之间具有相当的渊源,伴随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社会工作对社区志愿服务的指导作用日益凸现通过专业义工引领志愿服务,既能积极倡导志愿者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又能克服志愿服务随意性大、缺乏专业训练和资源不足等问题.总结经验,引入义工理念,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有序、持续发展.(三)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制度.在培训对象与内容上要分门别类,对新招募的社区志愿者,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于一般成员要在培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文化理念、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志愿者培训导师应以资深志愿者担任为主,培训要注重对志愿者开展服务前和服务中的跟踪培训,同时依托各种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提高社区志愿者的综合素质。

      坚持培训的经常化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服务制度,为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理念导向四)完善个性化的项目支撑和对特定群体的服务力度在巩固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完善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坚持“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确定“扶贫解困"、“引领就业”、“助学”等一批适合街道、社区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增强社区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同时,要把志愿服务与弱势群体需求相结合,开展结对求助、就业培训与咨询服务.(五)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要强化社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机制,只有让志愿者真正感受到自我价值,才能保持其参与行为的内在动力要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对志愿者的贡献,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方式可以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进行,如获得荣誉称号,激励方式也应当不断创新,如建立志愿者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中来。

      六)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构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志愿活动必须改变目前存在的单位化、行政化的状况,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积极培育、鼓励、支持各类公益性民间组织,建立志愿者义工服务站,实行社会化参与、社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和社会化运作;改变以往社区志愿服务仅仅是慈善性、体力性工作,服务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的状况,充分发挥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特色与特点,依据社区居民需要适时地调整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