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案.doc
43页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练习主备人:吉立宁教学容:课本85页练习十七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比及比例的基本知识,并能用有关比及比例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想一想,在小组交流:1.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2.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3.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4.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5.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6.比、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7 .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应注意的事项.8.什么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完成后先小组交流然后班交流2) 练习十七第3、4题做完后先小组交流然后汇报(3)做练习十七的5、6题做完后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汇报3、 自主检测评价完善(一)、填空题( ):( )=比例尺4小时:30分的比值是( )化简比是( )比例尺分为( )和( )( ):8=0.25=— =20( ) 出粉率一定,面粉重量和小麦重量成( )比例.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比例.小明每天看8页书,它看书的总页数和看书的天数成( )比例.已知ab=c( a.b.c 均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成( )比例.当b一定时, a和c成( )比例(二)、我是小判官1.解比例就是解方程,则方程就是比例. ( ) 2.300米:3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00:1. ( )3. 因为A:B=4:3,所以3A=4B. ( )4.一个比例的两个项积是1,那么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5.把3克盐放入2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 )6.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 )7.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反比例. ( ) 8.有一幅图的比例尺是米 ( ) (三)、解比例(四)解决问题(4) 解决问题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评价。
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2 图形与几何主备人:吉立宁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目标:1、 能够对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并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2、 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教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1.谈话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对学过的这些图形 能进行分类吗?二、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1、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完善并板书出图形的分类, 剥离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2、 复习平面图形的特点及关系提问:我们先复习平面图形那对于这些平面图形你又有哪些了解 呀?那这样吧,你可以结合这几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和 小伙伴商量商量,建议大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果有困难可以 向老师举手示意课件出示:(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的两条直 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2)我们学过哪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5)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点?复习平面图形的特点及关系反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想法?(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整理的作品)针对第(1)(2)两个问题监控:提问1: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中有“平行”和“垂直”的现象吗?(教 师适时在学生作品上板书,形成网络)提问2:关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你还有什么补充吗?重点监控:三角形按角分类、三边关系及角和 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圆是曲线图形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整理的作品,教师适时完善板书,形成网络。
重点是四边形的梳理3、 重点复习 强化提高师生共同校对四、交流学习这节课后的收获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主备人:吉立宁教学容:课本87页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把所学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和知识面,建立知识网络2、理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再次体会和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教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1.谈话 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周长和面积?先在小组交流然后班汇报形成共识2、 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1、学生先自主整理,交流后教师板出:2、 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小组交流3、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4、 与圆有关的计算公式有哪些?小组交流三、重点复习 强化提高(一)、做完后,班交流二)、先独立完成,然后班交流四、师生共同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立体图形的特征主备人:吉立宁教学容:课本88页教学目标:1、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弄清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掌握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体积计算公式,理清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建立知识网络。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教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谈话:我们都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能记着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及体积的公式吗?2、 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1、想一想:2、小组交流后,班整理:/3、再现立体图表面积及体积的推导过程(PPT课件)4、交流整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形成知识网络5、 表面积、体积、容积的对比小组交流,班整理:3、 重点复习 强化提高4、 谈谈学习这堂课后的收获,班交流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练习主备人:吉立宁教学容:课本练习十八11--17题教学目标: 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转化、类比、数形结合等教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沟通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谁来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表面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长方体体积=长X宽X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X高 圆锥体体积=底面积X高表面积:?2、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练习十八)(1)、做完后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2)、小组汇报,班交流1) 、先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2) 、注意:找准等量关系(1)、提出要求: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快?完成的同学继续想一想:(2)你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吗?1)、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独立完成,列出算式尝试解答练习十八的16--18题(组交流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3、 拓展延伸 做一做《数学基础训练》中相应的练习题图形的运动主备人:胡连顺第1课时 图形的运动教学目标: 1、 通过回忆,梳理、归纳出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体会刚性运动和形似变换的特点 2、使学生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按比放大或缩小等图形变换进行设计,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美教学重难点:综合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教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问题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呀?它们有 什么特点呀?(教师要学会等待,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发言问题2:那根据这些图形运动的特点,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交流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小组合作,教师行间巡视,关注有困难的小组 2.导入揭题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图形运动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2、 回顾梳理 构建联系(1) 比较异同 形成联系 提问: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
2) 借助情境 综合运用 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提问:你知道这些图案分别用什么方法设计出来的吗?1)集体交流,组织研讨:预设1:A图案是用轴对称的方法设计的 B图案是用旋转的方法设计的 C图案是按比例放大的方法把B图案扩大,并通过平移设计的提问: 针对A图案: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针对B图案:它是通过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 那正方形的旋转中心在哪?旋转了多少度呀? 针对C图案:它是按什么比例把B图案放大的2)、提升认识:提问:通过刚才的复习,你有什么想要和大家交流的吗?重点监控: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旋转的三要素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所需注意之处3、 重点复习 强化提高 1、图中A→B→C →D 是怎样变过来的?提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由A到B是经过向右平移5个格得到的预设:由B到C先向右平移5个格,再绕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或者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5个格得到的预设:由C到D先向右平移5个格,再绕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或者先绕中心点旋转90,在向右平移5个格得到的。
2、 根据给定的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提问: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快?完成的同学继续想一想:你有什么经 验和大家分享吗?重点监控:找准关键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要用尺子连接等4、 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图形的运动练习课主备人:胡连顺教学容:93页练习十九3、4、5题教学目标:1、 能利用学过的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及轴对称画图的方法来设计图案2、 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处理图形教学重点:能运用学过的处理图形的方法设计图案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