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22页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C. D.2.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加Fe的量,其反应速率不变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增大C.保持容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其反应速率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的容积增大,其反应速率减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B.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的数值不相同C.通过放射线辐照、电弧、超声波等方式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有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缩小体积,导致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在室温下自动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是的过程B.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进行测定C.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D.,该反应中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和离子键的形成,化学碳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B.已知:;,则C.已知:,将过量的和0.5mol充分反应,放出46.2kJ热量D.由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溶液中存在:,对溶液加热,溶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B.、、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体系颜色变深C.已知:,将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啤酒刚一开启即涌出大量泡沫7.常温下向0.1mol/L氨水中通入氨气,下列变化错误的是( )A.电离程度增大 B.减小C.Q变小,不变,平衡正移 D.溶液导电性增强8.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容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分解:。
下列叙述不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不变9.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用50mL0.25mol/L与50mL0.275mol/L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借助秒表,用该装置可完成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活塞I处→Ⅱ处,混合气体颜色先变浅又逐渐变深,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A B.B C.C D.D10.某温度下,次氯酸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X为HClO或]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曲线a、b依次表示、的变化C.向HClO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反应后的溶液中D.HClO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1.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A为常数),可知温度对于活化能大的反应影响大一定条件下,与HCl发生反应有①、②两种可能,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要提高产物中的比例,可采用的措施是( )a适当提高反应温度b改变催化剂c适当降低反应温度d改变反应物浓度A.ab B.ad C.bc D.bd12.已知化合物A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I表示中间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S2所在的基元反应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最小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C.使用催化剂只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不变D.该反应历程包含三个基元反应13.已知下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生产中压强越大越好B.步骤④中反应温度提高至1000℃,反应速率加快且催化剂的活性更高C.步骤②④⑤⑥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D.若此反应中和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应低于466.7K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KCl固体溶液的颜色变浅平衡逆向移动B向等体积、等pH的两种酸溶液HA和HB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HA溶液产生更多的氢气说明C溶液中存在:,向其中滴加5~10滴溶液溶液变为橙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2支盛有5mL分别为5%和10%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溶液10%的溶液产生气泡速率快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A.A B.B C.C D.D15.已知,速率方程为,其中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固体接触面积有关,与浓度无关;n为该反应级数,可以为正数、0、负数;起始浓度消耗一半的时间叫半衰期,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分解的实验数据如表:t/min01020304050600.300.250.20a0.100.050.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0级反应B.该反应速率常数为C.表格中的D.若起始浓度为,半衰期为60min16.某温度下,二元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关于0.001mol/L的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该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D.该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17.加热A气体,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①,②,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A,加热到T℃达到化学平衡时B为3.4mol,C为9mol,则在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8.5 B.17.0 C.15.5 D.10.718.某温度下,在体积均为0.5L、为[即pH=1]的盐酸、醋酸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e相对原子质量56]A.曲线I表示稀释时醋酸中的变化B.a点酸的总浓度小于b点酸的总浓度C.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弱D.分别投入1.4g铁粉,溶液中的pH变化可用图2表示19.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X的转化率a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是第5min时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0℃时,反应5min,容器内剩余Y物质的浓度B.b、c点对应的大小关系:b 下来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的选择性=]A.压强B.一定温度下,增大会降低的平衡转化率C.反应Ⅰ-反应Ⅱ得到反应:D.压强为、温度为T时,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二、填空题21.下表是25℃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酸HClO电离平衡常数()(1)可以证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镁粉反应,盐酸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B.常温下,醋酸溶液中的C.用醋酸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D.生活中可用醋酸除水垢E.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2)能使醋酸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_____A.升高温度 B.等温条件下,加少量的固体C.加水稀释 D.等温条件下,加少量冰醋酸(3)结合上表中数据:①判断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能否反应__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②从平衡角度通过计算解释上述反应能否发生的原因:________4)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A.少量的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B.过量的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C.过量的滴入碳酸钠溶液中:D.少量的通入碳酸钠溶液中:(5)T℃下,的电离平衡常数值为,则T________25℃(填“>”、“<”或“=”)。 估算T℃下,0.1mol/L溶液中约为________mol/L22.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500℃下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1)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2)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为________(精确至0.1)3)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B.的体积分数不变C.D.、、和浓度之比为1:3:1:1(4)若反应分别在500℃、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按下列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容器甲容器乙反应物起始投入量,,,的平衡浓度/()则乙容器中反应起始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________(填“>”“<”或“=”)5)若反应在Ⅰ、Ⅱ两种不同催化剂下建立平衡过程中,的转化率[]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2活化能:过程Ⅰ________过程Ⅱ(填“<”,“>”,“=”),时刻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恒温恒压,时刻通入惰性气体B.恒温恒容,时刻通入一定量氢气C.升高温度D.时刻,可能是移走了一部分水蒸气23.煤和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含有,需要对其进行回收、处理,涉及反应如下:①②(1)求总反应③的________kJ/mol;该反应③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标号)A.较低温度 B.较高温度 C.任何温度(2)温度下,保持总压强为130kPa,向反应器中充入和Ar气体,只发生反应①,测得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关系如图1其他条件相同,投料比增大,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____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3)已知(其中K为平衡常数,R为常数,T为温度),反应①和反应③的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生产中常采用1000℃时反应③处理的工艺方法而不采用反应①,请从两个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4)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和1mol,同时通入一定量稀释常压时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和的体积分数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在950~1150℃范围内,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题24.手持技术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












