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沪杭客专接触网验收标准.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6897612
  • 上传时间:2021-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6.50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沪杭客专接触网验收标准(试行)杭州供电段二O—O年七月 一、 支柱与基础 二、 支持与定位装置 三、 中心锚结 五、 下锚拉线 六、 绝缘关节 七、 线岔 八、 复式交分道岔 九、 六跨关节电分相 十、分段绝缘器 十一-隔离开关十二.避雷器 十三.电连接 十四.接触悬挂 十五.吊弦及弹性吊索 十六、正馈线/供电线十七.电缆及电缆附件 十八.架空地线/保护线 十九.吸上线 二十、接地线 二十一、标识牌 二十二、防护 二十三、外界影响 二十四、安全距离问题 二十五、其他要求 二十六、沪杭线接触网零件紧固力矩表 二十七、安全距离列表 %1. 支柱与基础(一)基础1、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2、基础帽按设计规定设置,完整无破损,支柱根部和基础周围不 得有积水和杂物桥梁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必须做基础帽(对外露 的螺栓、螺母要密封保护,含法兰盘下面的螺栓、螺母)3、 基础及支柱容量相匹配大容量支柱不得使用小容量基础以及 部分侧面限界较大的站场大容量基础不得使用小容量支柱4、 拉线基础1) 侧面限界不得小于支柱侧面限界2) 基础中间高出基础边100mm,基础面高出永久地面100mm以上。

      3)支柱、拉线底板与基础面匹配,下锚拉环应垂直端正,朝向拉 5、地脚螺栓及螺母无锈蚀地脚螺栓应抹黄油,不得缺螺栓、少螺母,螺栓应垂直基础面支柱基础地脚螺栓外露基础面220mm, 螺纹长度220+5mmo每根地脚螺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 垫圈的机械性能与螺栓配套拉线基础地脚螺栓外露基础面 120mm,外露长度与螺纹长度均为120mmo每根地脚螺栓配2个螺 母,1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螺栓配套6、腕臂柱基础横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27、 基础及螺栓损伤修补符合标准及工艺要求8、 支柱、拉线底板与基础面、法兰盘应匹配(按照设计)(二)支柱1、 正线区段标准跨距一般取50 ~ 55m,具体以设计值为标准弹 性链型悬挂区段最大跨距60m,允许施工误差52、 单腕臂、双腕臂和中心锚结支柱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斜率为土 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为03、 所有锚柱(除对向下锚锚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倾斜率 为0~5nini/ni;顺线路方向,向下锚拉线侧倾斜率为对向 下锚锚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倾斜率为顺线路方向应 直立4、 多线路腕臂柱向受力反向倾斜率为8mm/m,顺线路方向应直立。

      5、 各类钢柱表面镀锌完好,无脱锌及锈蚀现象焊接部分不得有 裂纹、开焊;主角钢不得弯曲变形6、钢柱底部主角钢下钢垫片面积不小于50mmX100mm,片数不应超过2片分节组装的钢柱连接应紧固密贴,中间无垫片连接螺 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详见力矩表7、同一组硬横跨的基础面高程应相等,允许误差50mm,基础中心连线垂直于车站正线,偏角不大于2硬横梁底部距带电体的距 离不得小于500mm8、硬横梁吊柱连接螺栓从下向上穿,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调节吊柱垂直度的垫片应镀锌严禁使用未镀锌垫片吊柱应垂 直,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度9、支柱侧面限界具体值以设计为准正线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一般路基区段应不小于3・0叫 桥上为3. 0mo站内正线与站线间立柱时,支柱对正线侧面限界困难时个别不小于2.5m,施工误差:+5Omm,-0mo10、验收正线,按照上、下行分开的原则,应逐区间、车站验收并,对每区间、车站的上行(或下行)的最小支柱限界进行汇总; 验收站线,应对逐车站的逐股道进行验收,对每股道的最小支柱 限界进行汇总1. 支持与定位装置1、各零件的安装调整严格按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各种线夹螺栓力矩符合要求,详见力矩表。

      2、 腕臂支持结构采用铝合金材质,设腕臂支撑、定位管吊线、定 位器防风拉线腕臂底座采用整体铸造工艺定位管吊线采用安 装手册要求的专用工具进行压接,并在两端设置导流电连接环, 确保高速振动时不滑脱平、斜腕臂及其配套零部件采用d)70mm 的铝合金管及配套零部件零件表面无裂纹、伤痕、砂眼、气泡 等缺陷;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并应与线索截面规格 相符;热镀锌的零件,锌层均匀,无锌层剥落、漏镀、锈蚀现象;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良好,并具有防松措施3、 棒式绝缘子排水孔朝下,管材端部有管帽,绝缘子无破损,磁 体光洁4、 根据不同曲线半径,矩形定位器安装角度一般控制在8〜135、 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1.5倍 即225mm时的限位要求,可通过调整定位器角度,定位管坡度等 来实现,同时还必须满足此时不与任何支持装置发生机械碰撞的 要求6、 定位器不限位时,应校验受电弓抬升400俪时不与支持装置发 生机械碰撞的要求7、 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为200mm,定位管端部余长为 150mm, 腕臂绝缘子露头距套管单耳100mm,承力索座距双套筒连 接器除特殊标明外一般为300mm,接触线悬挂点距吊钩定位环 400mmo任何带电部分(定位器除外)不得侵入电气包络线。

      8、 承力索应在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偏差为土 30mmo承力索置于 使压向轴心的孔承力索座下和定位环的定位钩定位应注意按安 装图中设计方向安装9、定位线夹的受力面,大面始终处于受拉状态,正定位大面朝线路侧10、 定位器应转动灵活,转换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自由转动,不 得卡滞;非工作支接触线(承力索)和工作支接触线(承力索) 的定位器、定位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Omnio重点检查非工作支接 触线与定位管间是否相磨,间隙是否满足要求,11、 定位管管帽和封堵是否按设计要求防风拉线受力适当且不 应有锈蚀12、复线上、下行两定位管间的绝缘距离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13、车站两端岔区采用硬横梁布置,因受线间距影响,上、下行 之间的带电部分不应小于1600 mm,同一吊柱不应同时安装上、下 行接触悬挂,若设计确认应纳入“禁止V停”统计14、 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直面内,一般情况下应呈水平状态 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不大于50mmo15、 拉出值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正线拉出值尽量满足300mm(直线), 曲线不超过400mm三、中心锚结1、 正线中心锚结采用两跨式防窜防断形式,车站采用防窜不防断 形式。

      2、 中心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 符合设计要求正线承力索中心锚结绳采用JTMH-120青铜合金绞 线,侧线承力索中心锚结绳采用JTMH-95青铜合金绞线;线材不 得有腐蚀、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缺陷3、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高应与邻点吊弦处导高相等,允许抬 高为O-LOmni,中心锚结线夹锚结绳两边张力相等,不得松弛或高 度低于接触线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 导线高度4、 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牢固、端正、不打弓在直线上应保持 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接触线侧锚结绳 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 露长度不小于50mmo中心锚结线夹螺栓穿向交错互穿,循环拧紧, 紧固力矩为100NM.5、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与承力索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 求6、 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接触线中心锚结绳 不得侵入吊弦和电联结范围内;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联 结距离不得小于2叽7、承力索中心锚结1) 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2) 中心锚结绳两端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承力索 中心锚结绳两端各用两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固定,间距100mm, 距承力索座中心各200mm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从线路侧穿向田野 侧,螺栓循环拧紧,紧固力矩为46NM3) 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承力索 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300mm 以上4) 中心锚结绳的张力符合设计要求1、 正线采用棘轮补偿装置,棘轮制动方向统一采用正向制动,传 动比均为1: 3隧道外坠碇均采用圆型铁坠碇2、 a、b值及补偿绳缠绕圈数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a、b值不得 大于安装曲线值 200伽但a、b值在极限温度时不得小于200mm3、 大、小轮缠绕时最少缠绕半圈,最多缠绕三圈半,小轮缠绕时 必须两边对称4、 棘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没有卡滞现象5、 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土 150mm 下锚补偿装置平衡轮应水平,偏斜不超过206、 坠碇应完整,坠碇块叠码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坠碇串 的重量(包括坠碇杆的重量)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不超过2%坠 碇块自上而下按块编号,并标明重量正线承力索张力23KN,接 触线张力28. 5 KN,按此要求配置坠碇。

      7、补偿绳不得有散股、断股和接头,不得与其它部件、线索相摩擦8、制动卡块到棘轮的距离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限制器的安装位 置应满足坠碇升降变化要求,限制坠碇的摆动,不妨碍升降五、下锚拉线1、正线接触悬挂的下锚拉线采用混凝土拉线基础,拉线规格为LXGJ-120镀锌钢绞线,拉线安装必须保证与地面夹角45度至60度之间2、 拉线角钢水平,应与支柱密贴,连接件镀锌层无脱落和漏镀现 象,钢绞线拉线无锈蚀现象并涂防腐油防腐,回头绑扎牢固3、 拉线不得有断股,松股和接头,悬挂负载后下锚拉线应处于受 力状态且两条拉线受力均匀一致,支柱不得向拉线反方向倾斜4、 拉线与线夹的楔子必须密贴,不得有缝隙;楔形线夹受力面安 装正确,拉线在下锚延长线上5、拉线安装回头长度为300mm-500mm(应从线夹尾部开始);回头 绑扎采用直径1. 6-2. 0镀锌铁线绑扎100mm,允许偏差:正负10mm, 绑扎密贴平整拉线回头外露50mm,回头用单股绑扎3圈6、支柱侧拉线线夹凸面朝田野侧,基础拉环处拉环线夹凸面朝上,全线朝向统一;线夹位于U型螺栓中部,UT型楔形线夹受力后螺 栓外露20mm-l/2螺栓螺纹长度,且两个UT楔形线夹外露一致。

      U 型挂环及楔形线夹螺栓销钉从线路侧向田野侧穿入六、绝缘关节(一)、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1、 悬挂点承力索与接触线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允许偏差为20mmo2、 转换柱处两接触线垂直距离为500mm,水平为500mm,允许偏 差为+5 0mm,-0mm3、 每一非绝缘锚段关节有电连接2处,装于距转换柱定位点大约10m4、中心柱处两接触线应等高,水平距离500mmo 5、转换柱处当非工作支接触线位于工作支定位管上面时,其间隙不应小于50mm6、更换吊弦应安装在原位置,以免产生硬点二)、四跨绝缘锚段关节1、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为土 20mmo 2、分段绝缘子外端距悬挂点1叫 位置在转换柱靠中心柱侧,两绝缘子对齐,裙边比工作支抬高300mmo3、悬挂点承力索与接触线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允许偏差为20mm4、靠近交叉点转换柱接触线非支抬高500mm,允许偏差为土 20mm,远离交叉点转换柱接触线非工作支应按设计要求抬高500mm,允许偏差为土 10mm,两工作支水平距离为500mmo5、关节两悬挂间的空气绝缘间隙为500mm,允许偏差为5Omnio 6、中心柱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