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临沧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黑金提分题(详细参考解析).docx
14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造址;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 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这表明( )A.真实历史只存在于远古传说中B.中原地区文化领先于其它地区C.远古传说蕴含着真实的历史D.彩陶的出现推动了部落联盟的出现3、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C.察举制取代禅让制D.世袭制取代察举制4、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将下列文物前的序号与相关历史阶段(特征)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是( )A.①——a ②——b ③——cB.①——b ②——c ③——aC.①——c ②——a ③——bD.①——b ②——a ③——c6、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若要深入的研究这种思想,你要查阅〔 〕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韩非子》7、 下图所示货币作为标准货币最早在全国流通始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8、 某同学搜集了“揭竿而起”“破釜沉舟”“约法三章”等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 )A.春秋争霸B.秦末农民起义C.秦灭六国D.楚汉之争9、 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的更替情况,其中“□”中的朝代依次是( )A.西汉、东晋B.西晋、隋C.西汉、西晋D.西晋、东晋10、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他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同时还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等措施;汉武帝采取这一系列“非常之举”,其最终目的是(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继续维持文景之治C.为了大举反击匈奴D.巩固大一统的王朝11、 东汉初年,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2、 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沉重 ③建立“张楚”政权 ④秦朝严酷的刑罚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3、 曹操征服了黄河流域后,又企图征服长江流域;然而有一场战役成为了他的灾难,这次战役结束了其在长江流域建立权威的意图;该场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A.前秦B.东晋C.西晋D.三国1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与民族仇杀混战B.“胡”“汉”观念浓,偏见严重C.民族大交融与逐步走向统一D.物质与文化生活日益单一化16、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A.科普著作B.地理学著作C.农学著作D.天文学著作17、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B.平定七国之乱C.兴办太学D.确立察举制18、 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周平王迁都洛邑B.社会生产力发展C.周王室的衰微D.百家争鸣的出现19、 山顶洞遗址下层墓地发现三具遗骨,骨架周围有赤铁矿的圆圈;红色的赤铁矿象征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该考古发现说明山顶洞人( )A.已有宗教意识B.具有爱美意思C.手工技艺高超D.过着集体生活20、 下列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国家分裂与科技进步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政权分立与经济发展二、综合题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拔拔步六狐贺赖独孤汉姓元长孙陆贺刘——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一是哪场改革的内容?改革的作用是什么?〔2〕材料二所述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改革内容中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影响深远的一项内容是什么?〔3〕材料三是南北朝时期哪一改革的内容?这一改革措施有何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其主要依据是他倡导了哪一事件?当时的国君是谁?该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的思想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商鞅变法措施;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直接导致该局面的出现?材料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4)李白诗中“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5)“秦王”为巩固统治而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五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6)材料中体现了统治者哪些措施?23、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2〕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材料二 如图;〔3〕图三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图四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这里的“书圣”指的是谁?人们是如何赞誉他的书法的?〔4〕图五代表了我国的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石窟?〔5〕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多姿多彩、辉煌璀璨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据周密《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1〕结合材料一,说说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材料二:“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据《汉书・董仲舒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教育措施和目的;〔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摘编《“大一统”思想发微》〔1〕据材料一,举两例秦始皇采取的对后世深远影响的统一措施;〔2〕据材料二,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的做法;〔3〕概括秦汉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